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访辛亥后裔:我们祖父辈亲历的辛亥往事(3)

辛亥革命网 2011-01-22 00:00 来源:天津网-数字报刊 作者:何玉新 查看:

辛亥革命,辛亥革命网,辛亥革命百年纪念,辛亥百年之际,记者赴广州采访当年辛亥革命当事人的后代子弟,通过口述回忆,描摹出辛亥革命之火在广州点燃的细节种种。 ,专访辛亥后裔:

  粤军第一师大部分由广东籍战士组成。当年孙中山南下“护法”,虽有海军支持,但也因缺少基本武装力量而受到桂系势力掣肘。为此,孙中山以原省防军20营约5000人为基础成立粤军,陈炯明任总司令,邓仲元为参谋长。国民革命军成立后,粤军第一师扩编为国民革命军第四军。

  广州,作为中国近现代革命的策源地,留下了众多与辛亥革命有关的历史遗迹。位于越秀区越华路小东营5号的“三·二九”起义指挥部旧址,可以说是辛亥革命时期最重要的历史见证。

  这是一座四进深院落式建筑。院门口的两座石狮子,狮身上仍可以看到当年的弹痕。1911年农历三月廿九日,黄兴、朱执信等革命党人就是从这里开始冲向两广总督署,发动武装起义,拉开了辛亥革命的序幕。

  这次起义源于1910年11月13日孙中山在槟榔屿召开的会议。会后,孙中山和黄兴分别行动,孙到美洲向华侨募款,黄则回到香港主持军事,组织了800名“选锋”(敢死队),又在广州小东营建立总指挥部,赵声、黄兴分任正、副总指挥。

  按照原计划,800名“选锋”先在广州城内行动,占领两广总督署、水师行台等重要衙门,取得城内的枪械,然后打开城门,引进驻扎在城郊的新军。但由于事先消息泄露,起义一再延期,一切部署都被打乱。到起义当天,实际上只是由黄兴亲率百余人攻打督署前门,另外18人从莲塘街袭击督署后门。起义最终因众寡悬殊失败。

  黄兴、赵声等人辗转撤回香港,清兵将未能逃出广州城的革命党人悉数处死,遗骸陈尸在广东咨议局前的空地上。后来,革命党人潘达微以《平民报》记者身份冒险收集了72具烈士遗骸,埋葬在位于白云山南麓的黄花岗,并以《咨议局前新鬼录,黄花岗上党人碑》为题报道此事。这里也是至今驰名海内外的黄花岗七十二烈士墓。

  烈士墓碑上的刺客悲歌

  数月后,武昌起义取得胜利,广东各界代表在咨议局集会,宣布广东脱离清政府统治,成立都督府。当年风起云涌的广东咨议局,如今已改建成广州近代史博物馆。馆内保留了咨议局召开议会时的格局,不同的展厅内分别陈列了不同时期的广州城历史。在馆内,记者还看到了中国同盟会的入会证书、当年出版的《七十二烈士传》、《辛亥革命概要》等与辛亥革命有关的历史文物。

  距离咨议局咫尺之遥,有一座红花岗四烈士墓。这是一座合葬墓,花岗岩墓碑上刻着醒目的大字——温生才、陈敬岳、林冠慈、钟明光烈士之墓。温生才的后人,中国同盟会广州遗属联谊会会长温国杰向记者讲述了自己未曾谋面的祖父的辛亥往事——

温生才的后人温国杰

  温生才家境贫寒,14岁时到南洋荷属殖民地种植烟草,3年后又被转卖到霹雳埠锡矿做劳工。当时南洋已有同盟会组织,他常到同盟会读书。孙中山到南洋宣传革命时,温生才在现场听了他的演说后热血沸腾,遂加入同盟会。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合作支持 | 网站地图 | 网站律师 | 隐私条款 | 感谢表彰 | 在线投稿
2008-2021 武汉升华天下文化发展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鄂ICP备19017968号-1

鄂公网安备 4201850200407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