辛亥革命对传媒的影响

辛亥革命网 2011-10-11 00:00 来源:人民网 作者:阳爱姣、耿阳阳 查看:

辛亥革命,辛亥革命网,辛亥革命百年纪念,辛亥革命是20世纪中国的第一次历史性巨变,给中华民族带来了思想上的大解放,是民主和共和深入人心。报界之名称大多开门见山:《民主》、

  辛亥革命是20世纪中国的第一次历史性巨变,给中华民族带来了思想上的大解放,是民主和共和深入人心。报界之名称大多开门见山:《民主》、《民权》、《民生》、《民国》、《民立》、《民视》、《民呼》、《民吁》,它们都在“民”字上聚焦,为民权张目,可见其良苦用心。
  
  辛亥革命后,去的革命胜利的革命党人立即在其控制的地区倡导新闻自由,创建新新闻体制。孙中山撤销了《民国暂行报律》,提出三条管理办法:一是要求凡办新闻杂志者需登记注册﹔二是“流言煽惑”,破坏共和国体﹔三是要求“不得污毁个人名誉”。这充分体现出维护新闻自由的诚意与决心,更让新闻界感受到了新闻风气的鼓舞。

  在这样的民主自由风气高涨的热潮中,中国的新闻事业得到了一次短暂的飞速发展的机会。报纸数目有了很大增加。除清廷官报销声匿迹外,清末出版的大部分报刊照旧出版,而且还涌现除以大批新的报刊。各种各样的人物和团体,纷纷出面办报,风起云涌,一是蔚为大观。据当时人统计,民国元年,全国报纸陡增至500家,总销量达4200万份,两个数字均破历史纪录。与清末相比,民初的新闻界较为突出的变化在于:一是新建政权的各级机关报取代前清官报大量出版﹔二是鼓吹“实业救国”、“报业救国”的经济报刊以及要求女子参政的妇女报刊大量出版,这些报纸的出版反映了资产阶级实业兴国,发展教育和男女平等的主张﹔三是政党报纸蜂起。在建设民主政治的口号下,中国社会刮起了一股结党结社之风,短时间内骤然出现了三百多个资产阶级、小资产阶级政党、政团,他们竞相利用报刊为自己宣传,促成了一个政治报刊迅速发展的风潮。

  总之,南京临时政府成立以后,报刊的数量大增,新闻界发生多方面的变化,这些变化既是革命胜利后资产阶级的新闻自由、政党政治等观念深入人心的结果,也是民初各派政治力量之间的复杂而激烈的斗争的产物。编辑:阳爱姣、耿阳阳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合作支持 | 网站地图 | 网站律师 | 隐私条款 | 感谢表彰 | 在线投稿
2008-2021 武汉升华天下文化发展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鄂ICP备19017968号-1

鄂公网安备 4201850200407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