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过823走过枪林弹雨 [投稿]
辛亥革命网 2011-03-15 00:00 来源:原创文章 作者:吴毅峰(2010年8月23日)  查看:
走过823走过枪林弹雨
作者:吴毅峰(2010年8月23日)
金门和厦门,本来是一家人;可是,52年前的8月23日,一场炮战把金厦变成了地狱之门。
那是一场内战;那是一场悲剧。中国人打中国人,从来不手软,而且每一拳都是往死里打。金厦本来就是一家人,讲着同样的方言,过着同样的日子,发着同样的牢骚,犯着同样错误,做着同样的梦;然而,一场无情的,不间断地延续了44天,然后间歇性地延续了21年的“金门炮击”改变了许多人的生活,改变了两岸的血肉情缘,改变了两边居民的物质和精神空间。
1979年1月1日,中美正式建立外交关系,“炮击金门”在法理上终止。由于邓小平前往美国发现世界变了,中国必须改变自己;于是,中国大陆开始进行“经济改革”,走上了物质享受的发展道路。30年后,厦门和金门已经不同了,厦门喧嚣而繁荣;金门幽静而自足。然而,那场血腥的战争给两地人民留下的伤痕其实也还没有完全地随着岁月的流逝而淡化。
52年的时间过去了,两地人民头上飘扬的旗帜依然不同。在备战的年代,蒋介石和蒋经国给了金门很多的优待,所以这里的民众对于国民党的感情依然很深。早年,国民党政权在这里屯兵备战;公元2000年后,陈水扁一心想把金门,马祖等离岛抛弃,丢给大陆,所以撤军。一时间,原先依靠阿兵哥过日子的金门人(以及马祖人)的生活突然发生了重大变化。
每年逢“823纪念日”,国民党都有一些纪念活动,民进党则选择用沉默表示不屑。今年也不例外。根据2010年8月23日《金门日报》报道,“八二三战役五十二周年前夕,参战官兵重返金门追悼战友”。“八二三台海战役战友总会理事长吕芳烟“谈烽火往事,呼吁列入国教教材”,认为“战争无情,和平无价”。根据当天《金门日报》报道,1958年8月23日爆发的“823炮战”,中共军队炮击金门,在44天的炮战期间,面积约150平方公里的金门岛群,落弹47万余发,震惊中外,三军浴血奋战,确保台海安全,屏障台湾民主和经济发展。
这一天,除了《金门日报》之外,台湾岛内的《中国时报》和《联合报》也进行了报道;当天上午,在金门太武山军人公墓举行了公祭仪式。中国大陆官方在这一天则静悄悄,只是《厦门日报》在8月24日(也就是传统的“中原普渡节”,也称“中原鬼节”)这一天简要地综合了台湾媒体报道,“期盼两岸走向和平”。笔者在金门依稀感觉到民众平静中的一丝忧伤。
站在“民族救星”蒋介石的铜像前,笔者心情久久不能平息。为什么当官的爱贪污?为什么龙的传人碰到自己人就那么手下无情?为什么政客总是打着民主和民族的旗号欺压人民?军队到底是个人的保安还是人民的安保?为什么大陆台商对大陆员工会那么无情和野蛮?为什么更多的国民党人后代比民进党人后代更有钱?为什么吕秀莲说台商是“殖民统治”?
蒋介石当然无法回答我的问题,因为就算在其生前他自己也没搞清楚。现如今,两岸在经济上进行了“意淫”,却在政治上依然绝缘。这其实不能保证两岸不会在民进党再次执政后发生“擦枪走火”的悲剧。凭良心讲,民进党的崛起其实正是对国民党残酷压制的反抗。当然,民进党的“台独”路线肯定不会受到两岸真正追求统一的中国人的同意。这正是困境之所在。
在军人公墓前,一位年轻的台湾军人给笔者写下了“保家卫国”的留言。感谢这位台湾军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