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天下’’思潮与中国20世纪历史(2)

辛亥革命网 2011-03-18 00:00 来源: 作者:焦亚葳 张光成 韩新保 查看:

辛亥革命,辛亥革命网,辛亥革命百年纪念, 自有人类历史以来,其社会制度无非公有、私有相应。人类的社会意识亦莫非‘公’、“私”。作,“公天下’’思潮与中国20世纪历史,

    (1)“公天下’运行的第三时期:改革开放后对“公天下”认识的深化和正确形式的追寻。

    人们常常是从具体实践的角度来看改革开放以来的实践。但事实上。它却是自有人类历史以来公与私、公有与私有矛盾的一次大综合、大辩证。明末思想家黄宗羲曾提出理想的社会标准是天下至公,“向各得其私、各得其禾旷,[2J(“历疆))J。以这样的社会公平观念来看改革开放前的社会状况:一方面是国有企业垄断了生产资料,使其使用率极为低下;另一方面,人民群众的温饱问题又不能真正解决。因此。这还不能算真公。同样。以这样的社会公平观念来看改革开放以来的实践这正是以天下大公——国有的生产资料以某种科学的形式,如承包制、股份制使其真正有效使用,以实现普天下大众之利益,它所体现的正是社会之大公。这是对假公的破除与解构,是为全国十亿人民真正能够欣然接受的公。有人说改革开放是中国的私有化运动。错,准确地说,这其实是公的辩证运动是20世纪以来‘公天下”思想在实践中走向具体化、国情化和正确理解的过程。

二、‘‘公天下”之于20世纪的历史必然性。

    可以说。中国的20纪就是‘公天下’思潮主导的世纪。从1日民主主义到新民主主义。从社会主义改造到改革开放。可以说都有是某种形式的“公”在其中运行。从孙中山到毛泽东。从毛泽东到邓小平,在某种意义上可以说都是‘公天下’的实行者。那么,20世纪‘公天下’的历史必然性又在哪里呢?

    首先,既然是民主革命与社会主义革命,又如何可以不以‘‘从,’行之:民主革命。推翻君主专制,不就是一种张民权、行共和、反对家天下的政治的‘公’吗?而社会主义革命,从政治革命到经济革命,从经济革命到社会革命,当然是“公’。

    本世纪中国之所以发生这两次革命,是因为面临

着关乎民族存亡的大问题。在世界进入工业化的背景下,中华民族如何不被列强瓜分融入世界从而占有一席之地,这是具有数千年文明、四亿人口、两千年来一直是亚洲文明中心的中国不断思考的问题。因此,救亡成了中国近代史上最重要的任务。这一方面决定了中国要‘师夷之长技以制夷”[林则徐】、“中体西用’[张之洞)、“全盘现代化’以走向世界另一方面,从清廷有民族自尊心的大臣到洋务派,从维新变法到孙中山的辛亥革命。再到无产阶级领导的民主革命,都无不是在世界工业化的过程中。谋图以一个有尊严的民族而进入于世界民族之中,使中华民族以独立平等的资格卓立于世界民族之林。这就是近现代史上一浪高过一浪的政治、社会运动。使越来越深广的民族力量得到社会动员的基本原因。“天下一家,中国一人。”这进一步加深了中华文明的独特色彩,也为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提供了历史的依据。

    事实上中国近代化的实质是由解构与重构的双向过程构成的。其解构,我们在上文清末社会性运动的方向中已经做了考察。而重构,孙中山在辛亥革命的基础上推出的是‘民国’:“国家由人民共有,政治由人民共管,利益由人民共享。”他认为,“只有人民对国家无所不‘共’,才是孔子希望的大同世界。而毛泽东领导的无产阶级革命,农村包围城市,建立人民共和国。其实行政治、经济的公和共。就更是自然的了。历史证明,只有“公天下”——实行民主主义、社会主义,才能完成历史的重任:由古代社会进入近现代社会。

    “公天下’在中国20世纪的运行是奇特的。但是它又不是纯粹人为的。而是历史悠久的文化理念与烈烈时代思潮相接之产物,是历史的因缘际会造成的真实的历史现实。那种把20世纪的中国看做‘乌托邦’、“社会实验’的观点是不科学的,不负责任的。而从19世纪与20世纪的对比,我们也不难看到,“公天下’在中国20世纪的进步是不容抹杀的。

    第一,中国人民空前的觉醒、觉悟应当说是20世纪最伟大的成就之一。没有它,可以说就没有上述历史任务的完成。从社会基部涌发出的社会革命,除旧布r,使腐朽了的社会重新焕发生机,使饱受屈辱的中华民族重新焕发出民族伟力,重新树立起民族自尊心与自信心,这是20世纪中华民族重新立于世界民族之林的一个基本前提。“天下者。我们的天下。国家者,我们的国家。”而这正是“天下非一人之天下也,天下之天下也”[3J(馈公)))这一古老中国文化观念的活生生的历史演绎。

    第二,中国20世纪‘公天下”思潮。是中国由古代社会跨入近现代社会的基本推动力量。正是由于这一力量。才斩断了两千年封建专制毒裔,而使古老的中国与世界潮流相融会。

    第三,完成了辛亥革命、社会主义革命,在中国实行了先进的社会制度,从而为中国的夏兴提供了可能。20世纪中国的民主革命,不容否定。同样,实现社会革-与世界最先进潮流马克思主义、社会主义之未来遥接从而在中国建立社会主义制度同样是20世纪一项不容否认的成就。前瞻21世纪的中国,她不可能以儒家中国的面目立于世界,也不可能以资本主义中国的面目立于世界。她仍将以超乎资本主义文化的社会主义中国的面目立于世界潮流之中。而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相当意义上可以说是‘公天下’观念的历史果实。

    毋庸置疑的是。20世纪使中华民族自立于世界民族之林。“公”的优越性发挥的结果就是:公使社会表现出人人的积极性,表现出整个社会的积极性。在这—基础上,其社会建设的成就是有目共睹的:经济实力、科技能力、综合国力。都足以让世界刮目。在20世纪中国人民已经成为恢复了民族自信心的十二亿中国人民。在扣世纪也诞生了一个强大的足以领导中华民族前进的政党和政府。在加世纪中国各方面、各领域建设的成就虽未能最优,但新【日对比它也是划时代的。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合作支持 | 网站地图 | 网站律师 | 隐私条款 | 感谢表彰 | 在线投稿
2008-2021 武汉升华天下文化发展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鄂ICP备19017968号-1

鄂公网安备 4201850200407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