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社诗人林之夏与柳亚子的诗文交往

辛亥革命网 2018-10-24 10:45 来源:吴江通 作者:林有成 查看:

笔者是南社诗人林之夏的侄子,(先父林之茂系之夏的从弟和连襟),对其生平略知一、二,特作《南社诗人林之夏与柳亚子的诗文交往》一文,以资纪念并飨广大读者。

  笔者是南社诗人林之夏的侄子,(先父林之茂系之夏的从弟和连襟),对其生平略知一、二,特作《南社诗人林之夏与柳亚子的诗文交往》一文,以资纪念并飨广大读者。

  一、南社诗人林之夏

  林之夏(1877.10.8~1947.5.28),本名知夏,字凉生,亮生、弃儒生,笔名秋叶,福建闽县(今福州市郊区)城门乡人。清光绪二十八年(1902)入福建武备学堂本科第一期学习,三十一年(1905)以优异成绩毕业,即应江宁(南京)新军第九镇统制徐绍桢之召,往任参谋,参与规划该镇创建工作,不久升任第三十四标标统(相当团长)。与部属林述庆(营长)柏文蔚(排长)均同盟会会员,1911年11月7日,与林述庆发动镇江起义成功。为攻克江宁(南京),亲临前线,激战七昼夜攻占紫金山天堡城。江宁光复后,孙中山先生称:“镇江响应与有旋乾转坤之力,而此役之中策动、运筹帷幄及亲临前线者,之夏与其弟知渊等人是也。”[1]在推翻清王朝的战场上和秘密工作中林之夏曾出生入死,做出了重要贡献。在他遗诗中有:“费尽心肝呕尽血,大罗天上看神州”句。[2]

  (一)参加南社第一次苏州雅集,是南社发起人之一。

  林之夏擅诗词、书法,是福州名家。因出于对推翻满清王朝、建立民主共和国的执着追求,虽长柳亚子9岁,但“同声相应,同气相求”,共同的革命追求,共同的诗词情趣,使他们成了“莫逆之交”。南社者,“谓钟仪操南音,不忘本也。”无所顾忌地点明南社的反清宗旨,[3]1909年11月13日,南社于苏州虎丘张国维(东阳)祠举行首次工作雅集,出席社员有:陈去病、柳亚子、朱锡梁、庞树柏、陈陶遗、沈砺、俞剑华、冯平、赵正平、林蛎、朱少屏、诸宗元、林之夏、景耀月、胡颖之、黄滨虹、蔡守等17人,其中前14人为同盟会会员。来宾2人:张采甄、张志让。[4]这是南社的第一次雅集,与会的17人都成为南社的发起人,并宣布南社正式成立。

  另外,除了林之夏是南社的发起人之一外,他还动员他的继配夫人陈贞慧参加南社。柳亚子誉其夫人为“女中豪杰”,有《贞慧诗草》刊行。

  (二)林之夏在南社发表过大量的诗、词书信。

  1.林之夏在《南社丛刻》中的第九集的《诗录》上,发表了《过史道邻墓》,诗曰:“绸缪未雨方为力,筹饷筹兵事已非。坐守维扬穷地利,分兵瓜步缓戎机。斜阳黄土梅花岭,芳草长江燕子矶。拼得督师好身手,英雄长使泪沾衣。”该诗以明末清初名将史可法为例,描写辛亥革命前后一批革命志士前赴后继的英雄气概。据历史记载史可法号道邻(1601—1645)明末河南祥符(今开封)人,字宪之,崇祯进士。初任西安府推官,因镇压农民起义,职迁右佥都御史,在安庆、池州等地堵截农民军,升任南兵部尚书。崇祯17年(1644),李自成灭明朝,他在南京拥立福王(弘光帝),加大学士,称史阁部。因马士英等不愿他当国,以督师为名,使守扬州,清多尔衮致书诱降,却之,坚守孤城。清军南下,扬州城破后自杀未死,为清军所执,不屈被杀。扬州人民在城外梅花岭筑衣冠冢,以为纪念。有《史忠正公集》。[5]

  2.林之夏在《南社丛刻第二十三集、第二十四集未刊稿》中共有二百六十九首诗。

  8月5日,笔者正在撰写此文时,手头数据不多,得悉林则徐纪念馆官桂铨馆长收藏有《南社丛刻第二十三集、第二十四集未刊稿》一书,笔者立即借来,获得林之夏的269首诗,均在二十四集中。其中一首《从弟知灿自桐庐惠诗、次韵答之》系林之夏答先父知灿(字之茂)的诗。之茂与之夏系连襟又是从兄弟。诗曰:“三十功名好自求,故园华屋怆山丘。应教贼畏程南节,不愿人称马少游。隔水相思惊节序,举家作病重羁愁。芭蕉风雨梧桐日,一样天涯枕上秋。”[6]

  3.《与柳亚子书》是林、柳经常有书信交往的明证。

  《与柳亚子书》是林之夏写给柳亚子的复信,我推测可能是阳历1912年5月20日(阴历壬子年四月四日)写的:“亚子无恙,读来书审足下长袖善舞。沧海横流,果得一无偏倚之舆论,以为砥柱,收功当不少也。诗境愈进,迫似龚定庵,而声调过之。弟心思日恶,强吹细响,终不叶律,辄中止,因无以报。闽僻处,山水尚幽秀。足下懒归故乡,得闲不如过我。海云万迭,春树如荠,临颖不胜惆怅。

  弟林之夏四月四日”

  全信被刊登在《南社丛刻》中《文选》第13页上。可以证明林、柳经常有书信交往,谈及的问题,十分广泛。

  二、柳亚子的二、三事

  (一)柳亚子为林之夏的爱情诗集——《画眉禅外集》写了《序》(未发表)

  林之夏十一岁时,父林述庵殁,城门乡族人,以之夏托孤给林纾(琴南·畏庐)并寄居继母林郑氏在福州西门卧湖桥娘家中,继母家中有女(继母的侄女,舅舅的女儿)“××绝色也,与生为中表兄妹,两小无猜,长益相善,形影不离者数载”。“……生乃从林畏庐先生于台江,修帖括词章之学,越数年,青一衿,外氏于是乃挽生课女,及女之弟妹。绮疏临水、花木环之。生与女读书其间,晨夕相对者,历五寒暑。女能诗,雅好音乐,生无俚时,辄以丝竹相慰,女家故盛。”[7]正如林在《画眉禅上卷》第一首诗《花朝》中写道:“愿望终头未易偿,恩情刻骨哪能忘,素筝浊酒春无赖,壁月琼花夜未央,梦寝温馨同命鸟,起居灵感返魂香,借将美满酬佳节,人世何因有断肠?”[8]但是林之夏六岁,父亲举孝廉时,即与邻贾黄××的女儿订了婚约,到十一岁时父殁“黄贾梅婚、倡言休约”“格于林畏庐之议而止”。[9]他和表妹是结合不了的,表妹因此得病,不治而逝,使之夏抱恨终生。如在《一年》诗中写道:“今日难将昔日忘,一年长似百年强;离人无可如何夜,花景当帘月上床。”[10]林之夏早年有革命报国的抱负,但他也不是“不食人间烟火”的人,他也有丰富的感情生活。如他在《梦见杂记》诗中写道:“少翁无术玉成烟,欲扬心如百丈牵,悔不起居询死后,误将语笑当生前”。[11]

  柳亚子于1923年六月三日。为之写了《画眉禅序》。他除了对之夏的处境十分同情、体贴外,还于《序》的最后提出希望:“余愿弃儒生布其恨史、公诸雅林,以警天下为人父母者勿缘挚爱之私,转操刃以杀其子女,则神州大陆庶几有瘳,抑是追慰女士于地下矣。”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合作支持 | 网站地图 | 网站律师 | 隐私条款 | 感谢表彰 | 在线投稿
2008-2021 武汉升华天下文化发展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鄂ICP备19017968号-1

鄂公网安备 4201850200407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