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袖清风、正气一身,黄埔忠臣李学坤传(3)(3)
辛亥革命网 2012-12-14 00:00 来源:辛亥革命网 作者:李学坤口述,于茗整理 查看:
李学坤在汉口三人小组工作期间,国共双方发生了很多事情。其中,让他至今都记忆犹深的是在红安县的河口镇发生的故事,这件事,令他心中国民党的形象第一次发生了改变,也是他以后背叛国民党的原因之一。总之,这件事和后来发生的几件事,让他的命运发生了转折。红安县的河口曾是国共双方的拉锯站和争夺站。那是1946年二月的一天,汉口三人小组在那里开会,经过一上午的会议辨论直到中午都没有结果,而且,三方的态度都不太友好。
中午吃饭前,李学坤在小镇外散步,碰到了十几个老年农民在那里气愤地谈论着什么。为了弄明事情的真相,李学坤走上前去,和他们交谈起来。
那几个农民一看到李学坤穿着国民党的军服,身上还垮着一把手枪,马上就散伙躲开他了。
这样一来,奇怪就像个小小的乒乓球在李学坤心里跳个不停,使他更想弄明白自己分明没做什么对他们不利的事,这些农民为什么对他这么不友好,竟会像防贼一样防着他。迫于这一疑问的驱使,他拦住了一个农民的去路,想问问他到底发生了什么。
“滚开,你们这群国民党的兵,没有一个好东西。”说着,就撸胳膊挽袖子,要和他动起手来。
李学坤先向他敬了个礼,接着有礼貌地说:“这位老伯请息怒,不知我们国民党军队犯了什么错误,竟会让您老生这么大的气?”
“哼,说了又能怎样,你和他们是一伙的,还不是向着他们。”这时,那个老农民就像一直前进的皮球突然遇到了障碍物,被反弹回去一般,把头扭向了一边,一副不爱搭理李学坤的样子。
“老伯,你看我这身衣服,我是国民党的军官参谋,只要是我说的话,我们邓为仁少将一般都会听的。”说着,李学坤用手指着自己身上的那套军服,让他们看。
“国民党的军官又多什么,刚才和我们动手的就是你们的一个军官,不要拿你们的军官来压我们,我们只是老百姓,可惹不起。”
“爹,看这位参谋可能和他们真不一样,否则他不会有耐心听咱讲话的。”旁边的那个年轻人也是一身农民打扮,用毛巾包着头,穿着一身补丁连着补丁的衣服。听他和这位老农民说话的内容好像是他儿子,只见他走过来说:“要不咱们就和他说一说,没准他真能帮咱们解决的。”
“说就说,看他那高昴着头的样子,估计也不是什么好东西。”那个老农民拿出一支烟袋锅,吸了几口,才开口说:“刚才我们在地里播种,你们军队的一个营长走过来要水喝,我只是没倒开手去舀水,说了句:‘水就在那里,你自己去喝。’他一听,就开始骂起来了:‘放你娘的狗屁,你没长眼睛啊,老子一个堂堂的国民党的营长,竟然让老子自己去动手舀水。让你们这群老农民给老子端水,那是老子看得起你知道吗?你别不识相。'我气不过,就说了几句:‘同样是人民军队,国民党和共产党就是不一样。别看你是一个小小的营长,你就可以和我们颐指气使地说话。就是伍司令自己本人不但不会让我们干这干那,还会主动帮我们老百姓干活。’他一听,就生气地给了我一脚,把我踹在地上,还说‘少拿我们和那帮该死的臭八路比。’我儿子气不过,就和他们打了起来。这时,正好被从这路过的伍司令的战士们看见。看见你们国民党欺负老百姓,伍司令的战士们就过来打算教训那个营长一下。于是双方就动起手来。你们那个营长一看伍司令的战士多,他们空手打不过,就拿出枪来,对着天空放两颗子弹,并打伤了一个共产党的战士。这就是你们国民党干的好事。”
“这是真的吗?”身为国民党的上尉参谋,李学坤并不相信他亲耳所听到的。
“哼!我就知道你不能相信我说的话。”说着,那个老农民和他的儿子转身就走了。
李学坤愣在那里,半天没有反映过来,直到那对农民走了很远,他才慢慢地回过神来,对那对远去的农民说:“老伯,我会向我们邓少将反映这件事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