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中山长眠南京 不忘辛亥革命(2)

辛亥革命网 2011-10-11 00:00 来源:《南方日报》 作者:徐林 何瑞琪 查看:

辛亥革命,辛亥革命网,辛亥革命百年纪念, 钟山风雨记苍黄,金陵粉黛梦醒今朝,铁马冰河山河易色。一炮惊雷,99年前的六朝古都再次迎来新政权的诞生。 ,孙中山长眠南京 不忘辛亥革

■见证百年 如今,南京“总统府”前游人如鲫。新华社发
 
昨日,数以万计的南京市民和各地游人来到南京中山陵参观、拜谒。新华社发


  中华门开,南京光复

  1911年11月8日,徐绍桢统领新军第九镇发动的起义,由于行动仓促和弹药不济,遭遇失败。但南京光复的序幕一旦拉开,就不能阻挡万人之兵卷土重来。11日,徐绍桢任总司令的江浙联军总司令部在镇江成立。一封檄南京文,低沉而激昂地昭告天下:“洗二百年来之奇辱,会看赤日之再起,拯大千世界之沉疴,快捣黄龙而痛饮。”

  那一夜,高险峻城中一片枪林弹雨,联军将士们却一路高歌,逼得两江总督张人俊与江宁将军铁良落荒而逃。当两人知道南京不可再守后,急急请来美籍教士鼓楼医院院长马林帮忙,用软兜将他们从鬼脸城上坠出城外,登上日本兵舰逃亡上海。凶猛如江防营提督张勋者,亦匆匆率其残部卫队渡江北逃。

  1911年12月2日,南京光复之战完胜告终。清军在长江上的最后一个据点被连根拔除,曾经不可一世的王朝竟在最后一役如此不堪一击,似乎早已预示历史的轨迹。

  700条政府公文护国护民

  中国上下五千年漫漫征程,在1912年元旦,迎来了近代史上最重要的历史转折点。孙中山在南京宣誓就任中华民国临时大总统,宣告成立中华民国。鉴于原《中华民国临时政府组织大纲》只有大总统,而无副总统,宋教仁提议应加此职,后黎元洪得17省代表票全票当选。

  成立后的南京临时政府,即刻投入了日以继夜的超负荷运作中。

  首先,孙中山痛斥军风混乱,颁布了“约束士兵”临时大总统令,安抚民生:“或有不肖兵士,藉稽查为名,私入人家,擅行劫掠,以至行者为之戒途,居者不得高枕。此皆兵士约束不严,警察诘奸不力所致……命陆军部总长黄兴速筹防范方法。”

  此外,外交事务也纷繁复杂。南京临时政府虽然只短暂地存活了三个月,但已经处理了印尼华侨受迫害的事件,办理了上海、厦门等地外国租界会审公堂及设立华洋裁判所等事关国家主权的外交事件,还推行了禁烟禁毒事务及与英法德俄等国的交涉等多项外交活动等。

  泗水华侨事件处理得相当出色。1912年2月19日,荷属爪哇岛泗水市华侨走上街头,庆祝中华民国的成立,但荷兰殖民当局竟派军警武力干涉,开枪打死华侨三人,伤十余人,百余人被捕。

  消息传至国内,群众愤怒声援,南京临时政府即时采取了积极的护侨行动,迫使荷兰政府不得不释放所有被捕者,并答应了中方提出的条件。

  内忧外患之下,临时政府的压力巨大。翻阅目前最新整理的《南京临时政府遗存珍档》中,公文总计数量约700条(件),无一不反映出当时剑拔弩张的形势。其中,不乏与袁世凯针锋相对的公文往来。

  到请辞大总统一职时,孙中山已是心力交瘁,但他依然为国家奔走。陈其美描在《致黄兴书》中描述为,“欲率同志为纯粹在野党,专从事扩张教育,振兴实业,以立民国国家百年根本之大计,而尽让政权于袁氏”。

  孙中山遗愿葬于紫金山

  1925年初,寒风阵阵,枯叶已落。孙中山在北京因肝病动过手术后,病情愈发沉重。

  一天,守护在旁的宋庆龄、孙科、汪精卫、何香凝、张静江见其昏睡了,急着悄声议论起其后事。汪精卫提出:万一总理不测,是否就葬于北京景山为妥。

  岂料,弥留之际醒来的孙中山听到了此话,他急切地连声说:“不对,不对,我要葬在紫金山。”在场者对孙中山突然启口无一不感到诧异,对要葬于紫金山一事一时面面相觑,个个茫然,只能连声应许。

  1925年3月12日9时30分,中国民主革命的伟大先驱孙中山的心脏停止了跳动,享年59岁。当时,很多人不知道紫金山在何处。这时,陈去病说:“就是明孝陵所在地钟山。”原来早在1912年4月1日,孙中山与总统府秘书长胡汉民等随员到南京东郊打猎,在半山寺(即今中山陵处)下马休息时,孙中山举目环顾远处群山和脚下秦淮的壮美景色,感叹道:“待我他日辞世时,向国民乞上一抔土,以安置躯壳耳。”钟山裸露着断层的紫色砾石,在阳光照射之下,远望呈紫,所以又称“紫金山”。

  此后,陈去病专门陪同宋庆龄、孙科等上紫金山踏勘,最终正式确定了紫金山中部小茅山南坡为孙中山的墓地。1929年6月1日,已定都南京的国民党政府举行了盛大而庄重的奉安大典,将暂厝于京华的孙中山遗体南移归葬紫金山,了却了他的遗愿。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合作支持 | 网站地图 | 网站律师 | 隐私条款 | 感谢表彰 | 在线投稿
2008-2021 武汉升华天下文化发展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鄂ICP备19017968号-1

鄂公网安备 4201850200407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