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辛亥革命至1 927年报刊思想启蒙诉求
辛亥革命网 2011-03-17 00:00 来源: 作者:田中阳 查看:
百年报刊民主话语言说主题众多,但归纳起来不外乎是两条基本线索:一条是针对封建统治者的专制而发的,一条是针对‘愚民”、‘‘庸众’韵愚昧落后而发的。前者主要体现为反对专制统治,建立民主的政治制度的政治诉求,后者则主要表现为传播民主、自由、平等思想的启蒙诉求。这两方面的话语诉求就体现在对历史‘周期率””’的百年突围中。而从辛亥革命至1927年这一阶段的报刊话语,作为中国一个从传统向现代转化的尤为艰难复杂、且沧海桑田的巨变时期的心声言表,则最深刻地展示了这两条言说主线。
从辛亥革命到1927年国民党取得全国性政权,是百年报刊民主话语言说最充分也是其变数最大的时期。其政治诉求主要体现在捍卫共和、民主立宪、反对专制统治等焦点问题上。辛亥革命开创了亚洲的第一个资本主义民主共和国,孙中山称这是‘我国有史以来所未有之变局,吾民破天荒之创举也”。1912年3月8日由参议院通过了具有资产阶级共和国宪法性质的《中华民国临时约法》。《约法》附予人民以民主、自由、平等的权利,规定:‘呻华民国之主权属于国民全体”,“中华民国人民一律平等。’等等,同时,明确了政治体制的三权分立原则和责任内阁制度。但袁世凯篡取民国政权之后,对(约法)及资产阶级民主共和制度,则千方百计进行破坏颠覆,暗杀宋教仁,并于1914年1月下令解散国会,5月废除《约法》,最后走上复辟帝制的道路。由此时一直到1927年蒋介石建立独裁统治为止,捍卫共和,民主立宪,反对专制统治成为汹涌澎湃的历史潮流;五四运动以后,社会主义民主思想得到广泛传播,成为与之并驾齐驱的历史潮流;它们在此一时期的报刊话语中得到充分的表达。民国初年的报刊,在‘喊与维新’的时代潮流面前,都表示赞成共和,拥护民主,自认为是“四万万众共有之言论机关”(民立报》1912一02。1"。袁世凯刚刚显现出篡权的野心,报刊就开始‘讨袁”,揭他的老底。《申报》连续发表《袁世凯》、傅论袁世凯游文章,直言说:“袁世凯者,世人以为于中国极有关系之人,其实非也。袁世凯者,无学无识之人也,无胆量之人也,其得享有今日之名者,特时会之侥幸耳。何则?试观彼戊戌之事及庚子以后至光绪末年之诸多动作可以信我言矣。”‘“申报91911。11。24)‘袁世凯之才识,不过一至寻常之庸人,而又全无学问,不讲气节,唯循势利之道以趋。适因戊戌之事,得宠于荣禄清太后而势位日固。因势利日固而得握兵权,因得握兵权而逐得握饷权,有兵有饷而人遂群趋骛之。故其奔走于门下者皆势利之徒,而无信义之士也。信义之士,彼方锄灭之不暇,而能与于彼相容哉?不能容信义之士而能容共和民主与彼所谓君主立宪哉?盖袁世凯之心,非特以为共和民主,今日之中国,断无此事,即君主立宪云云,亦不过因现在时势所趋,用此粉饰以瞒一时之人心耳。其实如彼之意,以为非实行专制万不可也。其所以有此根性之故,其一为彼身出累代官家之后,从幼已种专制之根苗,入世以后,又日在官途,专制之毒质,蟠固既深,断不能铲拔,因此以己之见,度人之见,谓中国人非专制不可也。其二为彼所用之人,前后左右悉为利禄之徒,为利禄故,招之即来,麾之即去。而利禄之原,厥唯专制,专制之法,行之既经得手,遂误定为中国之人,悉是如此,不如此者,不足以治中国矣。有此二故,故专制二字实与袁世凯三字相连。袁世凯而不死,则中国之专制总无或已之时。呜呼!清廷之立宪,伪立宪也,然而亦伪专制,故破灭之也尚易。若袁世凯得志,则伪立宪而真专制矣,国民其速计之。”‘《申报》1911—11。25’在袁世凯还在与辛亥革命的革命党人就国家最高权力讨价还价之时,就有此种舆论出现,实与辛亥革命发生后国内的新闻言论自由的环境相关。由此直到袁世凯称帝失败而死去,骂袁、讨袁之声一直不断,可以说,袁世凯是在国人的唾骂声中失败的,在国人的唾骂声中死去的,而“唾骂’就是当时报刊对专制的一种话语言说方式。上述《申报》“唾骂’还是在南京临时政府成立之前,就对袁的本质把握到如此准确而深刻的程度,而且对袁世凯后面逆历史潮流而动的趋向洞若观火,使我们不能不赞叹时人的眼力和言论自由、思想自由对历史的积极进步的影响。
与骂袁、讨袁、声讨专制的话语相伴而存的,是捍卫共和与捍卫民主宪法的话语,这构成一个完整的政治思想体系。当时中国的进步报刊都以这两个言说基点为据,构成一个民主话语的舆论之海。我们选几则言论,以观当时报刊话语的真相和真精神。《申报》的《民国之真精神泻道:‘民国之真精神,即民主政治之真精神也。民主政治之真精神,即政治之责任非仅自政府负之,人民亦共负之也。”国制定宪法之商榷写道:‘链来欲以子L子为国教定入宪法之说,行见复活……国家对于宗教,抱中立主义信教自由),为近世立法上一大原则,诚以宗教上之信仰原为各个人良心(思想)上之作用,实际上绝对不能强同,倘与宪法上规定国教,实摧残人类自由之大者也。”‘原夫人有思想自由(此思想为适法之思想),乃有言论自由,著作自由,刊行自由,营业自由,与夫集会结社等之由(法国法学博士狄骥先生,以刊行集会等自由,皆根原于言论自由,言论自由则根原于思想自由,兹特推演之),使立法者,于思想自由而加以制限,是人之根本自由已被动摇,他项自由,即难保其不受波及,受波及则自由之价值已失,其结果直等于无自由。”《民国日报》的微倒共和先赦帝孽》写道:‘如帝孽可赦,是帝孽无罪也;帝孽无罪,是袁世凯尤无罪也;袁世凯无罪,是罪在讨袁世凯者也:罪在讨袁世凯者,是帝孽之赦免。非赦免其罪,乃申雪其冤也。帝孽之冤应雪,是讨袁者之罪必讨也。呜呼!今国民如睡鼓中……国民固睡在鼓中,帝孽则正眼光啖啖,有如恶蟒。”《晨钟》发表《言论自由与不党卜文说:‘言论自由为国民权利之一,宪政国之所同也。帝制铲除,共和复建,国民之言论自由权,今日已完全恢复。然议论喧殛,旨意庞杂,仍蹈元二年之陈迹,则失言论自由之本旨矣。”‘瀑钟’”《每周评论》发表《甚么叫做‘国民制宪”卜文说:“我的意思,以为法律的毁造,应当依法律的手续办理。不要把现在又看作洪宪皇帝时代硬去假造民意,以遂自己的思谋。若不问是猫是狗,是鳌是鳖,开起门来制造那鬼鬼祟祟的计划,拿出去硬叫做民意,你说民意两个字冤不冤呀?”每周评论31919一01—12’晰青年溉高举科学大旗,也高举民主的大旗,但《新青年》的民主话语诉求主要表现为一种思想启蒙诉求,政治诉求篇什不多,然一发声则不同凡响。陈独秀在馓康有为致总统总理书>中指出:“康先生电请政府拜子尊教,南北报纸无一赞同者:国合主张删除宪法中尊孔条文,内务部取消拜跪礼节,南北报纸无一反对者。”新青年1篇2卷第2号’在《复辟与尊孔》-文中他又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