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世博会将给中国带来什么? [投稿]
辛亥革命网 2011-04-12 00:00 来源:原创文章 作者:吴毅峰(2010年4月1日) 查看:
上海世博会将给中国带来什么?
作者:吴毅峰(2010年4月1日)
上海世博会已经进入了30天的倒计时,也就是开幕之前的冲刺阶段,让人感到有些兴奋。
上海这座城市的名气很大,不论是在中国还是在世界。一个城市名气大了,自然容易遭来一些评论,有些是客观的,有些是主观的。多年来,笔者在上海频繁出入,结交了不少的本地朋友,也观察到了他(她)们的人生百态。不论如何,上海市的美如玉兰花,香如茉莉花。
1949年以前,上海是“十里洋场”,是外国殖民者的天堂,是中国名流的“百老汇”。1949年以后,上海走过了一段革命的道路,甚至在“文化大革命”的年代成了“四人帮”的大本营。上个世纪八十年代开始,中国开始进行改革和开放,成立了经济特区。上海由于在中国的地位独特,所以经济改革的起步比广东略晚将近十年。可是,上个世纪九十年代才开始重新出发的上海,凭借其雄厚的人文积淀和经济根基,变化日新月异,不禁让人刮目相看。
中国的确是一个神奇的国家,到处都有青山绿水。上海由于地处平原地带,所以没有高山峻岭。但是,静静流淌的黄浦江默默地记载着这座将近两千万人口的沧桑巨变。这也就是为什么,在北京奥运会成功举办之后,上海可以有能力举办大型的世博会,让世人通过上海进一步了解中国。相信,在上海世博会之后,上海会成为中国人民的上海,世界人民的上海。
北京举办奥运会是花了血本的;上海举办世博会也不会太简约。北京通过奥运会拉动地方经济,提高了北京的人文环境水平;相信上海当年申办世博会的时候也是这样想的。在当今的世界潮流中,廉政不是低廉地从政,而是廉洁地从政。世博会给上海带来了很多的建设项目和商机,希望它们不要成为官员们掉进坑里的“伤”机。世博会结束之后,国家的收支统计一定要诚实,千万不要出注水的数字。从这个意义上讲,政府官员的廉洁让百姓生活更美好。
本届世博会的主题是“城市让生活更美好”。其实,这是正在加紧城市化建设的中国向世界学习的一个机会。其实在发达国家,情况经常是“乡村让生活更美好”。当然,中国还在发展过程中。中国城市要解决的一个问题就是,如何让外市人和乡村人在自己的城市里更有尊严和更环保地生活。以前人们说,北京人觉得北京以外的人都是百姓;上海觉得上海以外的人都是土帽。这种偏见诚然正在改正之中。世博不只带来物质的提高,同时带来精神的提升。
2005年,日本在爱知县举办世博。笔者本来想去参观,后因为各种原因没去成,很可惜。期间,笔者给当时的日本国际博览会会长丰田章一郎写信。没想到,这位日本的丰田企业家在百忙之中还给笔者寄来小礼物,让人十分感动。丰田章一郎就是丰田章男的父亲。日本人的这种谦恭的人文精神正是世博会的灵魂之所在。城市,乡村,有了人文关怀就都很美好。
毋庸置疑,上海这一次的举办看得出是认认真真的;各项工作也按部就班地在推进,十分的国际化。不过,有一个问题应该留意,那就是保护志愿者们的工作热情和工作尊严,因为来宾出自五湖四海,会在生疏的接触中产生许多不尽人意的互动。根据以往经验保护志愿者的人格尊严是世博会的人文关怀的具体体现。另外,世博会网站的互动言论也可以再活跃一些。
预祝上海世博会成功举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