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访孙中山外曾孙林山立:世界大同还未实现
辛亥革命网 2010-11-25 00:00 来源:南方日报 作者:戎明昌 金强 查看:
辛亥革命,辛亥革命网,辛亥革命百年纪念,11月22日,孙中山外曾孙林山立代表孙氏后裔,接受专访时表示,庇能会议间接促成了武昌起义的成功,成为辛亥革命的转折点,但目前全世界还
11月22日,从美国专程赶到槟城出席孙中山庇能会议100周年庆典的孙中山外曾孙林山立代表孙氏后裔,接受南方日报记者独家专访时表示,自己也刚刚了解到,庇能会议间接促成了武昌起义的成功,成为辛亥革命的转折点,但目前全世界还不是很完美,中山先生的遗愿“世界大同”还没有实现。
南方日报:你这次为什么不远千里从美国赶到这里参加会议?
林山立:我是第一次到槟城来。没想到过了100年,还有这么多热心的华侨华人举行这么隆重的一个庆典活动来纪念孙中山先生,这对我本身也很有教育意义。通过庆典,也能够让更多的人了解到一段鲜为人知的历史。
南方日报:你怎么看待孙中山的革命事业?
林山立:不同的学者有不同的看法和评价。从时代背景来看,当时的中国处于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孙中山提倡“三民主义”,并身体力行,推翻了帝制,把中国从那样的一个深渊中解救出来,这是他最大的贡献。
南方日报:孙中山的遗嘱是“革命尚未成功,同志仍需努力。”你觉得我们完成他的遗愿了吗?
林山立:中山先生的核心思想就是“三民主义”,从中国的实践来看,民族问题已经基本得到解决。民生也有很大的改进和完善,这是一个非常了不起的成就。民权方面则是渐进的,每个时代有每个时代的标准,就拿我生活的美国来说,1791年《权利法案》生效时,各方已经认为相当完美;但70年后,黑奴问题出现了;又过了40年,女权问题又引起争端;目前,同性恋者又在争取他们的权利。所以,民权具有一定的时代特征,没有绝对的完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