父亲田桓在中山先生身边的最后日子
辛亥革命网 2015-03-16 09:21 来源:辛亥革命网 作者:田伯炎 查看:
南北沟通 谋求统一
一九二四年,中山先生把国民党改组以后,就宣布了联俄、联共扶助农工三政策,且想用和平方式来统一中国。他找到谢违涵做代表找人去说服当时的军阀吴佩孚。谢违涵见到吴佩孚的时候,谈话之间谢就将来意说出,并且将中山先生的着作送给吴佩孚,吴说这里不是传教的地方,同时吴的脸色就变得很严肃,就把那些书随手丢到茶几的底下。谢见他神色不对,心中非常生气,只好回到广州复命,这个时候,父亲田桓与谢是同住一起,父亲说:“你怎么回报中山先生呢?”谢说:“我只好老老实实源源本本一字不差的回答先生。”于是谢就真实地报告先生了。先生说:“吴佩孚一向刚愎自用,到现在还不觉悟,好罢,我决心北伐。”
在这时,段祺瑞预备派许世英做专使来广州与先生接洽,中山先生回电表示欢迎。不久,许世英就同段祺瑞的武官黄侗忱到达了广州,广州的文武长官都到码头去欢迎,当时父亲田桓同柏文蔚是负责接待的,因父亲是许世英的老朋友,而许又是柏文蔚的盟兄。许世英他们广州停留了几天,广州方面就用花车送他到韶关,在车上护送的除卫队外,还有湘军总司令谭延闿,财政部长廖仲恺一共有四十多个文武长官,那天晚上父亲同仲恺先生同睡在一个车厢,父亲以廖先生年令长过和方便方面让他睡下铺,他坚持要上铺,因上面有灯,便于看书写字,父亲这才知道廖是个很用功并善于学习的人。
中山先生此次和许世英会谈非常圆满,事后许世英同父亲谈到此次见到孙大元帅真是高兴极了,他老人家多么诚恳、多么谦虚,这样事体就好办了,我回去要好好报告段执政,过些时我到北京迎接你们。许世英临走的时候,中山先生很隆重地为他送行。
中山先生所以这样做的原因,就是要亲自去北京,要实现他所接受的中国共产党提出的召开国民会议的主张。
停云画社 联络据点
中山先生在争取和平统一的同时,也为北伐作充份准备。父亲认为自己不便随军打仗,留守在广州无多大意义,于是到韶关晋见先生:先生说,“你怎么又来了?”父亲说:“先生正在布置北伐,向江西进军。我们与江西督办方本仁有默契,我军出发,方必让路,湖南方面也有把握,会师武汉。兄长田桐还有不少旧部在湖北,来个里应外合,所以来向先生请示”。先生说:“汉口方面有居正他们在那里,他们会布置的。你在此地住几天,我会约你再来谈谈。”过了几天,先生派人送来一张派令,委任父为“长江下游军事特派员”,并约其去面谈。对此父亲觉得很奇怪:“素来是做党务工的,现在怎么要我去搞军事”?先生说:“你是搞文艺的,我想叫你回到上海去,在文艺界多做些工作,如书画家、演员、新闻记者等都可以联络。但你不能露自己的身份,也不能说明我们的目的,要做到水到渠成,尽在言中。这个意思你懂不懂?”父亲说:“先生的意思,我完全理解。”
父亲临走时,先生说“一路慎重,到上海后告知同志们我身体很好”。父亲到上海后,把先生的指示告诉了张静江和田桐(我的伯父)。他们捐笔钱恢复了“停云书画社”,从此就以这个社为据点,与各方联系,对北伐战争起到了很大作用。
北上停沪 冷遇英使
是年十月,冯玉祥先生发动“北京政变”,并通电请中山先生北上商讨和主持解决时局问题。中山先生致电冯玉样等人等人并表示“拟即日北上”。11月13日中山先生乘船北上,发表宣言,主张废除不平等条约,召开国民会议,“以谋中国之统一与建设”。
十七日上午,春洋丸邮船平安到吴淞口外,中午船停泊于法租界外滩码头。到码头欢迎的有居正、于右任、谢持、戴传贤、邵力子等及上海各界群众约两万人,其中有外国友人与中国群众一起高呼口号,欢迎中山先生。“停云书画社”也组成一队,参加欢迎的有姚虞琴、蔡公时、谭泽阁等三十八人。欢迎结束后,有几个学生仍高喊“打倒帝国主义”等口号。此时,法捕房三道头赶至出面干涉,并将学生手中所执的青天白日旗及标语牌、横幅等夺去。先生得悉此事,极为愤怒,说:“上海是中国领土,中国享有一切权利,决不容许帝国主义干涉。”当即叫人打电话给巡捕房提出交涉。对方不得不将夺去物品一一送还,并表示歉意。
父亲虽然不在环龙路44号办公。但孙中山先生仍命他在他那里值日,并去见他。大约在18日,下午有一个英国的代办来见先生,父亲就把他招待到客厅里坐,并将其名片交给先生,先生看了,就声色俱厉地说:“英帝国主义派来的人我不见 ”。父亲问:“那么我怎么回复他呢?”先生说:“你既叫他进来,你就应该赶他出去。”当时父亲的状态很尴尬。不到一会儿的功夫,中山先生送客下楼,这个英国人看得清清楚楚,但是中山先生,毫不理睬他,气昂昂地仍然上楼去了,英国人认为先生太不礼貌,就咆哮而去。晚上,父亲问先生:“你准备坐什么船去天津?”他说,“你说这话,是什么意思?老实告诉你,我不坐英国船。”
果然,到了二十二日,他便乘日轮“上海丸”,绕道去天津。跟随先生同行的,除夫人外,有李烈钧、戴传贤、黄昌糓等。那天欢送的有居正、谢持、于右任等一百多人,父亲也在送行之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