辛亥革命时期女性政治角色的生成(3)

辛亥革命网 2011-03-19 00:00 来源: 作者:蒋美华 查看:

辛亥革命,辛亥革命网,辛亥革命百年纪念, 一、角色期待:“女国民”——投身革命,辛亥革命时期女性政治角色的生成,

    以上种种言论充分显示出,先进的知识分子对女性政治角色的期待,比之戊戌维新时只强调女子的“强国保种”义务大大前进了一步。这种对女性参与革命斗争并获取参政权的双熏期待,正是女性政治角色生成的两个密不呵分的主题,并切实地引导女性进行这方面的角色扮演。

  二、角色扮演:从军参政尽显风流

  1.革命斗争中的女性政治角色

  辛亥革命时期,女性身肩反帝反封的双重任务,女性的革命斗争主要围绕这两条交织的战线展开。这里有资产阶级革命派领导的女性革命斗争,也有女性自发的革命斗争;有中、上层知识女性的参战,也有下层农妇和女工的抗争;有国内女性的不屈奋斗,也有海外女留学生的遥相呼应;有激进派的女性直接参加革命斗争,也不乏温和派的女性以其他形式援助革命斗争;有女性革命社团的纷纷涌现,也有女子军的首次亮相;有辛亥革命前的女性战斗风姿,也有辛亥革命后女性政治斗争的延续……所有这一切便构成了革命斗争中女性政治角色的内涵。我们首先来看一下以反帝为主要内容的女性政治角色的风貌。

    1901年,中国爆发了反抗沙俄妄图霸占我困东北的拒俄运动。上海爱国人士在张园集会,力主拒俄。青年女子薛锦琴慨然提出,“今日救急之法,当上下合为一气,以困家事为己身之事”,并要求撤换谈判大臣(见《蒋氏演说》,<中外日报》)1901-0 3-27)。1903年4月30日,上海务本、爱国诸女校学生参加了千人大会,使拒俄运动走向高潮。此时,在东京“留日女学生闻饿事急。学生编成义勇队,亦开会商议协助”。她们“决意从军北征,军中看护死伤事”(见《留学记录》,《湖北学生界》1903年第4期)。1904年1月21日,上海宗孟女学还创立了“对俄同志女会”,入会者近200人,以郑素伊、陈琬衍、童同雪为总议长。上海、东京的女子拒俄运动初显了女性的政治觉醒。

    1905年4月反美拒约运动逐步在全国展开。上海、江苏、浙江、广东一些女性投入了这场爱国运动。1905年7月,上海女性有百余人集会,商讨反美办法。广东女界则决议当年中秋节一律不买用美国面粉制成的月饼等。她们还向各厂女工宣传,并参与出版了《拒约报》,从而使反美情结凝于女界心中(见丁又《1905年广东反美运动》,《近代史资料》1958年第5期)。

    1905年后,女界又活跃于各地的保路运动中。为反对清政府变相出卖路权的行径,以上海为中心的江浙两省女界开展了集会演讲、集资认股、组织团体、通电请愿等系列活动。1907年,上海女界保路会和女国民拒款公会宣布成立,带领江浙女界进行“拒绝外款,力保主权”的斗争(见《神州日报》1907-11-09)。可以说,江浙女界为沪杭甬铁路收回商办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合作支持 | 网站地图 | 网站律师 | 隐私条款 | 感谢表彰 | 在线投稿
2008-2021 武汉升华天下文化发展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鄂ICP备19017968号-1

鄂公网安备 4201850200407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