缅怀祖父辛亥革命烈士张斌(2)
辛亥革命网 2010-10-20 00:00 来源:辛亥革命网 作者:张子勤 查看:
(二)
从来逆境出人才。祖父张斌以优异成绩考入了湖北省立测绘学院。
学院设在武昌。滔滔江水,流走多少穷苦百姓的辛酸血泪;巍巍蛇山,孕育着推翻帝制、振兴华夏的首义壮举。在这里,祖父接受了孙中山的民主思想,写了许多文章,具有独到见解。我记得,家里收藏的书籍中,有好多是署名张晖的文卷,一册一册,折叠式的装祯,封面印有“省立测绘学院”字样。蝇头小楷,书法遒劲秀逸。我的塾师,曾对这些文章书法,赞口不绝。祖母说过,黎元洪都督看中了祖父的文章,很赏识他。祖父并结拜黎为“干父”。
公元1911年10月10日(农历8月19日)午夜。蛇山在皓洁月色里静卧着。突然,山巅的报时台响起惊天地泣鬼神的炮声——轰,轰,轰!三通炮响,宣告了两千余年的中国封建王朝的崩溃,敲响了腐朽没落的满清王朝的丧钟。乡亲们传说,这三炮,就是学测绘专业的祖父校位发射的。我也无力去考证其真实性。
不过,从这些传说中,足以证明,父老乡亲是多么希望本乡本土孕育的儿子,为国出力,为国争光啊!
(三)
据现年九十八岁的辛亥首义老人王华平(孝昌小河镇人)回忆:祖父张斌的年纪与他相近。身材颀长,面目英俊。为人和蔼可亲。为了阻击清军增援武汉,他们一起参加了由测绘学院组织的敢死队。一个个斜挂“敢死队”的红色标志,肩背步枪,冒着清军的山炮及机枪的密集火力,向汉口冲杀。激战数昼夜,杀敌无数,狠狠地打击了敌军反扑的嚣张气焰。
武昌首义成功,革命军继续北上。清政府为了挽救残局,镇压起义军,由北方调集兵力数万,沿京汉线南下,司令部设在孝感肖家港车站。铁路沿线各重镇,都有清军扎营。
起义军为了摸清敌情,派遣数支侦察队,北上侦察情况。并要求在15日之内,提供清军布防图及相关情况。祖父张斌与王华平同时被召集到义军司令部,由侦察科刘科长(大悟人)布置任务。
古历九月下旬的一天早晨,张王二人结伴北上。从汉口坐手摇巡道车到达滠口。因滠口以北铁路路基已被义军毁掉,二人步行至祁家湾,分道北上。责任范围以铁路为界,路南由张斌负责。他们化装成算命先生,头戴圆顶帽褡,脑后蓄假长辫子,穿长袍,背褡裢,各自潜入敌人要塞。
祖父来到孝感县城,夜晚租宿乌蓬船,白天穿街走巷,查听敌情。当祖父在蓬船上绘制清军布防地图,行至文昌阁岸边时,被清兵发现,截住搜查。祖父迅急匿藏图纸。清兵没查出什么罪证,但又觉得形迹可疑,就把他带到县衙盘审。审问过程,不见破绽。最后在搜身时,发现假辫子。于是就认定为“革命军密探”,打入牢房。
曾祖父闻讯,焦急万分。求得亲朋借助,足足凑了两箩筐铜钱,挑到孝感城,托人情,请保证。斡旋数日,县长作良民“无罪释放”。但祖父在出狱时,面对牢头禁子破口大骂:满清政府腐败无能;末日已经到来。
清政府认为,张斌所言,纯属“革命党人的异端邪说”。就把他打入死牢。几天之后,被杀害于东门万人坑。
刑前,祖父仍大骂清政府不绝,高喊:老子过20年又是一条好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