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辛亥革命初期的先父张肖鹄在新闻工作上的片

辛亥革命网 2010-12-25 00:00 来源:辛亥革命网 作者:张怀平 查看:

辛亥革命,辛亥革命网,辛亥革命百年纪念,1911年至1919年五四运动前夕,张肖鹄先后在《中华民国公报》、《震旦民报》、《江汉日报》任副主笔、主笔。由于他刚正不阿,嫉恶如仇,笃尊
 

  1911年至1919年五四运动前夕,中国大地新旧思潮较量十分激烈,民初政党林立,政争纷繁,革命与反革命,人民与军阀政客,民主与独裁,共和与专制的斗争更为突出。这一时期,湖北先后出现了八十八家报纸,其中官办十一家,外国人办四家,其余为民办报纸,除少数商报小报、画报登载一些消散文章外,其余全部控制在各党派政客手中。

  先父张肖鹄先后在《中华民国公报》、《震旦民报》、《江汉日报》任副主笔、主笔。由于他刚正不阿,嫉恶如仇,笃尊信仰,敢于直言,几遭杀身之祸,但他临危不惧。仍以犀利的文笔,抨击时政,与军阀政客一次又一次的作斗争,为早期新闻工作,写下了光辉的一页。

  1911年武昌辛亥革命起义的炮声打响以后,清廷一夜覆灭,人心未定,百业待兴。稳定民心,宣传革命是当务之急,在全省报纸全部停刊的情况下,革命党人在新组成的军政府的领导下,由学生界领袖(共进会负责人之一,两湖师范学堂学生牟鸿勋)负责办报。报纸定名为《中华民国公报》。其宗旨是宣传群众,鼓吹民主革命,发布政府文告、命令。报纸内容着重三个部分,即一、政论,包括时评。二、新闻,包括专电、省内外新闻。三、副刊,包括文苑、杂组、白话小说。报馆设有正副经理、正副主笔各一人,编撰若干人。时先父任副主笔,鄂城三杰中另两人刘复、朱峙山均为编撰。我父亲主要是负责核定省内外新闻,起草檄文和时评。

  《公报》成立后的第一副对联是先父拟定亲自执笔书写的,上联:为民公好恶,下联:为国报平安,横批:光复中华。简明扼要地用十四个字将该报宗旨揭示出来,见者莫不啧啧称赞。

  《中华民国公报》,虽是军政府机关报,但初为革命党人所控制,一时文风大振,确有不少热情杨昂的好文章问世,先父《说民国》、《说反清》以及至各省檄文就是这时写出的。

  随着岁月的流逝,报社中各种形形色色的人物,革命的、保守的、阿谀上司的逐步曝光,军政府内的权力之争,日趋明朗化,直接影响到办报方向,旋即分为两派,一拥民社共和(拥孙武),一拥国民党(拥孙中山、黄兴)。先父等革命党人眼看辛亥革命成功仅两个月,由于党派之争,革命果实即将落入袁世凯、黎元洪等军阀政客之手,万分忧虑。在这紧急关头,先父以满腔热血不顾馆内拥袁之约束,毅然执笔写下了《中华民国大总统当推孙逸仙》一文,列举了孙先生五大功绩,公开支持孙中山,给予拥袁、黎者当头一棒(此文载于1911年12月19日《中华民国公报》)。

  1912年2月《中华民国公报》,日益背离革命宗旨成为民社在汉言论机关,而其中部分进步党人,力加抵制,形成反袁、拥袁文章同时并列的混乱状态。主笔张樾受张振武之托,辞离公报馆职务,主办《震旦民报》,经费由张振武在军费中支拨,创刊后颇抑袁、黎,宣扬孙黄。持谠论,昌正气,与《中华民国公报》、《民心报》相鼎立。

  1912年4月,孙中山来汉访问,离别前夕,致书报界联合会,充分肯定了湖北报界在辛亥起义前后的功绩,勉励报界《鼓吹宣导于前,尤望指引维持于后,俾国民得所指南》。对革命报人鼓舞极大,士气大振。

  其时被满清政府查封的《大江报》也相继复刊,先父亦应张樾之邀,兼任《震旦民报》副主笔,言论极其活跃,公开与《中华民国公报》对立,揭露袁世凯,抨击黎元洪,深受各革命志士欢迎。

  是年8月,张振武为袁、黎诱至北京捕杀,其五大罪状中有一涉及《震旦民报》,即“借报馆之揄扬以掩其凶顽之迹”。可见袁、黎痛恨《震旦民报》之深。

  此时,湖北报界正值风雨之秋,湖北通讯社经理冉剑虹,因揭露黎元洪而遭通缉。大江报社评荐令黎元洪下台,黎以该报宣扬社会主义为由将其查封,经理何鸣海、主笔凌大同均被通缉(后凌终被捕,惨遭杀害)。

  蔡寄鸥于《民心报》刊发《哀大江报》抨击黎元洪钳制舆论并讽黎为:“英雄不出,遂令竖子成名”,黎勃然大怒,蔡亦被通缉,《民心报》亦宣告停刊。新文字狱的兴起,一时腥风血雨,谁敢反黎谁将遭到捕杀,进步力量与反革命力量斗争已趋高潮!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合作支持 | 网站地图 | 网站律师 | 隐私条款 | 感谢表彰 | 在线投稿
2008-2021 武汉升华天下文化发展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鄂ICP备19017968号-1

鄂公网安备 4201850200407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