耿仲钊:从首义战将到英伦博士(2)
辛亥革命网 2010-12-29 00:00 来源:长江商报 作者:吴睿 查看:
19岁出任总司令部参谋
武昌起义后,清朝第二十一混成协协统黎元洪被推为鄂军大都督。10月11日下午,清军第三十标一营管带郜翔宸趁革命军派出守城之机,率领残兵200余人偷袭都督府,企图抢走尚未就职的黎元洪。
黎元洪见大局未定,听到枪声便悄然走出都督府。耿丹等人率领学生军反击,将郜翔宸部击退,然后骑马在蛇山附近将黎元洪找回。17日黎元洪就职,委任耿丹为禁卫军团长。黄兴在阅马场就任战时总司令,耿丹任总司令部参谋。
11月24日,清军在龟山向武昌开炮,都督府中弹起火,黎元洪见武昌岌岌可危,便在亲信策划下秘密向葛店撤退。根据辛亥革命老人辜达岸的回忆,11月30日,英国驻汉口领事居间斡旋,带着英国公使的训令和北洋军冯国璋的停战条件,到武昌都督府谈判,第二天达成协议,急需黎元洪签印。这时又是耿丹根据总司令吴兆麟的指令,策马直追,天黑在九峰山将黎元洪追上,并劝他返回武昌议和。
清军水陆两路进攻武汉镇压起义,并很快占领汉口。黎元洪在阅马场拜黄兴为战时总司令。据时任黄兴参谋长的辛亥元老李书城回忆,19岁的耿丹出任总司令部参谋,在汉阳襄助黄兴布置防务。
11月17日,革命军反攻汉口,由于大雨,部队在舵落口、琴断口渡汉江后失去控制,耿丹奉命以军令官兼督战官冒雨前往督阵,与清军在玉带门一带苦战,失利后清军由黄金潭渡汉江占领汉阳。耿丹撤退到龟山亲自开炮,清军一时不敢快速前进,使得汉阳阵地的辎重军械没有落到清军手里,被黄兴运到了武昌。
首义战将变身英国博士
自小耿弟安就听长辈们说有个“懂六国外语”的叔祖父,原来耿丹不仅是辛亥首义的战将,同时还是英国伦敦大学的经济学博士。
孙中山让位后,湖北革命军也逐渐被前清旧军官掌握,耿丹内心十分悲愤,于1913年4月与湖北革命党人在武昌昙华林密谋,决定成立湖北改进团,以改进湖北军政,然后又到上海参加沪军都督陈其美的反袁军事策动,后来回武汉策动改进团趋师东进,不料一回到武汉,才知道改进团已经被破坏,鄂军都督段芝贵正在遍布罗网捉拿耿丹。
副总统黎元洪念耿丹在武昌危急时两次将他找回,便批准耿丹和李四光等12人,作为北洋政府的第一批留学生出国深造。6年后耿丹获得英国伦敦大学经济学博士学位,回国后在北京大学担任经济学讲师,此后又在武昌高师、武昌商专等学校担任教授。
耿丹在北京大学任教期间结识了陈独秀和李大钊,五四运动期间,曾以“英国伦敦大学经济科博士耿丹”署名,在新青年杂志上发表《中国与新旧银行团》长篇论文,从经济学角度揭示帝国主义侵略中国的本质,引起强烈反响。
加入中共被国民党枪杀
耿丹在大学任教期间,参加武汉共产主义小组的研究和活动,并带领学生参加“二七”大罢工等工人运动,最终加入了共产党。
耿弟安介绍,北伐军包围武昌后,鄂军第二师加入革命,扩编为国民革命军第十五军,原师长刘佐龙任军长,耿丹任党代表兼政治部主任。有一次,刘佐龙在全军营以上整治工作干部会议上叫骂“工农运动过火,糟得很”,耿丹针锋相对:“工农群众反帝反封建是天经地义,好得很!”对刘佐龙克扣士兵薪饷,耿丹也提出批评和劝告,刘佐龙对他十分痛恨。
1927年蒋介石反革命政变后,刘佐龙在武汉秘密与南京方面往来,武汉国民政府任命耿丹为十五军副军长,以加强对刘佐龙的控制。等到7月5日汪精卫在武汉“分共”,耿丹愤然辞职,然而这时捕杀共产党人的大网已经张到耿丹的头上。
洪山宝塔下的耿丹(耿仲钊)烈士墓
8月11日下午,刘佐龙突然打电话叫耿丹到汉口査家墩军部议事,耿丹一到军部,刘佐龙就指责耿丹不应该说他是反革命,更不应该说他克扣士兵薪饷,然后下令将耿丹绑出去枪毙。耿弟安说,刽子手将耿丹的衣帽、鞋袜、眼镜、手表等全部剥去,暴尸于烈日之下,时年35岁。
1933年,湖北省政府将耿丹公葬建在洪山宝塔附近,至今烈士墓尚存,墓后还有纪念碑。1957年5月15日,毛泽东签署追认耿丹为革命烈士。2005年7月,北京工业大学耿丹学院经教育部批准成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