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血日报》:中国共产党的第一份日报

辛亥革命网 2020-06-28 15:03 来源:团结报 作者:何霞 查看:

1925年6月4日,中国共产党创办的第一份日报《热血日报》正式出版。

  1925年6月4日,中国共产党创办的第一份日报《热血日报》正式出版。《热血日报》虽然只出版了24期,但报纸对五卅运动作了详细报道,起到了反帝急先锋的作用,在当时极其畅销。

  五卅惨案发生后的第二天清晨,中共中央在上海闸北横滨桥附近一幢旧式楼房里召开紧急会议,决定成立上海总工会,领导全上海人民起来罢工、罢市、罢课。针对当时上海中外报纸不作为的情况,决定由瞿秋白负责主编出版《热血日报》,并从中央宣传部抽调郑超麟,上海《民国日报》抽调沈泽民、何味辛组成编辑委员会。

  郑超麟在回忆为什么取名《热血日报》时说:“五卅运动爆发后,商务印书馆资本家为了表示爱国或其他原因,拿出一万元给职工办一张小报,职工们于是出了《公理日报》,固然是爱国的,同情当时轰轰烈烈的运动的,但态度温和而稳健,瞿秋白看了后对我说:‘哪里有什么公理,我们自己来办一个《热血日报》罢’。几日之后就办起来了。”

  编委组织与经费来源

  《热血日报》的主编是瞿秋白,编辑组成员为郑超麟、沈泽民、何味辛。关于具体分工,据郑超麟回忆说:“每日社论几乎都是秋白一人手笔。我和泽民写一般的论文,兼编辑区委和总工会交来的新闻,何味辛专编辑新闻。”但在《关于瞿秋白办〈热血日报〉的一点回忆》这篇文章里,郑超麟又说,“秋白写社论,我写文章,沈、何二人编新闻,有时也写文章。”沈泽民从主写论文变成主编新闻,大约分工总没有太明确。当时陈独秀也在上海,瞿秋白与陈独秀几乎每日碰头,所以他写的社论反映了中央的意见。负责报纸发行的张伯简是曾创办国民通讯社,同时也负责周刊《向导》的发行。

  可以说,《热血日报》的编辑和发行负责人都是当时上海党中央宣传工作的精兵良将,而且分工合理,有利于发挥个人优势。

  关于经费,根据郑超麟回忆,“我们新有一笔经费做‘国民运动’之用的,中央决议要办一个通信社和一个小型报,本在筹备之中,事情发生都提前成立了。”“通信社”即国民通讯社,“事情”是指五卅惨案。1924年12月7日,维经斯基在与陈独秀交谈后给加拉罕写信,“请从国民党经费中拨给我们一定的数额用来实现国共合作两党提出的口号开展强大的宣传运动……我请求为了整个这项工作给我拨1万卢布,由我负全责报账。”郑超麟所说的“新有一笔经费”可能有一部分来自这笔“国共合作”专款。

  至于为什么当时中央决议要办一份“小型报”和“通信社”,可能与《民国日报》改组失败有关。

  当时主管中共宣传工作的瞿秋白和共产国际代表鲍罗廷的通信屡次提及《民国日报》。1924年5月6日,瞿秋白致信鲍罗廷提到“新机器”和“每月的经费”:

  我们正在《民国日报》上加紧反帝宣传……我们收到了广州的报纸,其中有一张报纸上说,《民国日报》已经成了共产党的报纸了,因为它在俄中谈判时“维护俄国人的利益”。还说这是由于瞿秋白参加了编辑部……新机器已经运进了《民国日报》报馆,但还不能立即使用,因为电线还没有装好,不过这只是几天的事情。购买机器的钱已经收到。但每月的经费(四月份,三千元),因为没有您的命令,还没有发来。

  同年10月8日,瞿秋白再次致信鲍罗廷:“《民国日报》必须彻底改造。您是否已经同中派及孙本人谈过?中央已决定自十月中起停止付款。”中央一直致力于改组《民国日报》,投入了金钱、机器、人力等,但1925年孙中山北上途经上海时,叶楚伧又开始掌握上海《民国日报》。《民国日报》改组宣告失败,而当时中共中央在上海创办第一份公开发行的机关刊物《向导》是周报,显然不能满足每天变幻莫测的革命形势,所以中央不得不筹备一份日报,其经费也有可能是原来提供给《民国日报》资金中的一部分。

  1928年之前,中共中央的经费主要来自共产国际,党员缴纳的党费很少。每年从共产国际得到的经费约有一万五千元。这一时期党还没有自己的武装,经费主要用于联络和宣传,宣传的重中之重便是出版报纸杂志。《向导》在第15期发表文章《敬告本报读者》,公开向社会募集资金,可见经费十分紧张,并不能完全满足报刊的出版发行。

  《热血日报》是中共创办的第一份日报,也是机关报,编辑成员都是中共党员,因此组织性很好,分工合理,各尽其职。党的重要领导人瞿秋白直接为《热血日报》写作,具体负责报刊的编辑。

  报社地址与出版发行

  据郑超麟回忆,中共中央那时也决定办一个印刷所,但来不及开工,所以《热血日报》由公共租界梅白格路(今新昌路)明星印刷所承印。每天黄昏,他把全部稿子带回梅白格路,排出后他再校对。明星印刷所是一家比较大的印刷所,老板徐尚珍是同情共产党的党外人士,他同时还承印《向导》《中国青年》《解放周刊》等进步刊物。等到后来明星印刷所被封后,党中央自己的地下印刷所已筹备就绪。地下印刷所设在闸北中兴路西会文路的一条弄堂里,为两上两下石库门房子,用“会文堂印书局”的招牌作掩护,具体负责人是倪忧天。据郑超麟回忆:“我们自己的印刷厂勉强印了一期,以后《热血》就停刊了。”

  至于《热血日报》的报馆地址也就是编辑部地址,学术界一直存在分歧。郑超麟回忆:“报馆设在闸北香山路近旁”。杨之华则回忆:“编辑所设在闸北中兴路,一间破旧的平房,窗子很低,写字台是几块木板拼起来的。”查阅当时上海地图,其实两者是相隔平行的,离得很近,应该指的是同一地点。但是,瞿秋白研究专家陈铁健则认为,“报社设在闸北浙江路底华兴路56号一间客堂里”。的确,翻阅《热血日报》,从第2期起到11期报头左边以小号字体登的通讯处地址是“北浙江路华兴坊五六七号转”。从第12期起,通讯地址改为“社址 上海北浙江路华兴路五十六号”,陈铁健当是据此断定《热血日报》的社址在北浙江路华兴路56号。

  北浙江路是南北走向,中兴路和香山路都是东西走向,中间整整隔了一条会文路,大概五六百米。郑超麟和杨之华都是当事人,他们回忆中的地址高度吻合,那为何又和《热血日报》刊载的通讯地址不一致?陈铁健根据报纸上的“社址”认为《热血日报》的地址在北浙江路又是否准确呢?

  据《热血日报》编辑部6月16日(是时该报已发行至第13期)在上海《民国日报》头版刊登的启示:“兹为扩大销行的范围起见,特设发行所于北浙江路底华兴路五十六号。”可见,北浙江路56号仅仅是发行所,《热血日报》头版上刊登发行处地址,应该是出于保护编辑部的目的,这也是特殊年代的特殊情况。另,细细查考前期“北浙江路华兴坊五六七号转”,“转”也就暗示了此地址可能只是代收稿件、邮寄订阅函和读者来信,而非编辑部或报社。而后期的“社址 上海北浙江路华兴路五十六号”特意把“转”去掉并且加上“社址”应该是一种欲盖弥彰,迷惑敌人的手段。

  《热血日报》是八开大小,每天四版,可容一万多字,售价一个铜板,采用编写合一的形式。销量在三万份左右,比同时期的《公理日报》多了一倍,甚至因为销量增大而易地发行。由于《热血日报》上刊载的“社址”是发行所地址,造成了一些学者错把发行所当成报社地址。《热血日报》第1期至第23期在公共租界明星印刷所印刷,该印刷所被封后,最后一期在位于闸北的地下印刷所印刷。

  停刊原因与社会影响

  6月23日,《热血日报》被禁售,坚持了几天,27日清晨被查封。早晨7点,梅白格路(今新昌路)186号明星印刷所,突然被大批巡警包围,巡警查获印刷所承印的大量《热血日报》和《劳动青年》《陈独秀演讲》小册子,查封印刷所。郑超麟提供了更为详细的史料:“二十几日后被巡捕房发现,老板吃了二日官司,工厂被封,罚款了结。这些损失由我们赔偿。我们自己的印刷厂勉强印了一期,以后《热血》就停刊了。”“自己的印刷厂”在闸北,相对安全,办了三个多月才因来取纸型的一位同志被捕而暂时停产关厂。那为什么《热血日报》没有继续办下去呢?主要有两个方面的原因。

  第一,《热血日报》作为一个急先锋式宣传日报,已经基本完成了它的历史使命。群众的“热血”已经沸腾起来,罢工一层层地扩大。第二,人手不够。瞿秋白作为罢工行动委员会重要成员和中国共产党最重要的领导人之一,行政工作越来越繁忙,渐渐脱离了他曾经醉心的文艺工作。随着《向导》的编辑彭述之、蔡和森相继病倒,《向导》的编辑责任逐渐落到郑超麟头上,他也越来越忙,已经没有余暇时间编辑《热血日报》。沈泽民也于1925年结婚,被中央派往莫斯科。至此《热血日报》的编辑们都无暇顾及这份报纸。

  虽然《热血日报》极其短寿,但它以大量篇幅对五卅事件进行连续报道,把报刊的宣传作用发挥到了极致,让更多的上海人了解到事实真相,从而积极投入五卅爱国运动中。

  《热血日报》以正确的舆论思想引导运动方向,起到了不可估量的历史作用。五卅运动中以《热血日报》为代表的急先锋报纸是整个革命中浓墨重彩的一笔,以瞿秋白为代表的一代报人在国家民族危难之前所表现出的挺身而出、大义凛然是值得整个新闻史乃至中华民族铭记的。

  (作者单位:常州大学周有光语言文化学院)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合作支持 | 网站地图 | 网站律师 | 隐私条款 | 感谢表彰 | 在线投稿
2008-2021 武汉升华天下文化发展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鄂ICP备19017968号-1

鄂公网安备 4201850200407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