终生不渝的信从者——黄克强先生与先父李根源(2)

辛亥革命网 2016-09-05 09:58 来源:辛亥革命网 作者:李希泌 查看:

黄克强(兴)先生是辛亥革命主要领导人之一。他和先父李根源有深厚的交情。先父既是他的亲密战友,又是他始终不渝的信从者。

  反袁之国民党人,继孙、黄两先生之后,相继亡命来到东京。痛定思痛,大家检讨过去的失误并筹謀善后之方。孙中山先生把失败的原因,归咎于党员不听他的话,并且认为黄克强先生应负更大的责任,因此,他主张改弦更张,把国民党改组为中华革命党,改组以后,规定党员入党时,要写誓约,打指印,表明愿意牺牲一切,服从孙总理的命令。当时一般首义有功的国民党人,尤其是在首义时作过高级将领的,他们都认为写誓约、打指印的做法,有失身份,不肯附和。陈其美等人虽四处奔走撮合,但仍有一些国民党员不愿加入。黄克强先生原想通过胡汉民与汪精卫劝说孙中山先生改变这种做法,胡汪答复道:孙先生对此做法异常坚决,他们无能为力。黄既不能劝说孙中山先生改变做法,因此,他本人决定不参加中华革命党。先父也没有参加,先父在其所著《雪生年录,民国二年中》有一段关于另组中华革命党的纪载,照录如下:

  孙、黄两先生意见多龃龉。孙先生以国民党有惰性,分子复杂,已不能用,主另组党,定名中华革命党。入党者绝对服从,盖手印、宣誓,否则不认其为党员。黄先生主仍用旧党,加以整理,力求扩充。陈英士(其美)、杨沧白(庶堪)、戴天仇(传贤)主张孙先生说;李协和(烈钧)、柏烈武(文蔚)、熊锦帆(克武)、钮惕生(永建)、田梓琴(桐)、周道腴(震麟)、张溥泉(继)、谭石屏(人凤)、白楚香(逾桓)、冷禦秋(遹)、程颂云(潜)、方韵松(声涛)主黄先生说,胡汉民、居觉生(正)则主调剂。余奔走其间,力求两先生意见一致,无效,故终未加入中华革命党。

  黄克强先生既未加入中华革命党,他不愿在东京长此相持下去,使同志间的意见日愈加深,为亲者所痛而为仇者所快。他决定离开日本,远适欧美。1914年夏,他启程先赴美国,他的夫人以及李书城等随行。不久欧战爆发,8月25日,日本对德宣战,欧事严重。聚集在东京的一部分未加入中华革命党的国民党人,遂以研究欧事为题,相约组织欧事研究会,商讨当前时局及应付之方针。参加欧事研究会的,据先父《雪生年录》所记,有黄兴、李烈钧、熊克武、钮永建、章梓、冷遹、林虎、程潜、程子楷、陈强、李执中、彭允彝、殷汝骊、陈炯明、邹鲁、徐傅霖、陈独秀、章勤士、欧阳振声、李肇甫、但懋辛、余际唐、方声涛、耿毅、俞应麓、彭程万、龚振鹏、李书城、张孝准、谷钟秀、张耀曾、杨永泰、韩玉辰、张炽章、文群、钟才宏、沈钧儒、王侃、王源翰、王九龄、易梅丞、张声焕、周子贤,殷汝耕、金兆楼、蒋举清、杨源溶、伍毓瑞、余惟谦、张惟圣、陈鸿钧、李明杨、卓人机、周扬亚、李述膺、赵世钰、李为纶、赵正平、李恨源等一百余人。这时,黄克强先生还在美国,他们将组织欧事研究会之事函告他,并要求他列名,盖会员隐然以他为首领也。

  次年,青岛战事告终。日本乘列强撕杀方酣,无暇顾及东亚之机,向袁世凯提出欲亡我国之二十一条。欧事研究会同人议决通电全国反对。他们向国人表示,为了举国一致反对日本无理的要求起见,即时停止反袁行动,以便袁世凯专心对外,维持国权。电文为章士剑所撰,由黄克强先生领衔,先父殿后。此乃欧事研究会首次向全国表示对内对外态度的公开文件。

  黄克强先生对先父的著述,也十分关注。1914年,先父辑成《中华民国宪法史案》,内容分制宪、干宪、宪阴、宪祸,攘宪等五章。此为论述我国宪法史之第一部书稿,黄克强先生出资千元印二千册。解放后,北京书肆尚有此书流传。

  诀别的一席话

  当黄克强先生到达美国费城时,忽患胃溃疡,吐血数升,不得已在费城作较长时间的休养。1915年年底,云南出现了讨袁的新局面。云南都督唐继尧在蔡锷、李烈钧等相继到滇后,宣布护国讨袁,编组护国军两个军,由蔡锷与李烈钧分任护国军第一、二军总司令。第一军出四川,第二军出广西。护国军第一军以破竹之势,克沪州与纳溪。袁世凯曾于12月12日悍然下令称帝,但在举国讨袁与反对帝制的压力下,过了83天的皇帝瘾,于1916年3月21日被迫取消帝制,仍为总统,先父在日本看到国内讨袁形势的新发展,于1915年10月早稻田大学第二学年考试毕,偕程潜等先后归国,加入反袁的行列。1916年5月1日,在广东肇庆成立两广都司令部,岑春煊任都司令,梁启超与先父分任正副部参谋。嗣通电成立护国运动的统一领导机构一一军务院。唐继尧与岑春煊分任正副抚军长,并由岑春煊兼代抚军长,蔡锷等五人任抚军。

  窃国大盗袁世凯多行不义,众叛亲离,愤郁成疾,于1916年6月6日一命呜呼。7日,黎元洪依法继任大总统。

  黄克强先生鉴于国内讨袁形势的新高潮,加之国内同志的催促,他子1916年5月9日从美国来到日本东京,准备回国。他到东京后,发表劝告袁世凯退位与致全国各界一致讨袁等电文。孙中山先生闻悉他已到东京,子5月20日写信给他,欢迎他到沪一行,共商进行各事。函中写道:“兄与弟有十余年最深关系之历史,未尝有一日相迕之感情。弟知兄爱我助我,无殊曩日”。披沥肺腑,表现了他与黄克强的革命友情。孙黄的友谊,虽有一时的挫折,但在反袁的旗帜下,友好一如往昔,不存丝毫芥蒂。

  1916年7月14日军务院因黎元洪已依法继任大总统,宣告撤销。29日,先父被任命为陕西省长。时黄克强先生已由东京回到上 海,因应接繁忙,过于疲劳,胃溃疡宿疾复发。但他带病照常会客,商谈国事,病情加剧,至10月10日胃血管破裂,吐血数盂。先父闻黄克强先生病情严重,心急如焚。适黎元洪迭电催他晋京。他遂先到上海探视黄克强先生之疾。黄克强先生扶病与先父谈美国情形与欧洲战局。他说:“将来列强无非愁惨之国,皆文明进步之恶果也。中国要翻身,脱却列强拘束,即在此举”。

  又说;“黎宋卿(元洪)太懦弱,段祺瑞、徐树铮专为北洋派谋,不象拿得起者,拿全国不起,则统一无望。内政无从言,对外更无从言。余病亟,恐不起,奈何!”次日,先父又偕章士钊往探病。黄克强对先父与章士钊说:外交一席,少川(唐绍仪)既辞,可找伍秩老(伍秩庸名朝枢)或王亮畴(宠惠)。秩老耳重,非梯云(伍廷芳)往助不可。钮惕生(永建)主对德宣战,目前舍加入无他法也。当先父向他告别时,他列举四事,嘱托先父:

  (一)胡经武(瑛)无志节,可恨可怜,闻很穷,吾辈尚念旧交,顾持其生活。

  (二)谭石屏(人风)营钝初(宋教仁)墓,未完工,应有人负责。

  (三)协和(李烈钧)队伍要到饿饭地步,须向黄陂(黎元洪)切实妥筹。

  (四)国会应注意立法,法立而肆治有依据,只问政治,则政治愈纷乱而不可收拾。

  至31日,黄克强先生病逝,享年43岁。先父在《雪生年录》中纪云:“三十一日,克强先生殁于上海,丧国无良,失党重心,能不恸哉!

  生死交情

  1917年4月15日,国葬黄克强、蔡松坡两先生于长沙岳麓山。先父时任陕西省长,刻墓铭二石,遣代表刘赓年赴湘会葬。1 937年7月,抗日战争爆发。11月,日寇陷苏州先父率全家辗转到了长沙。几天后,先父即率全家专程到岳麓山祭奠黄、蔡两先生墓,时寇祸日深,先父祭黄、蔡两先生墓时,感慨万端,赋七古一首,以志悲愤。诗文云:

  岳麓来祭黄蔡墓,满腹烦忧相煎触。今日天丁已去半,那不放声向公哭。两公魂魄尚有灵,披发大荒拯吾族。倭奴逐兮故土复,是余小子馨香祝。猛忆江户同盟中,尚有星台(陈云革)与达峰(焦迟峰),呼童酹酒奠高空,浏水堕泪真英雄。陈公节概尤峻崇,《猛回头》与《警世钟》,祭罢下山去匆匆,麓山寺访北海踪(指李一邕书麓山寺碑)。未细摩挲天欲雪,湘江浪打满船风。

  先父生前曾对我说,他生平视为领导者,孙中山先生、黄克强先生、与黎宋卿(元洪)总统也;以师友相交者,章太炎先生也。由此可见先父对黄克强先生是非常崇敬的。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合作支持 | 网站地图 | 网站律师 | 隐私条款 | 感谢表彰 | 在线投稿
2008-2021 武汉升华天下文化发展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鄂ICP备19017968号-1

鄂公网安备 4201850200407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