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辛亥革命时期知识女性的政治觉醒(3)

辛亥革命网 2011-03-17 00:00 来源: 作者:陈文联,刘 翔 查看:

辛亥革命,辛亥革命网,辛亥革命百年纪念, 辛亥革命时期,在欧风美雨的催化下,中国的女权运动,论辛亥革命时期知识女性的政治觉醒,

 

划、组织起义,而且主持秘密机关,担任掩护、联络等任务,筹措经费,制造弹药,运送武器,为推翻封建帝制做出了积极贡献。同时,在全国各地还先后成立了以女学生为骨干的“女子北伐队”、“女国民军”、“女子敢死队”、“女子经武练习队”以及“赤十字会”等组织,以奔赴前线,服务战地。在后方,一些女子组织了“女子后援会”、“女界协赞会”、“劝募手工御寒品会”、“女子募饷团”等团体,筹捐募饷,以利后援。知识妇女群投身革命,共赴国难的爱国情结受到了孙中山的高度肯认:“女界多才,其入同盟会奔走国事百折不回者,已与各省志士媲美。至若勇敢从戎,同仇北伐,或投身赤十字会,不辞艰险;或慷慨助饷,鼓吹舆论,振起国民精神,更彰彰在入耳目。”此论委实不过。结团体,争权利,启动近代参政生活,是辛亥知识女性政治觉醒的第三方面。

    辛亥知识妇女已开始形成了集群意识。她们认为,结团体不仅是女子求自立、求解放之途径,而且实为“爱国之始基”,团体愈夯实,国家愈巩固。在她们看来,时至今日,外国列强之所以肆无忌惮地凌辱中国,神州大地之所以疮痍满目,究萁原因,实乃“我国人无团结心之故”。“无团体则无公义,无怪乎茫茫数千年,如奴隶,如散沙,极人生之苦趣,虽有英才,无以自拔,以致于今日也”[14]。只有上下连为一气,男女同心一致,坚持团体,才能御外侮,图补救,雪洗国耻。基此,先进女性号召女同胞“急结成一完备坚固之团体”,冲决网罗,投身到民主革命和妇女解放的洪流之中。“合群”思想的提出,表明妇女政治意识的日渐成熟。

    基于这种“合群”的心理认知,辛亥知识女性在辛亥革命前共组织了40余个妇女团体,这些团体许多是应革命的需要而产生的,政治色彩很浓。诸如共爱会、赤十字、对俄同志女会、国耻会、爱国社、女子国民会、四川女子保路同志会、江浙女拒款会等女子社团,大都是在反对帝国主义侵略和反对满清斗争的烽火中诞生的,与政治运动密切相关,其强烈的反帝反封色彩,不言自明。即使那些宣传妇女解放的团体,也没有脱离拯救民族危亡的形势。如,女子进行社的宗旨标明:“扩充慈善,消除依赖,养成自立,以期担任国家之责任。”[15]不仅倡导争女权,更强调女子的国民意识,显示出该社团的政治意义。

    辛亥革命后,先进女性的政治意识与时俱增。她们深信,专制既已铲除,争取公民地位便是居全国公民之半的妇女求得自身解放的“第一步事业”。于是,她们纷纷联络同志,组织各种妇女参政团体,争取“同参国政”的权利。其中影响较大的有:林宗素等人组建的女子参政同志会,该组织以“普及女子之政治常识,养成女子之政治力量,期得国民完全参政权”为目的:以吴木兰为会长的女子同盟会,它“以助民国促进共和,发达女权参预改事为宗旨”;唐群英等人在南京成立的“女子参政同盟会”,以“男女平等,实行参政”为宗旨,成为当时女子参政运动的领导核心。她们的参政活动主要表现在以下几点:

    第一,谒见总统,要求女子参政权。民国成立伊始,女子参政同志会公推林宗素为代表,前往南京谒见孙中山,“要求承认女子完全参政权”,得到孙中山的“面允”,并同意将会见情形登报宣布。这对女界鼓舞很大。然而,中华民国联合会以女子参政“应必待于众论”为由横加反对,致使孙中山登报声明:  “某女子来见,不过个人闲谈。”女子参政活动一开始就受阻,但是,参政活动并未因此而“自馁”。

    第二,苦心请愿,争取法律上的“男女平等”地位。南京临时政府成立后,为确保男女平等的原则在临时约法中得到体现,以唐群英为首的余位女界代表联合上书请愿,要求“于宪法正文之内,订明无论男女一律平等,均有选举权及被选举权”,或者“于本国人民一语,申明包括男女而言,另以正式公文宣布以为女子有参政权之证据”。然而,临时政府于3月1 1日公布的约法却只字未提男女平等、妇女参政。为了争取将男女平等权写进宪法,唐群英等人采取了一系列请愿行动,甚至在请愿中与参议院卫士发生冲突,直至孙中山出画斡旋,才使这次请愿暂告平息。

    第三,联袂北上,要求确定女子选举权。民国临时政府迁往北京后,女子参政同盟会也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合作支持 | 网站地图 | 网站律师 | 隐私条款 | 感谢表彰 | 在线投稿
2008-2021 武汉升华天下文化发展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鄂ICP备19017968号-1

鄂公网安备 4201850200407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