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忆伯父林启东先生深明大义的一生(2)

辛亥革命网 2011-04-05 00:00 来源:网易博客 作者:林民湛 查看:

辛亥革命,辛亥革命网,辛亥革命百年纪念,林启东,讳敦穆、字希孟,号道南,学名林哲。他一生中经历了辛亥革命、北伐战争、军阀混战和抗日战争。林启东不论在什么样复杂的环境里

  不参与内战

  国共两党经过八年(1937-1945)联合抵抗日本侵略战争,在世界反法西斯的势力影响下,打败了日本军国主义,取得抗日战争的胜利。但对中国来讲,遭受战争的无限痛苦,民军伤亡惨烈,国土山河受损,一切百废待举,在这种情况下,国共两党本应继续合作,重建家园。可是一向以独裁昭著的国民党领导人蒋介石,不以为然,他容不得共产党的存在。通过八年抗日过程,他感到共产党不断发展壮大,对国民党政权存在威胁。虽然在全国人民舆论和压力下,一方面与共产党进行和谈,签订协议,但都是纸上谈兵,掩盖耳目,一方面调整全国各战区的兵力布署,将一部分国民党将领按排到各省任职,以巩固政权,一部分继续留职军队。参加了淞沪、长沙和豫、湘、桂抗日战役的林启东也感到精疲力尽,本想到地方任职,轻松一下精神,因为这时他的妻子在家乡已去世,两个子女在抗战期间流离失所,他的儿子林民生差一点被国民党军队抓去当壮丁,还好有知情人相告驻军,他是白崇禧同学林启东的儿子你们也敢抓,经过证实之后林民生才被放了回家。

  林启东在军队里主要担任参谋工作,因他具有足智多谋的才干,深受何应钦、陈铭枢、薛岳等国民党军队领导人的青睐和器重,所以在调整按排到各省人员中就没有林启东(据资料记载当时全国有10个省主席都是他同期同学)。他已深知,抗战结束后,蒋介石一定会发动内战,他不愿再看到破碎的国士、壮丽的山河再遭自灭。他生前曾对乡人说:战争是残酷无情的,打仗是要牺牲许多将士,要损害许多家庭,给国家和民族带来灾难。“抗日”是为国家民族生死存亡大计,为不能当亡国奴,而内战是替蒋介石卖命。

  国民党最后失败与将士厌战有很大关系。他性格强悍,为此,在抗战胜利第二年(1946年)他最终选择退役,解甲归田,照顾子女,这时他也染上了烟瘾(吸鸦片),以此消极对待。相传在1947年他的同期同学白崇禧出任国民党国防部长时,再次请他出山,他以烟瘾不能自拨不能胜任而退居。虽然消极,但他不介入内战这一深明大义之举给自己留下一生清白。

  不避去台湾

  1946年7月,林启东从军队退役,休职于外地。他有两个子女,经辗转已先后去了台湾,其妻子于1945年去世。这时他孤身一人,按人之常情,他完全可以也去台湾,一来可以与久别儿女团聚,颐养天年。二来欲想谋职务,他在国民党军政关系中还有一大批同学、知友和旧部可以投靠。特别一提的是,时任国民党军政部部长何应钦于1947年秋专程从重庆来福建,拟招募一批昔日同僚去台湾。这里当然也有林启东。当时林启东就认为,蒋介石在大陆已溃败不成样子,大势已去,台湾一个孤岛,不一定能成气候。从讲大义出发,他婉言谢绝何应钦的好意。从以后出版的《国民党去台高官大结局》一书,就有一篇谈到林启东在保定军校的同期、同科、同连同学,国民党第一任国防部长白崇禧被蒋介石冷落情况,一般军人就可想而知了。从现在看来,林启东当时选择不去台湾是完全正确的。

  受管制劳动

  1950年9月,林启东解甲归田,回到故里苏田村,本想在家乡安度晚年。但在回家不到半年,于1951年农历正月初八日,以国民党旧职人员被拘留、审查,在福清县公安局看守所羁押教育达235天。当年9月3日无罪释放回乡,实行劳动管制。这时林启东已年过半百,他老老实实接受将近四年的管制劳动,积极努力,毫无怨言去完成生产大队布置的劳动活儿。殊不知,这时林启东在保定军校的同期、同科、同连同学,国共和谈国民党首席代表张治中先生已是中央人民政府委员,后任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而林启东没有以此趋炎附势或做政治资本,也没有宣扬自己在国难当头,国家民族生死存亡时刻奋勇直前,先后参加淞沪、长沙和豫、湘、桂抗日战争所作出的贡献。据还健在的当年苏田村生产大队大队长回忆说,当时只知道林启东是“四类分子”,却不知被管制的劳动者,是赫赫有名参加辛亥革命、抗日战争并是战场指挥官的国民革命军陆军少将。因为林启东的名声和影响,渔溪镇在国民党统治时期,没有人被抓当壮丁。国民党交警部队撤离福建,路过渔溪镇时写了一条很有人情味标语,“不拉夫,不扰民,爱国家,爱百姓”。因为他们知道渔溪镇有一位前国防部长白崇禧同学林启东不好惹的。以后听说,他们离开渔溪进入莆田县境内就乱抓壮丁充实兵员。

  步入政坛

  1956年,对林启东来讲是恢复声誉,撤销管制劳动后获得新生的一年,他以无党派社会民主人士的身份,应邀出席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福清县委员会第一次全体会议。在这庄严的历史时刻,他无不感慨万千,他回忆起:17岁参加辛亥革命,军校培养后历经北伐战争、军阀混战、抗日战争,日本投降后解甲归田(不参加内战,不选择去台湾),受羁押教育,管制劳动等,他始终以深明大义的姿态去接受历史的考验!最终赢得人民群众的认可!步入了政治协商的政坛!他连续当选四届福清县政协委员和人民代表。这时林启东已是年过花甲,似乎象焕发青春一样,热情地投入政协工作中去,按当时分工,他为和平解放台湾工作委员会和文史资料研究委员会成员,负责收集、撰写文史工作。1962年被福建省政协文史委员会聘请为参议、特约撰稿员等。此外,还参加福清县侨联工作,聘请为福清县华侨家乡建设委员会理事,以他个人名义和社会影响,争取海外侨胞捐资修建虞阳中学、虞阳医院等文化教育、医疗卫生事业尽职尽责,受到社会各界的好评。

 标签: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合作支持 | 网站地图 | 网站律师 | 隐私条款 | 感谢表彰 |
2008-2025 武汉升华天下文化发展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鄂ICP备19017968号-1

鄂公网安备 4201850200407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