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忆伯父林启东先生深明大义的一生

辛亥革命网 2011-04-05 00:00 来源:网易博客 作者:林民湛 查看:

辛亥革命,辛亥革命网,辛亥革命百年纪念,林启东,讳敦穆、字希孟,号道南,学名林哲。他一生中经历了辛亥革命、北伐战争、军阀混战和抗日战争。林启东不论在什么样复杂的环境里

  林启东,讳敦穆、字希孟,号道南,学名林哲。1894年出生在福建福清县渔溪镇苏田村一个书香世家,本人毕业于保定陆军军官学校第三期步兵科。1935年5月9日,在南京授予陆军少将军衔。他在1916年8月从保定军校毕业入伍至1946年7月退役,戎马生涯整整30年。他一生中经历了辛亥革命、北伐战争、军阀混战和抗日战争。林启东不论在什么样复杂的环境里,都能够把握自己,深明大义,正确处理在各个历史时期出现的矛盾和问题,最终得到党、政府和人民的理解、信赖和尊重。

  这里记述他在关键的历史时刻作出的选择。

  辛亥风云

  1911年,由孙中山先生发动的,在武昌爆发的辛亥革命,推翻腐败的清皇朝政府,埋葬了在中国绵延两千多年的封建君主制度。全国各地纷纷响应,福建也不例外。这时年仅17岁林启东在福州开智学校读书,受学校教员黄岳申的进步思想影响下,加入了孙中山先生组建的同盟会。他和许多进步青年一样,积极响应辛亥武昌起义,参加福建北伐学生军,踏上革命征途,辗转戎马,后由当时留守南京黄兴总队总队长沈靖召入南京入伍生队入伍。半年后升武昌陆军第二预备学校,预备学校毕业后晋升保定陆军军官学校。在这期间,他结识了不少后来成为国、共两党高级的军政人员的有同学、校友和知交,有的后来成为同事。其中知名的有:何应钦、张治中、白崇禧、黄绍竑、叶挺、邓演达、黄琪翔、刘建绪、刘和鼎、薛岳等,这些同辈青年人,这时同样抱着推翻腐败的清皇朝,实行共和,光耀中华的信念南征北战,作出自己的贡献。

  不同流合污

  1926年,在孙中山先生提出联俄、联共扶助农工的英明决策,实现了第一次国共合作。广州国民政府为讨伐军阀决定今年6月举行北伐,这时林启东先生任北伐东路军第三纵队前敌指挥部副团长、旅参谋等职,在讨伐福建军阀周荫人后,随部队从福建开赴浙江,进占上海,取得北伐胜利。

  但遗憾的是,第一次国共合作之后,因为孙中山先生过早去世(1925年3月12日)。这一来之不易的胜利果实被蒋介石窃取,1927年,蒋介石在上海制造了“四·一二”政变,第一次国共合作遭到破坏。许多青年军官都不理解,就是当时在国民党军队、政界的中上层人士亦想不通,感到焦虑和迷惘,无不为施展救国救民之抱负而感到痛心。这时林启东和一批年轻军官离开上海去南京易职,后回福建就职于新编福建省防军,不在上海与蒋介石同流合污(据资料记载这时张治中借故出国考察)。

  不当刽子手

  1928年6月,福建新编省防军成立,陈国辉任第一独立团团长,林启东时任中校团副。陈率所属精锐部队赴龙岩、永定等地“剿共”。这时以邓子诙、郭滴人领导的后田农民武装暴动,打响了福建农民武装斗争的第一枪,并成立了以陈锦辉为队长的“后田游击队”。10月,龙岩工农革命武装游击队乘龙岩守军很少的情况下,围攻龙岩城,但还是因为武力不足未能攻下,旋即撤离。这时陈国辉在外地闻讯后火速赶回龙岩,就大肆搜捕革命群众有数十人。为掩盖耳目,他派林启东审讯,当时林启动留守龙岩城,他明知游击队部队已撤离,群众是无辜的,搪塞应付,未得确供后借故离职去厦门,未造成亲手杀害被捕的游击队成员。在当时你死我活残酷斗争的恐怖环境里,林启东未采用手里占有武装力量的优势,来执行所授予的权力,去作沾满鲜血的刽子手,而采取回避方式去应对,这种思想意境在当时情况是难能可贵。也说明他时刻铭记着孙中山先生第一次国共合作的精神。当时他作出宁可离职不干,不作军阀走卒。1929年,红四军在地方游击队配合下,第三次攻下了龙岩城,消灭了国民党福建省防军第一混成旅陈国辉部。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合作支持 | 网站地图 | 网站律师 | 隐私条款 | 感谢表彰 | 在线投稿
2008-2021 武汉升华天下文化发展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鄂ICP备19017968号-1

鄂公网安备 4201850200407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