富强的中国给力民间外交 [投稿]

辛亥革命网 2011-03-15 00:00 来源:原创文章 作者:吴毅峰(新加坡华人) 前言20 查看:

辛亥革命,辛亥革命网,辛亥革命百年纪念,富强的中国给力民间外交作者:吴毅峰(新加坡华人)前言2010年过去了;但是,中国的辉煌以 ,富强的中国给力民间外交 [投稿],

富强的中国给力民间外交

作者:吴毅峰(新加坡华人)

 

前言

2010年过去了;但是,中国的辉煌以及伟大的中国人民面对困难的勇气和智慧却依然强盛。

 

笔者是新加坡华人,因为深深地眷恋这片龙的故土,所以长时间在神州大地生活和学习。在过去的几年里,笔者亲眼目睹和感受到了中国国力的提升,并且用独特的方式进行记录。这些历史之所以难忘是因为它们依靠一台相机,两条腿和无数明信片记录了神州的富强之路。

 

2004年

8月4日,广州白云机场转场;8月5日凌晨零时,广州新白云国际机场正式启用;当天上午7时10分,从广州新白云国际机场起飞的第一个航班-广州至海口CZ3932航班起航;本人十分荣幸地成为首飞航班第一位换取登机牌的旅客。笔者的“民间外交”进入了新的阶段。

 

9月1日,中国机场建设费正式纳入机票。为了见证这一历史时刻,笔者从8月30日起在48小时的时间里7次(其实是8次)辗转于国内外的5个机场,终于在武夷山获得了中国最后一个使用机场建设费航班的最后一张机场建设费凭证,后来捐给了中国的民航博物馆。

 

2005年

这一年,笔者见证并且记录了中国国民党主席连战的“和平之旅”,宋楚瑜的“搭桥之旅”和郁慕明的“民族之旅”。7月7日,当新党主席郁慕明在广州祭扫黄花岗烈士墓的时候,笔者当场写下《郁慕明“登陆”有感》:“‘七七’时节访古城,六十周年誓山盟。麻雀虽小五脏全,凤凰浴火可重生”。7月9日,笔者飞往大连,把这首诗亲手交给了郁慕明主席。

 

在联合国成立60周年的纪念日期间,笔者很荣幸地收到了联合国前秘书长安南的亲笔签名照。

 

2006年和2007年

继2005年春节两岸民航首度实施双向对飞包机以后,笔者就不停地记录着两岸的每一次“亲缘之旅”的进步直至2008年12月15日两岸海运直航,空运直航,直接通邮的启动,也就是两岸“三通”的基本实现。笔者当天给台湾前领导人陈水扁写信,敦促他回归“一个中国”。2008年12月26日,笔者在直接通邮的第一天通过邮局给台湾马英九象征性地汇去一美元。

 

2006年9月30日,两岸首次实现“中秋包机”;2007年3月30日,两岸首次实现“清明包机”。2008年11月20日-21日,在“国共第四次论坛”期间,本人在上海香格里拉大酒店见到了和蔼可亲而且风度翩翩的蒋孝严并且向这位发起“两岸包机”的国民党人士表达敬意。

 

2007年7月7日,在“中国人民抗战胜利70周年”的纪念日,笔者再一次来到卢沟桥。这是笔者有生以来第七次来到这里;之前,笔者不止一次地走遍了全中国的所有抗战纪念馆。

 

2008年

为了迎接北京奥运会的到来,笔者在故乡的博物馆举办了长达半年之久的“追逐北京奥运的脚步”展览。这一场展览是公益性的,共展出了笔者收藏的1500多件与北京奥运有关的藏品,其中包括和世界上100多个国家领导人的部分书信来往,以及希腊总统,美国总统小布什及夫人,国际奥委会终生名誉主席萨马兰奇,现任主席罗格的亲笔回信和他们赠送的礼物。

 

8月8日-18日,笔者开始了“我在台湾看奥运”的行动;从中国大陆进入香港,澳门,然后飞向台湾,把《奥运火炬纪念册》带到了台湾,象征了奥运精神在两岸四地的传播和传承。

 

2009年

多年来,笔者走遍了40多个国家;在中国,笔者也走遍的所有省市自治区的几百个城乡。为了总结新中国60年的伟大成就,笔者在临近新中国60年大庆之前的60天时间里重访了60个中国具有代表性质的城市,包括井冈山,遵义,延安和西柏坡,还包括北京,上海,广州,南京,金门,西安,重庆,长沙,慈溪,韶山,宁乡,浏阳,广安,扬州,绩溪等。

 

在参访的过程中,笔者再一次感受到了中国之大,中国之美,以及中国进步之快。在许多的中国“红色博物馆”,笔者见证了历史的变迁和每一步的来自不易。许多的博物馆知道本人的活动目的之后,都特别认真地进行讲解。这次活动的终点选择在9月18日的天安门广场。

 2009年6月1日-6日,笔者分别在南京和台北见证了“孙中山奉安80周年”的纪念活动。

2010年

这一年对于中国来说是精彩纷呈的一年,和2008年一样是中国人民和世界人民一起克服天灾的一年。5月1日,笔者在厦门博物馆举办了《用爱放眼世界》的展览,展出了个人收藏的世界各地的民间纪念品,配合当天上海世博会隆重开幕。很荣幸地,笔者收到国际展览局秘书长洛塞泰斯的亲笔来信,收藏了一份来自世博局对于上海人民和中国人民的真诚祝福。

 

这一年,笔者还见证了隆重而平和的广州亚运会的开幕,台北花博会的开幕,《两岸经济贸易框架协议》的签署和实施以及“厦金航线”通航十年的辉煌时刻。为了纪念这些宝贵的历史瞬间,笔者不停地穿梭于两岸,并且收到了奥委会主席罗格,台湾领导人马英九的来信鼓励。在这之前,笔者也写信给中国国家主席胡锦涛,就两岸统一问题积极提出了自己的看法。在这段时间,笔者也拜访了大量的大陆和台湾的朋友,了解到了他们内心对于两岸的期许。

 

结束语

世界是一个地球村,每个人都是村民。在我们生活的时代里,许多的伟大事件值得我们去珍藏和记录,因为这是我们个人的一部分,也是社会和人类历史的一部分,如同珍珠一样宝贵。在台海关系方面,笔者走遍了两岸孙中山的几乎所有纪念馆,并以此来纪念孙中山的功绩。

 

最近,新加坡国立大学李光耀公共政策学院院长马凯硕教授(Mr. Kishore Mahbubani)说过,21世纪是中国和印度这两个经济大国的世纪,亚洲价值观的回归需要亚洲价值和西方价值互相交汇和融合,达到互补和互为提升的作用。笔者认为,中国的富强对于世界大有帮助。

 

希望世界上的每一个人都来帮助中国取得更大的进步,并且来见证这些进步,记录这些进步。

 

中国好,则世界就好!

 

这就是和平的真谛。

 

2011年元月8日

纪念周恩来总理去世35周年于厦门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合作支持 | 网站地图 | 网站律师 | 隐私条款 | 感谢表彰 | 在线投稿
2008-2021 武汉升华天下文化发展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鄂ICP备19017968号-1

鄂公网安备 4201850200407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