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根源《尹壮图“猗兰”墨迹名人题识碑刻》简释

辛亥革命网 2020-04-05 09:55 来源:辛亥革命网 作者:叶祖荫 查看:

在云南腾冲的李根源故居纪念馆,陈列着一幅十分珍贵的《尹壮图“猗兰”墨迹名人题识碑刻》拓片。

  在云南腾冲的李根源故居纪念馆,陈列着一幅十分珍贵的《尹壮图“猗兰”墨迹名人题识碑刻》拓片。原碑刻保存在苏州小王山。从其依稀可辨的题识中,基本可以判断出:这块碑刻大约刻于”甲子夏五月”,即:1924年夏季,距今已95年有余矣。

  在这幅碑刻中,不仅镌刻留下了李根源先生家藏的清乾隆年间礼部侍郎、著名书法家尹壮图的“猗兰”墨迹,而且还镌刻了诸如:黄兴、章太炎、于右任、马君武、田桐、吕志伊、吕公望、欧阳振声、杨永泰、沈钧儒等20余位民国名人的题识及印章墨迹。其蕴含的历史、文化价值以及现实意义都是十分丰富、极其可贵的。

  这幅碑刻系李根源先生将家藏的清代名家墨宝和多年以来,多位老朋友、民国名人的题识墨迹汇于一碑,故拟以李根源《尹壮图“猗兰”墨迹名人题识碑刻》名之。碑刻释文,按从上到下,从右至左顺序,识录如下:

  主题:“猗兰” 楚珍 尹壮图 □□(落款年代印章)

  1、□□□十一月,黄兴观于日京(印章)

  2、□□□仲秋,安化賀宗章获观于□安(印章)

  3、□□□大雪,王人文观于北京□庐(印章)

   4、民国十二年,蒲城□□与同学□□、张炽章敬观(印章)

  5、□□□,河间孙□□敬观(印章)

   6、甲子二月,永康吕公望敬观(印章)

   7、十六年十一月,欧阳振声、杨永泰、□□□□□□、沈钧儒同观于□□(印章)

   8、十三年元旦,三原于右任观于曲石精庐(印章)

   9、曲石精庐藏,腾冲刘楚湘观于海上,甲子岁朝春(印章)

   10、甲子岁朝春,莫荣新观,时年七十有二(印章)

   11、民国十三年一月,周震鳞观(印章)

   12、甲子三月,□□□□□□……(印章)

   13、甲子季春,马君武敬观(印章)

   14、甲子仲夏,田桐观于海上□□□(印章)

   15、楚珍侍郎,正色立朝,大节凛凛。印泉总长,出观此幅,益深景仰。甲子夏,黄葆□书于曲石精庐(印章)

   16、民国十三年一月,吕志伊敬观(印章)

   17、广济饶汉祥敬观(印章)

   18、长沙章□观(印章)

   19、公又字万起,蒙自人。清乾隆丙戌进士,官内阁学士兼礼部侍郎。四十九年,谏阻南巡,与纪昀、杭世骏同被褫。五十六年起用,劾和珅贪横,督抚乃极力趋奉,以致库藏空虚者也。珅忿然请命驰往按状,而令侍郎庆成监之动、掣其肘,按不得实。诬劾公妄言,逮治下刑部狱,寻释归。当时敢讼言珅恶者惟公与钱公南园,天下称为两直谏。印泉家藏此蹟,今刻石,属予题识。予按滇志于公谏南巡及劾珅事皆漏载,爰据乾隆实录捡出,叙之于此,以彰公之大节云。甲子夏五月,曲靖后学孙光庭敬识(印章)

   20、楚珍先生文章气节与南园并称,今于印泉斋中获观遗迹,题此以志景仰,长沙彭允彝(印章)

   21、清侍郎尹君以直言罢官,遗迹有此二字,藏在印泉处,章炳麟

   拜读以上碑刻文字,敬意油然而生。其中的20余位题识者,起于黄兴,收于章太炎,大多是人们耳熟能详的辛亥先贤、民国名人。先贤们的题识文字,不仅体现了当年李根源先生及各位先贤在交往中谈史论书,挥毫题识的那种意气风发,潇洒儒雅的文化气氛 。也充分体现了他们对清乾隆年间礼部侍郎、著名书法家尹壮图,勇于和善于与当时权倾朝野的贪腐势力代表和珅斗争的高尚情操的景仰。据《滇繋•云南通志》记载:尹壮图(1738 —1808),字万起,一字楚珍,云南蒙自人。其书法醇厚,有画沙印泥之妙。乾隆三十一年(1766年)进士,改庶吉士,乾隆三十九年(1774年)入阁任内阁学士,兼礼部侍郎。乾隆五十五年(1790),和珅创设议罪银制度。尹壮图上书乾隆帝,直言议罪银制助长贪腐不利于朝廷。又上奏:“各督抚声名狼藉,吏治废弛。臣经过地方,体察官吏贤否,商民皆蹙额兴叹,各省风气,大抵皆然。请旨简派满洲大臣同往各省察查”。乾隆按和珅建议命户部侍郎庆成带尹壮图四处调查,而且要求事先要通报地方官吏。这样一来,他们所到之处皆查无实据。尹壮图只得一再上书,“自承虚诳,奏请治罪”。朝中大臣议以死刑,乾隆以“不妨以谤为规,不值加以重罪也”,将其贬为内阁侍读。此即史称之尹壮图案。从以上记载中,不难看出“尹壮图案”颇有戏剧性。在面对尹壮图直言揭露以和珅为代表的贪腐势力之时,乾隆皇帝与和珅上演了一出拙劣的双簧戏。而尹壮图则将计就计,把反贪反腐的曲折、复杂历史过程,以奏折形式公之于世,存之于史。成就了一段反贪腐的历史佳话。

  李根源《尹壮图“猗兰”墨迹名人题识碑刻》存世已近百年。其不啻为一件十分珍贵的历史文物。其中蕴含的历史文化价值,值得进一步关注和研究。

  (本文的撰写得到了腾冲王成英、杨瑞昌,澄江詹剑波等先生的帮助,在此一并致谢!)

 标签: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合作支持 | 网站地图 | 网站律师 | 隐私条款 | 感谢表彰 |
2008-2024 武汉升华天下文化发展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鄂ICP备19017968号-1

鄂公网安备 4201850200407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