辛亥革命前后的方觉慧先生(3)

辛亥革命网 2011-05-24 00:00 来源:蕲春文化研究 作者:方定一 查看:

辛亥革命,辛亥革命网,辛亥革命百年纪念,方觉慧号子樵,湖北省蕲春县人,毕业归国后,即秘密组织革命团体。辛亥起义后,任都督署参议兼《中华民国公报》编辑、《震旦报》经理兼

  辛亥年间黄花岗起义失败,孙中山远在海外,而黄克强、田桐、宋教仁等与湖北革命界关系深切的同盟会领袖,也都远离湖北,而当地的领导人如刘公(字仲文)、蒋翊武、孙武、詹大悲等不是坐牢,便是逃亡。然而当时情势紧张,虽经居正、杨玉如到上海分别访谈谭人凤、宋教仁、陈其美,又函香港的黄兴报告湖北近事,颇有一触即发之势,并电美洲孙中山,皆以黄花岗死难惨重,为要保全革命精华为由,主张武汉暂缓发动,待孙武制弹受伤党员名单暴露,并造成了刘尧澄、彭楚藩、杨洪胜三烈士被捕慷慨成仁。革命党人被迫起义,一举成功,在这未有充分准备,又是群龙无首的状况下,只有强逼黎元洪出面安定民心,这一革命空隙给了满清政客趁机钻入革命阵营的机会,留下了以后军阀割据,内战频繁,民不聊生的局面。

  中华民国初期

  一九一二年中华民国成立,元月一日孙中山先生就任临时大总统于南京,黎元洪被选为副总统,同盟会改组成为国民党,当时武汉同盟会党人推张樾、子樵先生筹办日报,在汉口英租界怡园后街,定名《震旦民报》,张任总经理与总编辑,子樵先生任副总经理与副总编辑,经费由兵站总部筹出,时任兵站长为邢伯谦,何亚新为副站长,国民党湖北支部长为刘公,总干事为胡秉柯,子樵先生负责机要,一切密电本均由管辖。次年二月国会选举,宛思演与子樵先生赴黄州办理国会议员选举,震旦民报交由吴月波代行,三月间宋教仁先生自北京抵汉口转黄州,为国民党候选人助选,田桐、吴昆、石瑛、詹大悲、宛思演,与子樵先生在江岸组织群众欢迎,并召集各县代表演说。三月十七日子樵先生接获北京党部密电,得知袁世凯已派人前往上海刺杀宋教仁先生,次日又来急电敦嘱防范,田、石及先生再三劝宋先生暂留黄州,改期赴沪,宋答以“人总有一死,生死应得其时”。众人未再挽留,并欢送上船经南京改乘火车前往上海。三月二十日,宋教仁先生果然不幸在上海车站遇刺,二日后逝世,孙中山先生闻噩讯急于廿五日自日本返沪,筹备讨袁计划,这正中了宋先生的死得其时的谶语,促成国民党的田桐、吴昆与石瑛都当选了国会议员,占了黄州区五席的三席,而全国参众两院国民党党员也均过半数,这与宋先生之被刺有很大的影响。

  策筹反袁活动

  同年四月田梓琴先生电《震旦民报》,促子樵先生赴北京接替田先生在京津地区所负的工作,筹划反袁,《震旦民报》则由宛思演先生继续负责。先生四月廿六日抵达北京后,田先生即将当时国民党北京总部的国光新闻社造册交予子樵先生,并登报声明,又将他在京津的各种关系及联络管道,有公开的也有秘密的全部介绍给子樵先生,交待完成后,梓琴先生就离开北京,赶往上海去参加孙中山先生的全国讨袁策划事宜。

  当时北京的京畿总稽查长王天纵(字旭九),与子樵先生关系非常友善,愤恨袁世凯刺杀宋教仁先生的不义行为,愿与子樵先生合作共谋杀袁,并捐国光新闻社三千元及五千元作为京津地区活动费用,指定他的心腹稽查长蓝剑豪负责联络与开销。当时袁世凯之拱卫军,多为帮会中人,同情革命党,子樵先生与其下级军官以袁不同的名义将炸弹藏于花盆之中,存放袁世凯府中,待孙中山先生反袁策划成熟,一次炸死袁世凯。

  六月廿三日,田梓琴先生电召子樵先生赴上海会报京津地区布置状况,七月二日梓琴先生带领子樵先生面见总理孙中山先生,报告京津军队与政治活动情形。总理亲口指示,待革命军占领武汉后,北方即由王天纵发动讨袁,至于其衔头名称令其自订,事后再由总理任命公布。数日后黄克强先生在愚园召集各方面负责人会议,子樵先生代表京津地区参与会议并报告了京津地区的形势,七月九日先生经南京武汉乘火车返回北京,七月十二日李烈钧在江西宣布独立,发表檄文声讨袁世凯,廿日蓝稽查长奉王天纵之命,预警次日清晨之前警总将来突袭搜查,嘱盼有所准备,并在日本人开设的山本医院预订一房。当晚先生立即召集全体在社人员紧急会议,命所有非正式员工立刻疏散,并销毁所有密件,若有武器亦须带离报社。当时上海总部派来的查光佛先生亦在坐请他立刻返回上海,散会后赶赴山本医院,蓝稽查长已在等候,安排住院检查身体。次日大批军警果至,搜查不出任何证据,却将印刷机器捣毁,先生与蓝剑豪商议,聘请国会议员兼律师石润金提出诉讼,结果由袁政府赔偿三千元。八月三日王天纵约子樵先生相见告以时局紧张,嘱应早日离京并问何日可以成行,先生答以天雨衣服未干,决定后日下午四时乘车赴天津。王氏离开后,子樵先生即与通日文的友人往日本领事馆探听消息,却发现孙中山反袁军占有的南京已被袁军攻陷,当晚召集同志命各自分别走避,先生也于当晚改乘京奉路北上经营口搭船去上海。

 标签: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合作支持 | 网站地图 | 网站律师 | 隐私条款 | 感谢表彰 |
2008-2025 武汉升华天下文化发展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鄂ICP备19017968号-1

鄂公网安备 4201850200407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