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辛亥革命初期的先父张肖鹄在新闻工作上的片(2)
辛亥革命网 2010-12-25 00:00 来源:辛亥革命网 作者:张怀平 查看:
我父亲鉴于袁、黎杀害有功之张振武,又对文化报界横加镇压,义愤填膺,伏案疾书,写下了震惊一时的时评,题为《黎元洪欲为汉高祖耶?》强烈谴责黎元洪无理查封《大江报》,逮捕革命报人,诛除异己,陷害忠良。本来处于进步报纸群起而攻之的黎元洪,见先父居然在他连续两叁次下令追捕冉、何、凌、蔡的情况下,竟敢在太岁头上动土,直呼其名一针见血,列举其罪状,恼羞成怒,当即下令追捕并杀之。此事被先父友人牟鸿勋得知(牟当时在军政府供职),于是星夜将先父找回藏于公报馆,并极力在黎面前周旋,先父才免于一死。公报馆即是孙武喉舌,反孙中山言论日烈,先父忧愤万分,唯以诗酒消愁,其在《公报周年感赋》中曾有句:
孤馆寒增露气清,等闲愁思以诗鸣。
猿啼午夜俱成泪,虫诉残秋亦有声。
砚墨常磨豪士骨,檠灯相对故人情。
不堪回首十年事,书剑风尘忝半生。
筑室何年赋落成,庞言吾亦欲无声。
汉廷罢对天人策,淝水徒惊草木兵。
万劫沙虫情可悯,一群鸡鹜食相争。
书生泪尽空忧国,文字安能致太平。(共四首摘其二首)
由诗中我们不难看出他爱国的心情,也说明了当时军阀政客掠夺革命果实,正为“一群鸡鹜食相争”。此时,革命报人凌大同已被捕杀,其余均在逃,正是“书生泪尽空忧国。文字安能致太平。”
是年10月,《湖北教育会报》创刊,先父应会长蔡良村之邀,任该报主编,时距查封《大江报》只两个月,杀害被黎元洪认定刊发宣扬社会主义文章的凌大同仅一个月,为捍卫民主,抒发己见,他又一次冒着生命危险利用《教育会报》刊登了卓有见解的《今日中国当取社会主义方针论》。分发省内外教育界及湖北各最高学府。
1913年第二次革命爆发前夕,湖北报界又掀起了激烈的斗争,革命报人又处于风雨之秋。六月份《震旦民报》又一次被查封,总经理蔡寄鸥逃亡,主笔马野马、邓狂言被捕,邓狂言被打成残废。
“二次革命”爆发后,《中华民国公报》内部意见分歧,日益尖锐,前阶段被压抑的革命党人,对该包办报的方针偏离,提出意见,得不到支持,开始先父力主调停,不果。于是愤然写下了名曰时评,实为抨斥共和党的文章《共和党自矢》。鄂军政府当权者大惊,当即宣布停止刊发时评,继而酝酿改组,撤换革命党人。总经理蔡良村、主笔苏宪民、副主笔我父亲分别发表声明与该报脱离关系而“辞职”。
1917年春、蔡济民愤于黎元洪、段祺瑞“府院”不和,令先父返鄂创办《江汉日报》,针砭时政。
不久,孙中山先生号召建立自己的军队与军阀势力抗争,授予蔡为鄂军总司令,蔡委任先父为鄂西靖国军秘书长,先父亦感到袁氏虽死,张勋复辟,政局严峻,仅凭一枝椎管难以救国,毅然投笔从戎,他的办报生涯从此告一段落。
先父在办报几年中,始终站在维护民主共和的立场,谁要扼杀民主革命,破坏民主,他就口诛笔伐;有人把矛头指向孙中山,他就以事实捍卫孙中山,在反孙的报纸上,公开撰文拥戴孙中山为大总统。袁、黎阴谋杀害对民主革命有功的张振武,他就将袁、黎比之杀戮功臣的汉高祖。有人封闭报馆追捕进步报人,他就不顾个人安危挺身而出,公开直抒予以抨击。尤其是黎元洪以《大江报》刊登了宣传社会主义文章为由封闭了报馆,追捕该报经理和主笔,他仍然为社会主义教育叫好。张振武、凌大同的血,正是照在他的影子,架在张振武、凌大同脖子上的刀,正是架在他脖子上的刀,怪不得时人都称赞他胆识过人,是条硬汉子。
先父铁骨铮铮,光明磊落,不负革命者所望。办报期间,以报纸言论自由为天职,代表舆论,警告独裁,在刀光闪烁,浴血纷飞之际,抒发爱国之热忱,走笔疾书,一气呵成。往往是夜以继日,不辞劳苦,正如他在《公报周年感赋》中所写“一纸檄文师十万,满腔心血夜三更。”他这种执着的爱国之情,大义凛然,事事认真的态度,是永远值得后人学习的,故特志之。
(此篇曾载于《鄂州文史资料》第六辑。本次略有补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