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辛亥革命的政治现代化意蕴(3)

辛亥革命网 2011-03-30 00:00 来源:甘肃社会科学 作者:任军利; 王新华 查看:

辛亥革命,辛亥革命网,辛亥革命百年纪念, 中国的政治现代化若从戊戌变法算起到新中国诞生前,,论辛亥革命的政治现代化意蕴,

   三、辛亥革命后中国政治现代化的实践与思考

    政治现代化是一个含义十分丰富的多重概念,不同的学者有着不同的理解。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这一概念的内涵和外延也在扩展、延伸,但有一点是可以肯定的,政治现代化是相对于传统政治而言的,其中政治的民主化、制度化和法制化是现代政治的显著标志。辛亥革命第一次成功地实现了国家政权由封建专制向资产阶级民主共和转变,不仅把自戊戌变法以来的制度变革推向了高潮,而且孙中山领导的南京临时政府在存在不到3个月的时间里,孜孜以求用现代政治理念来架构政治体系,着手于国家的各项政治制度建设,并力图纳入法制化轨道。我们不能苛求辛亥革命应该带来什么,而是要看到辛亥革命带来了什么,至少它为未来政治发展营造了一个新的发展框架和发展空间,这就是辛亥革命留给我们的宝贵政治遗产。自辛亥革命后,中国政权几经更迭,政治舞台的潮起潮落,无不体现着中国政治由传统向现代转变的历史震荡,这正印证了美国学者亨廷顿在研究发展中国家现代化时的一句名言:“现代性带来稳定,现代化引起动乱。”

    辛亥革命后,中国在政治现代化道路上一波三折,先是经过了北洋政府时期,这是中国政治发展史上最黑暗的时期,专制取代了民主,独裁排斥了自由,军阀政治代替了政党政治,中国政坛光怪陆离,由此引发了史无前例的新文化运动。新文化运动的目的就是要用“民主”与“科学”两面旗帜改变中国政治上、道德上、学术上和思想上的黑暗面貌。由于这场运动涉及到对中国传统文化的整体认知,实际上这种认识已关乎到现代化的本质意义,为国人思考中国现代化挫折提供了新思路。新文化运动中,他们广泛引进了西方文化,力图再塑国民性,以达到用新观念去适应新制度目的。这一点正如梁启超先生在总结50年中国现代化历程时说:“从甲午战役起到民国六、七年间止…..革命成功将近十年,所希望的件件都落空,渐渐有点废然思返,觉得社会文化是整套的,要拿1日的心理运用新制度决计不可能,渐渐要求全人格的觉醒。”但由于新文化运动的自身局限性并没有达到目的。另外,新文化运动中存在的明显的全盘西化倾向也是不合实际的。五四运动后随着马克思主义的广泛传播,十月革命的有力感召,中国的先进知识分子转向马克思主义,成立了中国共产党。

    从20世纪20年代起,国共两党逐渐成为中国政治发展的主要力量,在两党的共同努力下,国民革命轰轰烈烈,国共合作成为自辛亥革命后中国政治现代化的一种新类型,中国有望进入政治现代化的新阶段。然而从蒋介石起,“训政”、“攘外”、“统一”都成了国民党打击排斥中国共产党和其他政治团体的口实,孙中山时期的新三民主义政策演变成蒋介石国民党的个人专权和一党独大,中国政坛再起风云。被迫退出统一战线的中国共产党,忠实地继承孙中山先生的遗志,把建立一个独立、自由、民主、统一、富强的新中国作为党的奋斗目标,并且深深认识到没有政治的现代化也就没有工业的现代化。经过22年的奋斗,终于迎来了新中国的诞生。共产党领导下的多党合作和民主集中制的人民代表大会,都预示着中国政治现代化步入了一个新的发展时期。

    新中国诞生之后相当一段时期,由于受国内外政治因素影响,连续不断的阶级斗争,我国的政治现代化进程一度受阻。1978年后,中国共产党确立了“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的基本路线,在与世界交流和融合中,不仅积极引进国外先进科学技术和管理经验,而且大胆借鉴人类政治文明的有益成果,从而在探索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政治现代化方面取得了积极进展。江泽民在党的十六大报告中提出:“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社会主义政治文明,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要目标。”这是我们党第一次明确地将建设社会主义政治文明与建设社会主义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并列确定为现代化建设的基本目标,显示出中国共产党在推进政治现代化方面的决心,为我国政治现代化指明了方向。

    从戊戌变法至今,百年的政治现代化实践说明,政治现代化不仅仅表现为一个革命的决策,一种崇高的追求,一项制度的架构,它取决于社会领域的方方面面。一个新制度设计固然可以通过政权力量加以肯定,但制度的规范化运作还应有与之相适应的现代经济、文化、观念。特别是在我们这样一个缺乏民主传统、人治文化、官本位文化等封建专制文化积淀深厚的国度里,建设社会主义政治文明,不仅要加强政治制度建设,而且还要重视政治文化建设,用法治文化取代人治文化、民本位文化取代官本位文化。这正是辛亥革命留给我们的思考。

    对于辛亥革命,无论怎样评价,文明为物质文明的发展提供精神动力、智力支持和思想保证。

    从根本上说,精神文明建设是培养人的,它的成果体现在人的素质的提高和人的全面发展上。人民群众是精神文明建设的主体。精神文明建设的目标、任务要同人民群众的切身利益结合起来。江泽民指出,精神文明建设工作的着眼点,一定要放在紧贴群众利益、为群众所欢迎的事情上。他说,要有效地把广大人民群众组织起来,使人民群众更加自觉地投入精神文明建设,精神文明建设必须要有新思路、新办法,才能始终保持旺盛的生命力。为此,他提出,要运用日益发展的大众传媒和各种文化设施,开展健康有益、积极向上、形式活泼、为群众喜闻乐见的活动,吸引群众广泛参与,在参与中受教育。通过搞好社区文化、村镇文化、企业文化、校园文化的建设,开展军民共建、警民共建文明单位等群众性活动,把精神文明建设落实到城乡基层。搞好社区文化建设,对于提高城市精神文明建设水平具有重要作用;村镇文化是开展群众性创建活动的重点,是吸引亿万农民参与改造环境、转变风气和建设文明生活的重要途径,企业文化搞得好,对于提高职工思想道德和科学文化素质,激发和调动广大职工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从而推动全社会的精神文明建设,具有显著的效果;青少年是祖国的未来,民族的希望,校园文化作为新的历史条件下精神文明建设的新创造,在促进青少年健康成长方面发挥着特有的作用。军民警民共建活动,则是部队和公安部门与驻地人民群众共同开展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活动的好形式。通过开展群众性精神文明建设活动,人民群众在参与各种活动中直接或潜移默化地形成正确的思想道德观念,养成良好的行为规范,从而优化城市乡村的整体面貌,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创造良好的社会氛围。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合作支持 | 网站地图 | 网站律师 | 隐私条款 | 感谢表彰 | 在线投稿
2008-2021 武汉升华天下文化发展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鄂ICP备19017968号-1

鄂公网安备 4201850200407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