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曾祖——辛亥将领革命烈士江来甫(2)

辛亥革命网 2011-06-03 00:00 来源:辛亥革命网 作者:江传建 查看:

辛亥革命,辛亥革命网,辛亥革命百年纪念,曾祖父江来甫,江苏淮安楚州人,南洋讲武堂毕业后由三十三标标统著名革命党首领赵生引荐,加入了孙中山先生领导的同盟会,从此走上民主

  林考虑当时南京未下,不能分兵,仅派臧在新第四支队去淮。该部人枪不足一千,成份复杂,擅自搜抄清朝官吏家室,一时兵匪难分,以致人心惶惶。林述庆“以来甫淮籍”、“熟民情”,呈请孙大元帅批准“特编号混成营”,由江来甫“率以返里”。江来甫到淮后,制止了臧部下属的不法行为,对臧部复仇主义的倾向,遂善意劝阻。有一次臧部抄得前直隶总督杨士骧家(淮安南门更楼东,现市袜厂)朝服马蹄袖貂套子三十六件,黄金、白银若干两。江来甫劝其将衣物交还原主,黄金、白银点清数目后,由原主自愿(混成营会同臧部派人护送)亲往南京捐献助饷。淮人称赞“来甫慈厚忠勇,有古儒将风”。

  两淮既定,江来甫升任北伐军第一混成协协统(相当于师长),率部与中路皖军柏烈武部会师,挺进颖州(今安徽阜阳)。我曾祖父仍被派为前敌指挥。当时颍州由倪嗣冲劲旅把守,江部在颖州四十里铺,发现倪部据守颖州,前卫即发起猛攻,敌顽强抵抗。虽敌之炮骑较我为多,但我士气旺盛,攻势凌厉,战斗异常激烈,战士们浴血奋战。江来甫亲临阵地,身先士卒,决心当夜拿下四十里铺,作为攻城据点。他手持望远镜观察战况,指挥部队从两翼包抄。敌人发现目标,集中射击,江来甫身中数弹壮烈牺牲。此时敌人气焰嚣张,倪嗣冲派一队兵士夺得江来甫遗体。尤其更为残酷的是敌人竟将其首级割下,悬于阵地前示众,以显清廷淫威。全军官佐士兵见之无不失声痛哭。幸得皖军一个整旅援兵及时赶到,抄入敌后猛攻,并在已占领的四十里铺东端高地炮轰敌指挥部,与江部配合作战,打退了敌人,强占了四十里铺,攻下了颖州。我军卢慈佛团长将我曾祖父江来甫尸体觅到,又在一棵大树上找到首级。这时我祖父江承训(号琴荪,时为敢死队队员)从敢死队赶来,亲自缝好装殓。目睹如此惨烈的情景,真是肝肠寸断。“来甫待军士如子弟,严而有恩,及时军士呈泣,如丧父兄”。曾祖父江来甫以辛亥夏正十二月十一日颍州就义,年仅三十四岁。

  毛乃庸日:“来甫慈厚忠勇,有古儒将风。其战死颖州,年仅三十四耳,未得尽其才智,以显于功业,惜哉!”

  我曾祖父生前常说:“完成北伐,推翻帝制,实现民主共和,才算得上是孙中山先生革命事业之信徒。”其志未遂而其身先殒。之后,师部命令我祖父奉灵柩回原籍,并派师部副官长彭笑潮(原副支队长,在临淮关调升师部)帮同照料。灵柩进入淮安县城时,由各公团公祭追悼,并将其生前所配的指挥刀及南部式木盒手枪陈放于灵堂。曾祖父江来甫遗体与曾祖母王氏合葬于淮安板闸镇篆香楼祖茔之侧。

  1912年1月29日,辛亥革命志士江来甫把一腔热血洒在淮北大地上。消息传来,中华民国临时政府陆军总长黄兴极为悲痛,下令在烈士江来甫的故乡淮安建祠纪念,并亲笔题写“江来甫烈士专祠”七个大字。陆军部还特为颁发书有“追赠陆军中将江来甫烈士之灵”牌位,由专人护送至淮,供奉在南门外准提寺内,供人们瞻仰祭祀。由于年深日久,迭经战乱,江来甫专祠、墓地均已被毁,1984年,经淮安人民政府同意在墓地旧址建立纪念碑,并将“辛亥革命烈士江来甫纪念碑”列为淮安市文物保护单位。供人们瞻仰。

  如今的中国大地一派欣欣向荣的景象,工业、农业、文化、科学、经济等各领域都有飞跃的发展,社会和谐,人民安康。随着我国经济社会的和谐持续发展,我们的家乡淮安也发生了巨大变化,呈现在人们眼前的是和谐、文明、生态、繁荣的淮安。辛亥革命烈士江来甫纪念碑周围现已建成了一望无垠的生态林园,四周种植了草坪、树木,不远处建有一人工湖。纪念碑坐落在风景优美的环境中。

  曾祖父江来甫英灵有知,当含笑于九泉!

  注释:

  引文见:邹鲁:《中国国民党史稿·革命先烈先进传》。

江来甫重孙:江传建于贵阳

二0一一年五月

  相关文章:

  回忆父亲江来甫烈士

  我的父亲:辛亥英雄江琴荪

 标签: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合作支持 | 网站地图 | 网站律师 | 隐私条款 | 感谢表彰 |
2008-2025 武汉升华天下文化发展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鄂ICP备19017968号-1

鄂公网安备 4201850200407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