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崔文藻君革命纪》(3)
辛亥革命网 2011-01-28 00:00 来源:辛亥革命网 作者:彭伟 查看:
辛亥革命,辛亥革命网,辛亥革命百年纪念,《崔文藻君革命纪》孙炳文鉴定、魏尧编辑,易昌楫题写书名,京师京华印书局印刷民国元年十月出版,线装一册。 ,《崔文藻君革命纪》,
严天骏,字仲良,号仲叟,生于1868年。云南省玉溪市研和镇古城村人。早年丧父,家境贫寒,惟有能力供长子天骥(字伯良,清举人,人称大举人)就读。天骏从小好学,只好跟随兄长依窗旁听,代誊课卷。在母亲和兄长的教育熏陶下,勤奋苦读,成绩优异,擅长诗文、书法,吟诗作对能出口成章,心胸开阔,善于表达内心深处感情,时称玉溪文艺三杰之一。 宣统庚戌二年(公元1910年)、严被任命为湖北省长阳县知县。他为官消廉,颇有名声,武汉名流荟萃,结社联吟,时称汉上七君子之一。宣统辛亥三年(公元1911年)辛亥革命,他于民国壬子—年(公元1912年)底辞县令职赴京,于民国癸丑二年(公元1913年)四十五岁时,被选为北京众议院议员。后因国会解散,无力还乡,定居北京。民国丁卯十六年三月初七日(公元1927年4月3日)严病卒于北平,享年五十九岁。
孙炳文(1885-1927),字浚明,四川南溪人,1885年生。1908年考入京师大学堂。不久,孙炳文接受资产阶级民主革命思想,加入同盟会。辛亥革命失败后,孙炳文受到袁世凯的追捕,回到四川老家。1917年,经人介绍,孙炳文结识了时为滇军将领的朱德,救国救民的共同志向使他们成为莫逆之交。两人到马克思的故乡德国考察学习。1922年10月,孙炳文和朱德在德国柏林由周恩来介绍,加入中国共产党。
易昌楫,字倩愚,四川富顺人。南社成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