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忆父亲杨鹤龄

辛亥革命网 2013-09-04 00:00 来源:中山政协 作者:中山政协 查看:

辛亥革命,辛亥革命网,辛亥革命百年纪念,父亲杨鹤龄是广东省中山市翠亨村人,与孙中山先生、陆皓东烈士是同乡好友,三家相距不远,且是年龄相伯仲的总角交,从小玩在一起。三人

  父亲杨鹤龄是广东省中山市翠亨村人,与孙中山先生、陆皓东烈士是同乡好友,三家相距不远,且是年龄相伯仲的总角交,从小玩在一起。三人之中父亲与陆皓东同庚,孙中山先生年长两岁。他们童年时代正值太平天国失败不久,听到人们讲述洪杨革命故事,对洪秀全的英雄行为,幼小心灵燃起无限向往的火苗。

  一八七八年孙中山先生随母赴檀香山读书,接受西方新兴资产阶级教育,我父则随祖父在港澳读书。一八八二年,我父又到广州算学馆读书,以寻求新思想、新科学。在算学馆里,我父与尤烈有同窗之雅,两人从而结成莫逆之交。一八八六年孙中山先生回到广州进美国基督教长老会主办的广州博济医院附设南华医学堂读书,就在这时,我父与孙中山先生久别重逢,倍感亲切,因均具新思想,所以他们谈论起来非常投契,彼此间的友谊远远地超过童年时代的感情。

  尤列亦于此时认识孙中山先生,课余假日,彼此互访,各抒怀抱,情同手足,形影不离,天天谈论革命。翌年秋,孙中山先生又转学到香港西医书院,结交了陈少白,朝夕议论时政。在此期间,我父与尤烈每旬必从广州赴港一次与孙中山先生秘密会商大计,为了方便结纳同志,秘密集会,我父把祖父开设的店铺(香港中环歌赋街八号)“杨耀记”独辟一楼,为友朋聚谈歇息之所,时孙中山先生在香港、澳门鼓吹革命,常往来于“杨耀记”,藉以为进行革命活动联络点,香港政府为保存孙中山先生在港活动的遗迹,现在该址外墙上,钉有一大型鹅蛋形红底银字牌匾,以铜合金铸造,上面分别用中、英文对照,左英右中写着:“孙中山先生乃中华民国之开创者及首任总统,曾于一八八七年至一八九二年间与爱国志士在本址楼宇内举行多次会议”。关于此事,其后尤列在香港答记者问时,特别提及,时为一九三五年,尤列八秩开一寿辰,原国民党军政人员在香港油麻地吴淞街大观酒楼举行宴会,为尤氏祝寿,记者事前趋尤氏寓所采访,偶睹壁上悬挂一陈旧照片,则少年时之孙中山先生赫然在内,乃向尤氏叩询该照片来历。尤说:“此照片系距今四十八年前即光绪十四年九月初六日,又即西历一八八八年十月十日摄于香港杨鹤龄之私寓,当时孙中山先生、陈少白、杨鹤龄暨兄弟一共四人,正从事于革命工作,特合摄此照片,以示坚决,后立者为关心焉先生,对于革命事业之进行亦多所襄助。当时孙中山先生在香港雅丽氏医院读书,杨鹤龄先生在广州算学馆读书与余为同学,余则早杨先生一期毕业,被派出舆图局为测绘生,至陈先生原系在港中经商,于翌年入雅丽氏医院攻读,当时孙中山先生在港方计划工作进行,余则在广州查探官中消息及藉测绘工作,以密察各方形势,每旬必与杨先生赴港秘密会商一切。”

  孙中山先生的自传,《孙文学说》卷一第八章“有志竟成”其中的一段,对这一时期的鼓吹革命活动,亦有明确透彻的记述:“予在广州学医甫一年,闻香港有英文医校开设,予以其学课较优,而地较自由,可以鼓吹革命,故投香港学校肆业,数年之间,每于学课余暇,皆致力革命之鼓吹,常往来于香港、澳门之间,大放厥辞,无所忌讳,时闻而附和者,在香港只陈少白、尤少?、杨鹤龄三人,而上海归客,则陆皓东而已,若其他交游,闻吾言者,不以为大逆不道而避之,则以为中风病狂相视也,予与陈、尤、杨三人,常住香港,昕夕往还,所谈者莫不为革命之言论,所怀者莫不为革命之思想,所研究者莫不为革命之问题,四人相依甚密,非谈革命则无以为欢,数年如一日,故港澳间之戚友交游,皆呼予等为‘四大寇’,此为予革命言论之时代也”。

  从孙中山先生这一段话,就可以知道孙、陈、尤、杨“四大寇”,在革命初期的密切关系,然而革命的真理,初期不特未为人所认识,所接受,所支持,所同情,所理解,反而受人讽刺,不敢与之交谈结友,深感认识革命真理之不易。他们四人竟志同道合,意气相投,胆敢在一起聚谈反清抱负,抨击朝政,倡言革命,提出“勿敬朝廷”等口号,所以这四个金兰兄弟,被很多人视为可怕的危险人物,所以港、澳间的亲友皆呼之为“四大寇”,而他们四人亦居之不辞,可见“四大寇”并非寇,实为中国革命之元勋也,后来我父还把家族堂名,命名为“杨四寇堂”,以四寇堂老主人自称。“四大寇”的形成,最初滥觞于孙中山先生与我父的总角之交,后来几乎同一时期,孙中山在香港结交陈少白,我父在广州结交尤列,彼此同以抨击朝政,畅谈革命为快,四人相投相依,志同道合,交往、越来越密切,终乃缔成坚强的核心,在革命发轫时期,最初给这个坚强的核心提供物质基础,使其得以存在,得以发展,我父尽了不少力量。孙中山先生出身于贫苦农民家庭,虽赖大可提携完成学业,但赤手空拳,初在港澳地区未有社会基础,我父首先把自己的家“杨耀记”提供为结纳同志,鼓砍革命活动的“总部”,其次是一八九二年,孙中山先生毕业医校后,悬壶于澳门,在澳门筹借款项开创中西药店,须找借款担保还银人,当时我的七姑丈(即杨鹤龄的七妹夫)吴节薇是澳门的豪富,通过我父介绍和极力说项,我姑丈吴节薇终于同意了作担保还银人,从而使孙中山先生在澳门大街的中西药店得以开设。孙中山先生所立的借据是这样写的:

  揭本生息赠药单立领揭银人孙逸仙,缘逸仙订议在澳门大街开创中西药店一间,需银寄办西国药料,今托吴节薇兄担保揭到镜湖医院药局本银二千大元七二兑重一千四百四十两正,言明每百元每月行息一元算,其息仍托逸仙代办西药赠送,逸仙自愿赠医,不受谢步,此本银限用五年为期,到期如数清还或过期不测无力填还,担保吴节薇兄自愿填足,毋得异论,欲后有凭,立明揭银单一纸当众签名,担保人亦的笔签名交与镜湖医院药局收执存据。

  担保还银人:吴节薇

  知见人:黎晓生、曹渭泉、张侦伯
      黎若彭、阮建堂、宋子衡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合作支持 | 网站地图 | 网站律师 | 隐私条款 | 感谢表彰 | 在线投稿
2008-2021 武汉升华天下文化发展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鄂ICP备19017968号-1

鄂公网安备 4201850200407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