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和国六十载 挺起文化中国的软实力(2)

辛亥革命网 2010-06-30 00:00 来源:半月谈 作者:李亚彪 查看:

辛亥革命,辛亥革命网,辛亥革命百年纪念,文化,一个看似普通、轻松且在每个人身边无处不在的话题,我们的共和国从诞生到今天,却用了60年时间去挖掘它、培育它、思考它,不断调整

事业与产业:“一字之变”完成艰难转型
 
在很长一段时间,文化机构作为一种国家养、国家办的事业单位,不会受到任何人的质疑,“文化产业”则是一个陌生的词汇。虽然事业与产业并不矛盾,但对文化产业的争议,直到2004年国务院及有关部委出台鼓励部分文化事业单位转企改制、扶持文化产业发展的政策之前,始终没有息止。
 
在争议的背后,饱含着文化事业向文化产业转型的痛苦与艰难。首先是观念上的阻碍,有的文化单位和传统文化人无法适应新形势,逐渐没落,晚景凄凉,有的却看准体制转型的机会大赚其钱,成为“文化新富”,如上世纪80年代“走穴”现象催生的第一批大众歌星。
 
地方割据、部门壁垒、所有制歧视,是比观念更难逾越的障碍。国内首家民营报刊发行公司——河北省张家口阳光报业有限责任公司,曾在上世纪末以几位合伙人组成的民营企业身份介入报刊征订发行,以灵活的体制机制开拓市场。但有关行政部门非议不断,并以函件的方式指出阳光报业公开征订报刊的行为“必须予以制止”。在诸多干扰下,阳光报业到2003年时,不得不宣布退出报刊征订发行市场。另一个类似现象是,文化领域的民营企业热衷于戴“红帽子”。
 
种种计划经济体制下产生的落后观念和制度壁垒,阻碍了文化产业的壮大发展,文化领域实行“对内开放”呼声强烈。由文化部出台的鼓励支持和引导非公有制经济发展文化产业的意见,在这种情况下应运而生。最近的文化产业振兴规划中还提出“推动跨地区、跨行业联合或重组”,“发展文艺演出院线,推进有线电视网络、电影院线、数字电影院线和出版物发行的跨地区整合”,这些新政都为文化资源的跨区域、跨领域整合提供了政策支撑,长期困扰文化产业发展的各种壁垒,将逐一消亡,一个统一开放的文化产业市场体系逐渐形成。
 
在文化产业发展过程中,来自民间和市场的活力与创造无限。在山东、河北、上海、浙江等地,一些文化单位不断探索打破各种壁垒。有的文艺院团主动同电视台联系,把舞蹈节目搬上电视屏幕;有的组建大型出版集团、广电集团、报业集团,突破重重困难,尝试跨地域、跨领域经营。
 
进口与出口:文化“逆差”困局期待破题
 
一个民族的复兴,离不开文化的复兴,中国灿烂的传统文化曾推动了世界的进步,而在过去60年间从封闭走向开放的新中国,又遇到了把如何文化送出国门的新课题。
 
相比较于西方文化产品,中国还缺乏享誉全球的文化品牌,许多国家对中国印象模糊,有的甚至存在错误认识,其背后正是“文化贸易”的“逆差”困局。对此,中国的文艺演出团体深有感触,外国院团“进口”到国内演出增多,而国内“出口”的较少。以北京市场为例,中外演出收益之比为1∶10。
 
文化界人士认为,文化贸易数字上的逆差还只是表象,内容更堪忧。比如在出版物方面,中国输出的出版物主要是以花草、鸟鱼、茶叶、丝绸与瓷器等传统文化为主,反映中国主流意识形态和现代理念的内容较少。
 
摆脱文化“逆差”困局的愿望,在刚刚讨论通过的文化产业振兴规划中,已有明确的体现,国家明确提出落实鼓励和支持文化产品与服务出口的政策,扩大对外文化贸易。
 
“由于我们从世界金融危机中看到了机遇,因此不少文化企业敢于逆势扩张。”中国对外文化集团公司总经理张宇说。年初以来,中国对外文化集团公司已签订了30起海外演出合同,并有8起开始履约。文化界人士解释,世界金融危机导致一些发达国家文化企业经营困难,有的甚至低价待售,场租下降,对外资限制可能降低,这都被中国文化企业视作加快拓展海外市场的理由。
 
让世界观众眼前一亮的是,在这轮“走出去”的中国文化产品中,更多融合了让外国人易于接受的内容与形式,已出国演出数百场的大型综合舞台剧《功夫传奇》就是一个例子。“中国的和尚用英语对话,那种效果十分神奇。”《功夫传奇》策划者曹晓宁说,“我们融合了中国多种文化元素,然后用‘国际表述’,从而创造一种和谐的语境。”
 
事实上,随着中国在应对世界金融危机中表现出来的成熟,让一些西方社会在反思自身体制和运行模式的同时,开始对“中国模式”有了重新认识,并随之对中国文化产生兴趣。这些,都是中国文化走向世界、走向强大的有利因素,只要我们善以利用、假以时日,中国文化仍有希望大大提升其软实力,并在全球重现辉煌与荣光。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合作支持 | 网站地图 | 网站律师 | 隐私条款 | 感谢表彰 | 在线投稿
2008-2021 武汉升华天下文化发展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鄂ICP备19017968号-1

鄂公网安备 4201850200407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