治理都江堰,一心系民生——缅怀我的祖父张沅(5)
辛亥革命网 2011-03-17 00:00 来源:辛亥革命网 作者:张良羽 查看:
1946年秋天,我祖父张沅继承发扬了历代先贤治理都江堰的经验,他以都江堰流域堰务管理处处长的身份,把都江堰的治水格言编入了对联,并亲笔书写“深淘滩,低作堰,懿训昭垂,为准为则;湾截角,正抽心,仪型足式,无颇无偏”,陈列于灌县二王庙大殿门上。1946年8月,四川省政府在二王庙大殿门前举行了《都江堰治水对联揭幕仪式》。
我祖父张沅亲笔书写的这幅都江堰治水对联,六十多年以来被人们超越世态炎凉、人间沧桑妥善保存至今,实在难得。
都江堰二王庙大殿
据《世界水利史上的丰碑都江堰》(都江堰市文史资料第十四辑)(都江堰市政协文史文化委员会编印):
1936年冬,水利局长张沅主持大修,将鱼嘴位置稍向西移,并全部用条石混泥土构作,新工鱼嘴长约十丈,深入河底一丈,高出水面一丈五尺。前部呈椭圆形,径约三丈。前窄后宽,呈流线型。这个鱼嘴工程质量好,一直用到1974年才被新鱼嘴取代。这次大修还加固了百丈堤、金刚堤和飞沙堰,淘修了河床,构作了护岸工程。在卧铁旁曾设了铜标,整个大修用工二十余万工日,开支经费十三万元。张沅自1915年至1936年,三次主持都江堰大修,做出了巨大贡献。
据1989年《四川省水利志》(四川省水利电力厅编撰)第五卷《张沅与都江堰》篇:
……1947年,川西暴雨,灾情严重,都江堰工程形势非常危急。张沅处长率儿子张世龄(唐山交大毕业生、省建设厅水利技士)、女儿张世芬(都江堰管理处会计)、女儿张世芳(水利局实习会计)一行,每天亲临现场,观察都江堰水情。当时岁修刚刚完成,遇山洪暴发,浪涛汹涌,洪水淹没了[鱼嘴]很多。连续几天,大雨倾盆,人心惶惶,路上已无行人。张沅誓与“鱼嘴”共存亡,他几次于夜间手提马灯,和儿子张世龄一道前往“鱼嘴”,直到观察确认“鱼嘴”安全无恙才返回……
我祖父张沅亲笔书写的二王庙大殿门上的治水对联。上联:深淘滩 低作堰 懿训昭垂 为准为则,下联:湾截角 正抽心 仪型足式 无颇无偏。落款:丙戌年仲秋月四川省都江堰流域堰务管理处长张沅敬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