追忆父亲(岳父)、民主革命先驱何公克夫

辛亥革命网 2011-03-24 00:00 来源:辛亥革命网 作者:何国秀 李镜章 查看:

辛亥革命,辛亥革命网,辛亥革命百年纪念,“黄花岗起义”的壮士们为促使中国社会的巨大变革立下了不朽功勋!奉命吹响进军号角、并率先带领选锋队战士们从正面攻打满清广州总督署

  二十世纪初,广州市发生了一桩轰动全国以至全世界的重大历史事件。

  清宣统三年农历辛亥岁三月二十九日(公元1911年4月27日)同盟会革命党人又在广州举行了一次武装起义。革命先驱们吹响了埋葬满清王朝的号角,进攻满清广州总督署。革命党人浴血奋战,由于四股革命武装未能全部、及时投入,只有黄兴领导的120多个义士参予战斗(注1),致敌我双方力量过于悬殊而未克成功。投入此役之战士,全部是同盟会之精英,捐躯者过半。事后,有七十二位革命先烈遗体被安葬于广州市黄花岗墓园——七十二烈士陵园。

  此役,就是历史学家所称的中国现代史的“三·二九之役”或“黄花岗起义”。此次民主革命之再次尝试,从表面上看,虽然被满清政府的反动武装残酷镇压而告终,革命党人付出了很大代价,但其义举之影响是巨大的、意义是深远的:震撼了满清王朝朝廷内外;动摇了统治中国几千年的封建专制基础,为开创民主新纪元迎来了曙光;义士们的凛然大义和大无畏精神唤起了要民主、要自由的亿万人民群众;特别是使革命党人从中汲取了血的教训,坚强了革命意志,从而前赴后继,终于赢得了于同年十月十日武昌起义的民主革命胜利,建立了汉、满、蒙、回、藏五族共和的民主政制—中华民国。

  “黄花岗起义”的壮士们为促使中国社会的巨大变革立下了不朽功勋!为中国的民主进程揭开了序幕!为中国现代历史写下了可歌可泣的、悲壮的篇章!

  进行“三·二九”起义的民主斗士是中国同盟会的先驱们!

  而奉命吹响进军号角、并率先带领选锋队战士们从正面攻打满清广州总督署的(注2),是选锋队队长之一何克夫!

  何克夫先生,号知止,广东省连县人,祖籍广州番禺。生于清光绪五年(公元1879年),于民国38年农历3月25月(公元1949年4月22日)下午2时30分在广州陆军总医院去世,享年71岁。

  何公是孙中山先生的忠实同志,是国民党元老、民主革命先驱之一。何公初承父教,习中国传统之经史。后目睹满清朝廷政苛吏贪,黎民百姓处于水深火热之中,于是弃文习武。清光绪三十年(公元1904年)何公毕业于广东陆军将弁学堂,继而东渡日本进入陆军步兵学校深造。于是时结识了黄兴等革命党人,彼此情投意合,目标一致,由是参加了兴中会(同盟会前身)。嗣后,其为在中国实现三民主义奋斗了四十多年,呕心沥血,几无役不与,且终身不渝。

  何公回国后即积极投身于反满清封建统治的民主革命运动。早期任广西讲武学堂教官,以合法身份在新军中宣传革命和进行策反工作。同时,一度到越南河内向华侨募集革命经费。后多次参加革命武装斗争—惠州之役、1907年4月参加广东钦、廉起义。12月协助孙中山组织镇南关起义。1910年春参加广州新军起义。奉孙命到昆明组建同盟会支部。1910年11月13日应孙中山先生信邀,赴马来亚槟榔屿打铜街120号党部参加准备起义之秘密会议,与其它民主革命先驱共同商讨如何在广州策动武装起义(注3);会后受命奔走于南洋各地为起义军筹措军费,数目甚为可观,而深受同盟会赞许,继则积筹划和参加1911年广州“3·29”起义。

  三月二十九日的武装战斗,何公任选锋队(敢死队)队长,亲自为起义军吹响进军号角,且身先士卒,率领队员们从正面攻打满清两广总督署。黄花岗“七十二烈士墓”后竖立的记述起义经过的纪念碑之铭文中,详细地记述了何公和他的战友们当日不怕牺牲、英勇战斗的不朽光辉事迹。

  中华民国立国后,何公在新政府中先后历任要职:1912年任广东全省民团总局总长,编练精锐,率赴南京,拱卫总统府。迨总理退位,随同返粤,任南(雄)、韶(州)、连(县)军政总长,粤汉铁路护路军司令;1915年任广东革命军总司令,率军讨龙。参加护法运动。1917年任广东军政府简任中将参军、1920年南京临时总统府警卫团少将团长、总统府副官长(其时何公介绍张猛为孙中山先生贴身警卫。见注4);1921年任大元帅府副官长、中将参军兼南韶连公署督办。1923年9月任连阳绥靖处处长。1923年8月15日任师长。1924年5月任中央直辖第一混成旅旅长。1925年任粤军第十四独立旅旅长,兼驻粤川军第一军军长。先后参加孙中山领导下的讨伐陈炯明、龙济光诸役。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合作支持 | 网站地图 | 网站律师 | 隐私条款 | 感谢表彰 | 在线投稿
2008-2021 武汉升华天下文化发展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鄂ICP备19017968号-1

鄂公网安备 4201850200407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