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社诗人与抗战诗话(4)

辛亥革命网 2018-07-05 09:48 来源:团结报 作者:郭长海 查看:

抗战期间,南社诗人们愤然而起,以笔作刀枪,写下了一篇又一篇充满激情的战斗诗篇。

  吴梅:万里逃难的老诗人

  吴梅是南社中杰出的剧作家,也是一位有名的诗人。他以渊深的曲学修养,为蔡元培赏识,受聘于北京大学,主讲戏曲学。后来又受聘于南京中央大学,还是主讲戏曲学。因此,门墙桃李遍布大江南北。吴梅在戏曲学方面的成就,远胜于其诗词,这也是事实。不过若是系统的读起他的诗来,就会有一种异样的感觉,那就是有些读史的感觉。

  一九三一年“九一八事变”发生,老诗人闻讯后,立即写下了《闻辽沈警讯》:

  白山黑水认前朝,不道将军竞度辽。已见边庭潜易帜,岂知上国善藏刀。敦榘信使秋风急,城郭人民夜哭高。太息专城膺重寄,严疆万里等鸿毛。

  次年一月二十八日,又接续发生了上海“一·二八事变”,他及时写出了《闻海上警讯》诗:

  行路皆知司马心,侧身东望隐忧深。可怜战士空投袂,未与元戎决纵擒!

  愤怒地控诉了日本帝国主义的侵略,充分的表达了老诗人忧国忧民的丹诚之心。一九三七年七月七日卢沟桥事变爆发,他当即写出了《闻寇警口号》,

  西风笳鼓动卢沟,大错真看铸六州。又剪吴淞半江水,南朝士女尚无愁!

  表达了他的拳拳爱国之心。随着上海被日兵的蹂躏,生活在水深火热之中的民众,不得不到处逃难。先是辗转到了苏州,其间有诗“寇信日急,携家走嘉兴,间道达沪。怆焉赋此”:

  孤舟风雨里,半夜出禾城。野店寒更尽,川途晓日升。攀辕容鹤立,扪腹任雷鸣。四顾妻孥在,无心言太平。

  在敌机轰炸下,开始了无尽无休地向南逃难。除了病魔缠身的一老翁,还有拖家带口的妇女儿童,从南京到武汉,又到湖南,疲于奔命,不得已到云南边境暂时停了下来。这时,正是十月末,老诗人已经是五十四高龄。于是扶病写下了记述逃难经过的《避寇杂吟》五十余首,可惜的是,后来不知是什么原因,他大事删削,去其半,今在《霜崖诗录》中,仅剩二十四首。这些诗全都是愤怒的声讨之作,堪称一代诗史。如“疾雷跃铁破空来,织里桥边有刧灰。一夜胡床难合眼,起看星斗伫雄才。”写的就是逃难途中的一段经历。

  在昏暗的煤油灯下,老人在一字一句的整理着自己的诗词曲稿和学术著作,希望把中国的传统文化流传给后人。知道自己是回不去了,那深深的家乡之爱,那浓浓的乡关之思,紧紧地贴在心上。

  两场大捷 鼓动人心

  一九三七年九月二十五日,日寇坂垣师团三千余人,向晋西北地区进犯。八路军在平型关地区设伏,取得了胜利,给全国人民以极大的鼓舞。当时还在上海的林庚白,他正不满于国府大员和名流们文恬武嬉征歌选舞的靡废生活,“黑头误尽神州事,花草吴宫子夜歌”(《闻寇陷获嘉、修武》),听说八路军胜利的消息,怀着无比兴奋的心情,写下了一首诗:

  闻八路军平型关告捷

  平型关外捷书飞,闻到红旗破敌归。壁上群胡应胆落,东方行见一戎衣!

  词彩飞扬,意气高张,兴奋之情,溢于言表。

  一九三八年四月六日,台儿庄大捷。消息传来,举国人心大振。还是林庚白,拈笔疾书,一连写下了四首诗:

  连江爆竹捷书飞,歼敌前军正合围。艳绝台儿庄畔月,夜深似迭凯歌归。(《台儿庄告捷》四首之一)

  提灯伐鼓走龙蛇,喜动寻常百姓家。不是英雄成败事,要将正气表中华。(《台儿庄告捷》四首之三)

  第二首写的是军队的声威:“古来能战始能和,喋血江山是止戈”,第四首写的是军队的战斗:“八公采石鲁南军,旗盖如荼异代闻”。这还不止,后来他又在《次和元龙台儿庄告捷韵》中再次表示:“不须破胆骇胡来,已报虾夷骨作堆……君听淮徐铙吹壮,一篇莫动黍离哀!”再次表达了他的兴奋心情。

  身在重庆的叶楚伧,用笔记下了这光辉的一幕。叶楚伧说:

  山东李白胆权奇,一战芟夷敌万师。雨霁月上灯明夜,满街争唱克台儿。

  叶楚伧不愧是写诗的老手,这首诗概括了整个战役的情况。首句从全局出发,是赞扬此次战役的组织者李宗仁和白崇禧。次句说战斗的情况,“芟夷”两个字,说明战斗的经过,“芟”是除掉,消灭掉;“夷”是平。百万敌师,化为平地。胜利之不易,克敌之艰巨,都隐饰在这两个字中了。而胜利之后的情景,用了三个意象,这便是:雨已霁,月又上,灯又明,渲染了一片和平宁静的景象。最后一句殿尾,收束全诗,用满街来代替全国人民,用争唱,来代替此起彼伏的心绪。在这里,一个“克”字,衬托出了全诗的意境。

  南方诗人古直正在中山大学教课,听说了台儿庄大捷的消息,兴奋不已,立即给李宗仁将军送上一份“丰厚的礼物”。李宗仁以为是一件表扬信,打开一看,原来是一首七律。李宗仁读罢,微微一笑,慢慢说道:“还是老乡亲!未曾识面,先知我心!”这首令李宗仁颇为感动的诗是:

  谁云铁瓮古徐州,不见京师一掷休。赖你精忠能贯日,凭君恩好与同仇。淮淝草木风声入,丰沛英灵肸蚃收。侧听西平乘兴急,燕齐父老望津游。

  盼来胜利日 万众齐欢呼

  经过八年的艰苦奋战,中国人民终于取得了抗日战争的伟大胜利。纵情欢呼的声音响遍祖国大地,胜利的歌声传遍了四面八方。柳亚子听说日本投降的消息,充满了无限喜悦的心情,写下了一首诗:

  八月十日夜电传倭寇乞降

  殷雷爆竹沸渝城,长夜居然曙色明。负重农工嗟力竭,贪天奸幸侈成功。横流举世吾滋惧,义战能持国尚荣。翘首东南新捷报,江淮子弟盼收京。

  福建老诗人丘复一夜未眠,写道:

  八月十日夜枕上作

  爆竹声盈耳,欢腾捷报驰。传闻疑太早,觉悟算非迟。不戢兵犹火,争差局比棋。太平今有象,甜睡梦轩羲。

  浙江老教育家姜丹书平静的心中也隐伏着波澜,写下了一首诗:

  闻降

  踆乌肆虐八年多,末日悲鸣可奈何!铩羽翻身填昧谷,环球齐唱凯旋歌。

  于右任当时也写过十首诗,用的是小令“中吕·醉高歌”《闻日本乞降》:

  万家爆竹通宵,人类祥光乍晓。百壶且试开怀抱,镜里髯翁不老。(其一)

  自由成长如何?大战方收战果。中华民族争相贺,“王道干城”是我!(总理语。见演讲《大亚洲主义》)

  于右任诗中写的是自我的形象,那是一种充满自信与自豪的形象。

  还有那庆祝胜利日的晚上,人群的欢呼,人心的激动,有所不同的是柳亚子,他的诗中,充溢的是民族的胜利之感:

  九月三日为庆祝胜利日,有作

  还我河山百二城,阴霾扫尽睹光明。半生颠沛肠犹热,廿载艰虞志竟成。团结和平群力瘁,富强康乐兆民荣。嘤鸣求友真堪喜,扺掌雄谈意态京。

  高吹万的一组诗,一下子就吟出了十五首,写出了万民齐欢的夜景:

  海上和平竹枝词

  平地雷声一夜闻,万人鼓噪巷空群。纷纷蛰伏同时起,额手轩眉尽策勋。(其一)

  人民争盼国兵回,爆竹争喧抵死催。赤帜无须中路梗,将军仍得自天来。(其七)

  牌楼千百沪江滨,照耀鱼龙曼延陈。此福原来天赐与,群呼战胜凯旋门。(其十一)

  丘复则发挥了写长诗的特点,层层叠叠地抒发了快乐的感情。起自卢沟桥事变,中叙太平洋战争,协约国同盟,一直到日本两遭原子弹,天皇宣告投降。好似一篇世界人民反法西斯战争诗史:

  九月二日日本降书签字,为同盟胜利日,喜赋一篇

  凯歌鼓噪欢声雷,盟军踏破三岛回。健儿百战身弥健,策勋饮至倾千杯。忆昔卢沟桥肇变,倭奴狂易太轻战。两戒河山张口吞,思并神州作郡县。······一声霹雳轰长崎,天皇胆落升降旗。今日降书正签字,最后胜利看属谁!飞将军真从天下,富士山前武装缷。波恬黄海马关开,手挽强弓九日射。封侯夫婿洗征尘,笑唤阿鬟治酒频。男儿报国当如是,不负昂藏七尺身。计自八年前七七,二千九百八十日。自今伊始永和平,世界大同战祸毕。

  这还不算,老夫子高兴极了,一月之内,又提笔写下了一首:

  国庆日喜赋

  还我河山复旧疆,高歌莫笑老犹狂。根除蔓草平倭寇,手执梅花拜郑王。武汉一声惊拔帜,中华万岁快称觞。中邦建设须才智,留取丹心姓字香。

  还有一位正值一甲子的老诗人、杭州老教育家姜丹书,也正在端着酒杯,笑捋着白胡须,慢慢地信口吟出:

  昨夜狂欢听凯歌,今看醉舞又婆娑。旧帮应惜知天命,展望河清海不波!(《望太平》)

  舳舻浩荡下江南,写我河山笔意酣。乙酉新秋受降日,拨开云雾见晴岚。(《喜作义民还乡图》)

  以上是南社诗人抗战时期的真情实感,一句句诗都饱含着苦战八年的热泪,一首首歌都充满了最后胜利的欢欣。民族的灾难和不幸,已成为历史,但将牢牢地记在我们的心里。伟大的胜利和美好的未来,必将鼓舞我们前进。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合作支持 | 网站地图 | 网站律师 | 隐私条款 | 感谢表彰 | 在线投稿
2008-2021 武汉升华天下文化发展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鄂ICP备19017968号-1

鄂公网安备 4201850200407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