缅怀祖父杨德麟 叔祖父杨毓麟兄弟

辛亥革命网 2011-06-14 00:00 来源:辛亥革命网 作者:杨道隆 杨玮 查看:

辛亥革命,辛亥革命网,辛亥革命百年纪念,今年是辛亥革命100周年纪念,亦是吾叔祖父杨毓麟殉国100周年;祖父杨德麟殉国97周年纪念。作为后人的我们,特书此文以表追思。 ,缅怀祖父杨

  今年是辛亥革命100周年纪念,亦是吾叔祖父杨毓麟殉国100周年;祖父杨德麟殉国97周年纪念。作为后人的我们,特书此文以表追思。

  祖父杨德麟,16岁为清郡庠生,没有参加科举考试。“勤学问,不屑屑于举业。”[1]

  他自幼研读经史地理古文,尤注重经世致用之学,且好学深思。于同治壬寅年(1902年)冬,受江西余氏之邀请,到其家教馆,带余氏子弟进京游学,兼任瞿鸿机家庭教师。1903年,回长沙,应明得学堂胡元倓先生之聘,在长沙明德、经正等学校任教,“和黄克强同主讲席”[2],向学生宣传反清的革命思想。

  1905年官费留学日本弘文学院,继入早稻田大学政治经济科就读。他“研习政法,大量翻译欧美名著,皆借他人名义出版发行。课后调查明治维新后的日本社会,眼界顿开,思想也因之大变”。1905年同盟会在日本成立,黄兴等力邀他加入同盟会,但他以“宗旨不合,未允参加”[1],他此时还倾向于改良。1906年他加入日知社;同年其二弟毓麟加入同盟会,兄弟二人虽政见有别,但他十分支持其二弟毓麟的革命活动。

  1907年2月他与留日友人杨度、陆鸿逵、胡元倓等人在日本东京组织宪政会、政闻社、宪政工会等组织。其“宗旨在于预备立宪进行之法,以期宪政之实行”,并提出以设立民选议院为立宪运动的中心目标。

  回国后他积极投入上书请愿活动,要求立宪,并赴东南各省游说,旋回京城创办《中央日报》社,任编辑,代表舆论,指责当局之腐败无能,鼓吹君主立宪和地方自治。曾著“筹蒙芻议”一书,对边疆蒙古的危机深表关切,提出经营蒙古、保卫蒙古的真知灼见。此书被奉天(即现在的沈阳)的民政使张元奇推崇备至。张在奉天设立全省的地方自治筹备处,盛邀德麟公到奉天主持此事。

  祖父杨德麟在奉天三年,创办《自治旬报》,亲往奉天各县考察,痛切指出政府弊窦,宣传地方自治主张。

  1908年他加入南社,是著名的南社成员,写有很多著作,可惜大多毁于“二次革命”的战火之中。

  1909年,清朝廷宣布“预备立宪,维新图治”,湖南咨议局多次邀请祖父,希望他加入咨议局。1910年祖父回到长沙,对湘省立宪提出很多建议,但当局只是敷衍塞责,没有行动,他便愤而辞湘,仍归奉天。积极组织国会请愿运动。他希望通过和平请愿等合法斗争,迫使清政府实行民主强国。

  1911年4月,清廷“皇族内阁”组成,暴露“预备立宪”原属骗局,这给他极大的刺激,他陷入徬徨苦闷之中。不久,其弟毓麟(即叔祖父杨守仁)在英蹈海殉国,他悲痛欲绝,转而力主反清革命,“以继弟志”。

  同年八月,武昌起义爆发,他赴石家庄联络日知社同志蓝天蔚、第六镇统标吴禄贞与张绍曾等共图大举,谋断京津、京汉两路,夹击北京,实行“中央革命”。不料,吴禄贞被袁世凯派人刺杀,“德麟仅以身免”,行动失败。后与蓝天蔚潜走上海,筹划北伐事宜。南北和议后任南京留守府秘书。由于此时临时政府财政奇绌,祖父与黄兴发动“国民捐”,以救中央政府燃眉之急;还曾代表黄兴出席“政见商榷会”。

  南京留守府撤消后,于民国一年(1912年)九月,由宋教仁派回湖南,担任国民党演说员,复任国民党湖南支部长。以国民党总部发言人身份公开演说,宣传宋教仁的“责任内阁”和“政党政治”主张。积极支持以宋教仁为代表的资产阶级政治家通过合法斗争重新掌握政权,以对抗袁世凯的专制独裁。其演说稿“国民党演说员杨德麟稿”后由国民党湖南支部出版发行,影响颇大。

  民国二年(1913年)三月,他出任湖南省财政司司长兼民政司司长。在任三月,他“整理度支,不苟取民间一文,清末湘省水患频仍,下游多成泽国。德麟至是注重堤工。春间贷款修筑,秋收取谷储积。游民得以工作,淤土变为膏胰[1]。湖南财政收支相抵后尚有结余,能有钱粮支持中央,支援他省。“各省之拥护中央,救济邻省,未有如湖南者也。”[3]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合作支持 | 网站地图 | 网站律师 | 隐私条款 | 感谢表彰 | 在线投稿
2008-2021 武汉升华天下文化发展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鄂ICP备19017968号-1

鄂公网安备 4201850200407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