田桐:“有人格,有本能,人生则可自立”(3)
辛亥革命网 2011-09-28 00:00 来源:东方早报 作者:严希敏 查看:
笔枪墨炮中,革命党以《中兴日报》为阵地,与保皇党就“革命与立宪”的问题进行了长达两年的激烈论战。南洋群岛原先不明国内情况的侨胞们从论战中受到革命思想的熏陶,纷纷争读《中兴日报》。日销量达1000份以上。
历险《国光新闻》
田桐是一个思维很活跃的人,经过反复分析思考,他认为革命党起义失败的一个重要原因是地点都选择在远离京城的地方,而世界上一些革命成功的国家多半都在中央政府所在地发动起义,于是田桐决定北上实施“中央革命”。
到北京后,田桐通过在东京同办《二十世纪之支那》杂志的程家柽,认识了景定成、续西峰、井勿幕等革命同志,1911年8月,他们共同创办了《国光新闻》报。田桐担任主笔,每天不亦乐乎地采集编写,常常工作通宵达旦。
《国光新闻》以“倡导立宪、排斥官僚政治”宣传革命,成为同盟会在北京地区的言论机关,同时报社也是联系北方志士、策划“中央革命”的地方,革命党在这里为能推翻满清而等待起义时机。
袁世凯执政后开始实施专制独裁统治,田桐尖锐地针对他破坏《临时约法》,操纵控制内阁的种种事实进行口诛笔伐,《国光新闻》成为京城里抨击袁世凯政府最激烈的报纸之一。同时田桐又是《国风日报》的编辑,两报双管齐下像炸弹一样让老袁气急败坏,他心生一计,派田桐的旧友农商部次长张仲华带10万元的银票给田桐,进行收买贿赂。
田桐是一个敢作敢为的人,立即叫报社经理李基鸿拒收银票,义正词严地痛斥老袁的阴谋。袁世凯恼羞成怒,他派出杀手,预谋等田桐熟睡后朝他开枪,神不知鬼不觉地除掉这个眼中钉。当深夜田桐的房间传来枪声时,田桐正好还在报社工作没回家,奇迹再一次与他不期而遇。朋友们都劝告他小心防范,田桐却说:“死生有命,吾何惧焉!”
奋笔《民国》宣传革命
1913年3月,宋教仁不幸在上海遇刺。
田桐与宋教仁是武昌文普通中学的同学,他们志同道合,立志反清,为缔造共和,两人一同亡命天涯,奔走国事。田桐立即赶到上海向孙中山请战讨袁,并再次投笔从戎,与张汇韬一起率兵出征。但因寡不敌众而失利,再度避走日本。
这是革命运动跌入低谷的时期,大批革命党人流亡东京,不久孙中山先生也来到日本。
久经历练的孙中山没有悲观失望,他总结革命失败的经验教训,认为国民党软弱涣散、不服从指挥是失败的主要原因,因此提出把国民党改组为“中华革命党”。黄兴不同意孙中山坚持的入党规定:在入党誓约中提出“附从孙先生”,并加按指模。他认为这是一种专制独权的行为,在与孙中山发生了激烈的争论后悄然去了美国。田桐与黄兴是多年的莫逆之交,为黄兴的离开他感到非常遗憾。但在这场争论中,田桐一直拥护孙中山先生,成为孙中山的得力助手。
在孙中山先生指示下,田桐与陈其美、居正、胡汉民、杨庶堪、周应时等人成立筹备委员会,讨论组织机构、干部选举、党员大会等问题,为成立中华革命党总部作准备。
为进一步扩大革命宣传,在孙中山支持下《民国》杂志于1914年5月10日创刊,胡汉民任总编辑,田桐与朱执信、邵元冲、周瘦鹃、苏曼殊、戴季陶、廖仲恺等参加编撰工作。
田桐奋笔疾书,在《民国》第一期上发表文章《名誉论》,他从“名誉”的内涵与外延,深入地阐述了名誉与人格、道德的关系,强调革命党人“名誉”、“人格”的重要。他提出:“名誉过重之人,多不求之内而求之外,意志既失,主义无存,不能保其独立不羁之精神,必致背夫伦理道理之根本。斯个人思想之自由,被专求名誉之心所束缚而不能自解,为名誉所驱使之流弊,不免为他人无形之奴隶。”他还说:“有人格、有本能(此本能指道德才力言),则人生可以自立。誉者、褒者之来,不必喜;毁者、贬者之来,又何必惧!无人格、无本能,则人生不能自立,毁者、贬者之生,固属必至之事,即令誉者、褒者日至,我亦焉能自立而为人?”
他针对革命党中某些“知有名誉,不知有人格”的变节、动摇分子进行强烈的谴责,并大声疾呼:“人间所最重者节操,才能次之。有经久不变节操之人,即为国家社会所托命之人。” 在《民国》第三期上田桐继续撰文《品性论》,他从道德的特征、修养、价值等方面提出“其志望高尚,其本能崇贵,廉洁以居心,诚信以接物,忠实以任事”的品行标准,“性尚侠义,立志坚忍,临事果敢,遇艰难而不惧,经苦痛而不挠”的品性内涵,强调革命志士历练“品性”的必要。
1914年7月8日,中华革命党正式成立,田桐出任党务部副部长,参加本部领导工作,同时被委为湖北支部长。
《民国》杂志社不但是舆论机关,也是中华革命党人的活动中心。孙中山在这里经常与田桐、居正、胡汉民、陈英士等共同研讨,制定革命方略。
抱憾《太平杂志》
1928年田桐被选为国民政府立法委员,五十而知天命的他并未就任,却在岁月沉寂之处,在属于自己的一方天地中潜心学问。他以一生的经历与研究,综合古今中外盛衰兴亡之道,拟定提纲撰写著作《太平策》。
田桐还联络同志在上海创办《太平杂志》,张继任社长,田桐任主笔,章太炎为杂志封面题字。《太平杂志》的宗旨是“发挥三民主义,敷布五权宪法,收拾时局,永致太平”。同时《太平策》的各篇完成后在《太平杂志》上登载。遗憾的是《太平杂志》出版三期后因经费拮据而停刊,1930年7月2日,田桐抱憾离去。
(作者系田桐后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