宁武在丹东地区发动革命的重大史实

辛亥革命网 2015-03-30 09:42 来源:辛亥革命网 作者:李景科 周立安 于晓丹 查看:

在研究搜集安东地区的辛亥革命史料中,从日本外务省档案中心,得到了涉及宁武等安东凤城革命党活动的情报报告,使我们对于宁武等革命党人在今丹东地区的革命活动有了突破性的进展。

  2015年,是北京民革和东北民革以及辽宁民革的创始人宁武诞辰一百三十周年。此前,关于宁武在辛亥革命时期在东北的活动,特别是在辽东今丹东地区的活动,除了宁武本人的回忆,以及1994年出版的《爱国志士宁武》外,还有辽宁大学武育文的武育文(2003)“宋教仁与同盟会辽东支部的建立,辽宁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第31卷,第2期”。,也有笔者近年发表的几篇文章,如《宁武在东北二三事》(团结杂志,2014年第三期)等等,也有实际是笔者撰写的发表于2011年10月10日的《丹东是东北辛亥革命的发源地》等。但是,所有的回忆和研究文稿,关于宁武等革命志士在今丹东地区的革命活动还是明显不足。很幸运的是,最近,在研究搜集涉及安东地区的辛亥革命史料中,从日本外务省档案中心,得到了涉及宁武等安东凤城革命党活动的情报报告(1911年12月),这无疑使我们对于宁武等革命党人在今丹东地区的革命活动有了突破性的进展,可以说是重大历史发现。

  前提是,1911年10月10日,武昌起义成功后,东北的同盟会和觉醒的各界民众,纷纷响应。作为中国同盟会辽东支部的创始之地的丹东地区,已经建立了武装力量组织。为了响应武昌起义,革命党人的领袖们张榕,徐镜心,商震,宁武,柳大年等组建了奉天联合急进会,并决定在东北各地迅速起义,公推蓝天蔚为关外讨虏大都督。邵兆中为东路司令(凤城,安东地区),鲍化南为副司令,宁武为中路司令,并且东,中路并肩作战。1911年11月下旬,宁武,刘雍,何秀斋,鲍化南于凤城白菜地发动起义(今天的凤城市鸡冠山镇白菜地村),夺取了地方警察手里的武器,编练成军。宁武联络革命党人邵兆中的巡防营和炮兵,总计革命武装力量人数达1000人以上。准备进占凤凰城和安东县。作战计划商定后,宁武借用邵兆中的马只身来到鲍化南,刘雍的根据地老平顶山,传达军事行动计划。对于革命党的武装起义,赵尔巽和张作霖惊恐万状,派出重兵到各地镇压。丹东的革命党的大规模起义计划行动被当地清军头目马龙潭发觉,遂报告张作霖,张作霖则派出清军右路巡防营陈锡九部三个营兵力六七百人围剿平顶山。宁武到达老平顶第二天晚上,清兵就到达了。革命军积极迎战,居高临下,经过一夜激战,敌方死伤200余人,革命党一方则轻伤30余人,由于敌方又增加五六个数百人力量,总计千余人,当时在老平顶的革命党武装力量才200余人,敌我力量悬殊,因此,为了保存实力,实施了突围。除了一部分盟员牺牲外,多数都突围到当时的关东州了,使革命的有生力量得到保存。

  新的历史文献发现是佐证了上述事实,而且有了更加的充实。根据明治44年12月11日(公元1911年)日本外务省的“关于时局的情报”记载:

  明治四十四年十二月四日,在安东的事务官报告。革命党在安东县宣布成立了安东保安分会,自称革命党代表的刘艺舟(一名木铎,任中华民国关东军政府分府外交部长)以及另外一人本月一日到本领事馆出面接洽照会,次日,刘芸舟又到警务署出面通告。综合他们的谈话,这些革命党员是在明治三十一年(公元1898年)留学东京的,数年来,他们组成了同乡会决定以安东保安分会的形式改正清政府的施政和组织,他们在日本列席了孙逸仙为首脑的会议,拥护三民主义,在革命军发起之际在东三省拥护第二十旅团长蓝天蔚为首领。他们也向安东县日本领事馆通告了其它情况:即将攻占安东县的革命军有在凤城附近的鲍城顺的一队,凤凰城歩队管带官率领的300余人,在安东县的边防歩队哨官张子阳部也秘密同意一同起事。此时,刘艺舟住在安东日本人附属地的新市街,等待接应、也通告了凤凰城马龙潭残杀了何秀斋的情况。也通告了:中华民国关东军政分府临时大都督为蓝天蔚,外交部长刘艺舟,分府的其他领导人有宋涤尘,王子衡,许春山,宁良弼(学岩,临溟)。

  进行在凤城和安东县武装起义的革命党的骨干人员有:刘揆一,刘艺舟,左雨浓,宋焕文,蒋某堂,祈星辰,郭仪庭,罗士梅,王子衡,王静山,宋士侠,房怀远,梁佐乡,李新泉,程之平,刘岳臣,张叙古,尚子培,刘辛一,于介石,李省府,范杜奂,桐维来。

  这个文件的发现意义如下。

  1,辛亥革命爆发后,以蓝天蔚,刘艺舟,宋涤尘,王子衡,许春山,宁良弼(学岩,临溟)为首的革命党已经确立在凤凰城和安东县的起义成功后,要在安东县,就是今天的丹东市建立中华民国关东军政府分府。这个时期,中华民国关东军政分府临时机构已经构成,中华民国关东军政分府临时大都督为蓝天蔚,外交部长刘艺舟,分府的其他领导人有宋涤尘,王子衡,许春山,宁良弼(学岩,临溟)。

  2,宁良弼(学岩,临溟)就是宁武的化名,因为那个时候为了革命工作,他有过一些化名,这个化名也是第一次发现,括号内的“学岩”字,临溟是宁武老家海城县在辽国契丹族首领耶律阿保机创建的古称,叫临溟县,正由于此,才确认宁良弼就是宁武。而据宁武回忆,他的名字还有:宁良志,宁孟言,宁梦岩。

  3,在凤凰城和安东县的举义活动,正如这个情报报告所述,除了六位领袖,其它核心骨干就有二十三位:刘揆一,刘艺舟,左雨浓,宋焕文,蒋某堂,祈星辰,郭仪庭,罗士梅,王子衡,王静山,宋士侠,房怀远,梁佐乡,李新泉,程之平,刘岳臣,张叙古,尚子培,刘辛一,于介石,李省府,范杜奂,桐维来。

  以上所述,可以说这个文件的发现,填补了辽宁辛亥革命以及宁武革命历史研究的很多空白,也是有力的佐证。

  作者

  李景科,中国孙中山研究会理事

  周立安,民革辽宁省丹东市元宝区总支主委

  于晓丹,民革辽宁省丹东市机关总支主委

 标签: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合作支持 | 网站地图 | 网站律师 | 隐私条款 | 感谢表彰 |
2008-2025 武汉升华天下文化发展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鄂ICP备19017968号-1

鄂公网安备 4201850200407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