“人中麟凤”柳亚子与其故居(2)

辛亥革命网 2012-08-03 00:00 来源:《团结》杂志 作者:周春华 查看:

辛亥革命,辛亥革命网,辛亥革命百年纪念,柳亚子故居,就坐落在水乡明珠黎里镇的中心街上,是一座清代乾隆年间的优秀建筑,又是一处近现代的重要史迹。 ,“人中麟凤”柳亚子与其故

1887年5月28日,柳亚子出生在分湖之滨的北厍镇大胜村一个世代书香家庭。柳亚子12岁时,随家人迁居黎里镇寿恩堂。1906年,20岁的柳亚子加入同盟会,复又入光复会。1909年11月13日,柳亚子和陈去病、高天梅等人在苏州虎丘秘密组织了我国近代史上第一个革命文学团体——南社。1922年初,柳亚子向周氏后裔典租了赐福堂,从原来的寿恩堂搬到了这里。赐福堂便成了柳亚子会见四方爱国人士、议论国家大事、编辑《南社丛刻》、撰写爱国诗词文章的地方。是时,柳亚子把赐福堂的第五进的东厢房作为自己的书房,并取名为“磨剑室”。

磨剑室的取名源于贾岛的《剑客》这首诗:“十年磨一剑,霜刃未曾试。今日把示君,谁有不平事。”柳亚子在赐福堂住的这段时间里从磨剑室开始,不断磨砺自己,磨砺儿女,以期为国为民贡献才干。早在1906年春,他和高天梅等人在上海吴淞口的一条邮轮上,秘密拜谒孙中山,之后革命的种子在柳亚子心里开始萌发,于是进理化速成班学习实用化学,打算制造炸弹以进行暗杀。当时的柳亚子比路见不平拔刀相助的侠客高明不了多少。随着历史的发展、阅历的增长,柳亚子的思想不断前进,终于脱尽了游侠精神。磨剑室南窗下,在供有孙中山先生半身铜像的书桌上,柳亚子用那支如椽大笔,把诗歌作为宣传革命的利器,唤起民众的觉悟,鼓吹民主革命。

柳亚子在报纸上不断发表文章宣传革命、反对蒋介石的“清共”政策,遭到了以蒋为首的反动派的抓捕。1927年5月8日深夜,上海特别军法处长陈群受蒋介石之命,从苏州派遣十几个军警直扑黎里镇,把赐福堂团团包围,他们用拳捶脚踢枪托砸门。当时一家人已经熟睡,柳亚子夫人郑佩宜思路灵敏,立刻意识到是有人来抓柳亚子了。她机智镇静,让柳亚子起床穿衣,穿过厢楼来到第五进楼上最西边,藏身复壁。郑佩宜与女佣把边上的两个矮橱一摞箱子移过来挡住复壁,不漏一点痕迹,然后叫佣人去开门。自己回到卧房,依旧躺着,叫侍女睡在边上。无非、无垢睡在一起,在另一间,郑佩宜还叮嘱好她们不要起来,照样躺在床上。荷枪实弹的军警闯进来后,打着手电,拿了柳亚子的一张旧照片,穷凶极恶地到处搜查。当时没有电灯,黑灯瞎火的,军警们一时没能找到。

柳亚子著名的书斋“磨剑室”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合作支持 | 网站地图 | 网站律师 | 隐私条款 | 感谢表彰 | 在线投稿
2008-2021 武汉升华天下文化发展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鄂ICP备19017968号-1

鄂公网安备 4201850200407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