辛亥革命前后的蒋作宾(3)

辛亥革命网 2010-08-14 00:00 来源:辛亥革命网 作者:蒋硕忠 查看:

辛亥革命,辛亥革命网,辛亥革命百年纪念,辛亥革命推翻了清政府,成立了南京临时政府,在1912年初,公布政府九部正副首长之时,有一位年仅28岁的湖北应城人最引人注目,他就是九部

 
蒋作宾首先在南京编练第八师,以陈之骥为师长,陈裕时、黄恺元为旅长,所有团、营以下干部如张华辅、李凌、袁华选等也都挑选革命党员担任。该师训练有素,装备齐全,渐成保卫南京临时政府重要力量,被日本人誉为“东亚模范师”,成了北洋军阀的眼中钉、肉中刺。同时,蒋又着手改编其他部队,使之符合巩固革命的要求。他还将流落在南京一带的保定军官学校的学生召集起来,成立南京军官学校,以培养民国之将才。至此“南京一点”已有了初步基础。随后,他立即赶赴武昌与黎元洪会面,陈述武汉的战略地位以及临时政府对贯彻“三点政策”的决心,请其多用革命党人,积极改练新军,并建议黎与南京政府密切联系,使赣、皖、苏、浙达成一线,以对付袁世凯的阴谋诡计,“武汉一点”开始起动。至于“北京一点”,由于不在南京临时政府势力范围之内,在临时政府存在的短短90余天中,虽无法起动,但已训练和准备了一批河北藉革命军事骨干,像陈之骥师长等人,一旦条件成熟,便可去创建新的革命党武装力量。
 
南北议和成功,清帝退位,孙中山为求共和把总统大位让给了袁世凯,不期后来中国陷入军阀统治和混战时期。蒋作宾为救国救民,完成民主革命理想,随后又参加了两次北伐,为打倒军阀,统一中国继续做了许多革命工作。
 
通过上述史实,不难看出:蒋作宾先生在辛亥革命前,他力主首都革命方略,打入清军高层,甘冒危险坚持进行地下工作,为实行首都革命做准备;武昌首义爆发,他为革命多方奔走,积极响应,支援义军,化解武昌之危;南京临时政府成立后,他建议和实施“三点政策”,为巩固革命政权而不懈努力。他以坚定的爱国革命精神、过人的胆识、才智和卓越的应变、治事能力,为辛亥革命作出了积极贡献,他被孙中山大总统任命为南京临时政府陆军部次长,是当之无愧的。
 
注释:
满清南北新军编制共36镇,每镇(相当现制师) 兵力为12500人,头领称统制;镇下辖协(相当现制旅),兵力为4000余人,头领称协统;协下辖标(相当现制团),兵力为2000余人,头领称标统。

 

 

参考文献:
1蒋作宾自传(1942年重庆印刷)
2张腾蛟著使於四方(蒋作宾传)近代中国出版社1984年12月(台湾)
2010年9月完稿
 
作者简介:蒋硕忠,蒋作宾之第八子,1939年生于重庆。北京大学化学系毕业,教授级高级工程师。现任长江水利委员会和长江科学院技术委员会委员,中国水利学会化学灌浆分会名誉主任。联系电话:027—82829733。
 
 标签: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合作支持 | 网站地图 | 网站律师 | 隐私条款 | 感谢表彰 |
2008-2025 武汉升华天下文化发展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鄂ICP备19017968号-1

鄂公网安备 4201850200407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