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世博,让生活更美好 [投稿]

辛亥革命网 2011-04-12 00:00 来源:原创文章 作者:吴毅峰(2010年5月6日)  查看:

辛亥革命,辛亥革命网,辛亥革命百年纪念,上海世博,让生活更美好作者:吴毅峰(2010年5月6日)&nbs ,上海世博,让生活更美好 [投稿],

上海世博,让生活更美好

作者:吴毅峰(2010年5月6日)

 

        每一座城市都有自己的灵魂。

        上海,是中国最大的商业城市,也是一座有灵魂的城市。上海的灵魂就是它的灵气和洋气。公元2010年4月30日的夜晚,随着五彩的焰火在美丽宁静的黄浦江两岸竞相绽放,白玉兰般的美丽上海用自己沧桑的历史和坚定的信念向世人宣示和诠释了属于自己的灵气和洋气。

        那真是一个令全世界难忘的夜晚啊!在刚刚落成不久的世博中心里,来自世界246个国家,地区和国际组织的来宾在如梦如幻的歌舞声中济济一堂,尽享上海世博即将带来的惊喜。世博会首次在中国上海举办,中国政府和人民毫无疑问地都寄以了热切的期待。在开幕式的现场,国际展览局主席兰峰先生(Mr. Jean-Pierre Lafon)的发言让人印象深刻。兰峰先生曾任法国外交部长,通晓法文和英文,同时也略通中文。正是兰峰先生生涩的中文给整个世博会的开幕式增添了意外的亮点。从某种意义上讲,在上海世博会的日子里,中文让生活更美好。

        上海世博会已经走过了159年的历史了。在过去的这段时间里,中国经历了许多的苦难和曲折。上海,作为中国最早开埠的商业城市,见证了中国近代史的点点滴滴。现如今,一个以科技进步为主轴的世博会即将于第二天的5月1日在上海举行,中国人民和上海人民怎么会不感到高兴和自豪呢?这种高兴和自豪理所当然地在上海被有机地转化成了自信和友好。

        笔者于4月30日到达上海,因为前两天在手机抽奖活动中毫无思想准备地获得了世博门票的奖励。当飞机到达上海虹桥机场时,笔者感觉有些陌生,感觉和虹桥机场不一样。一问才知道,这是新虹桥机场,距离老虹桥大概有5公里路程,今年3月份刚刚启用。笔者走出到达大厅的时候,外面阳光灿烂,春风拂面,真是有一种“城市,让生活更美好”的真切感觉。

        每年的五月一日是“国际劳动节”,也是中国的法定节日。和日本一样,中国在五月份也曾经有一个“黄金周”。中国的“黄金周”主要是鼓励人们出门旅游以刺激国内消费。从2008年开始,“五一黄金周”被缩短为三天,同时增加一些传统节日,如“清明节”,“端午节”和“中秋节”。上海世博会选在五月一日开园迎客,其实是一个不错的时机,客流肯定很大。

        虽然大家都知道,开园第一天肯定会迎来很多参观者;可是,谁也没有想到,第一天的参观者会这么多,来得这么早,而且大多集中在浦东的园区。按照公布信息,世博会开园的时间是早晨九点钟;可是,当笔者于上午七时许到达5号入园口的时候,这里已经是人头涌涌了。

        上海世博会和北京奥运会一样都需要在维安上保证万无一失。不过,上海的维安任务更重,因为它的整个会期长达184天,直至10月31日才结束。这就给上海的警力带来极大的压力。

        上海人的文化底蕴是深厚的;但是,和欧美国家相比,上海当然还有提升的空间。其实,在过去的几十年时间里,上海领先的步伐被人为地停滞了,直到上个世纪的90年代才重新甩开膀子大步向前。上个世纪的三十年代,上海享有“东方巴黎”之美誉。这种人文的进步在上海人的生活中留下了深深的烙印。尽管现在的上海依然有些本地人进了地铁车厢就抢座,见到外地来的素不相识的记者也敢于善意地居高临下地表示关怀;然而,上海人在这一次的世博会准备过程中所付出的努力是有目共睹的,也是值得中国人民和世界人民由衷感谢的。

        本届世博会的主题是“城市,让生活更美好”。该主题是中国因应经济崛起过程中的城市化步伐和如何建设环保城市而提出的。更准确地讲,本届世博会的核心焦点就是“如何建设生态平衡的城市”。从上海世博前三天的客流来看,上海地铁运营是有序的,因为它很快地疏散了高度迅速集结的汹涌人潮。笔者和其他人一样对辛勤的上海地铁运营人员表示敬意。

        在中国举办世博会的最大优势是人口基数大,加上政府的支持力度大。可是,这样的优势也不是没有挑战的。笔者在开园的第一天就看到了滚滚人潮,深切地感受到了人口基数大的压力-在强烈的阳光下,人们挤在一起,如同在进行“肉搏”。难怪有人说应该把“世博”更名为“世搏”——与太阳搏斗,与拥挤搏斗,与加塞搏斗,与吵杂搏斗,与印错的园区地图搏斗;与参观的信息随意更改搏斗,与饮水机上的浓痰搏斗,与园区里的路程搏斗。中国“二人转”的表演家赵本山曾经在一个小品中说过:“幸福,有时就是遭罪。”此话在世博园果真应验了。

        说是幸福,毋庸置疑;说是遭罪,那也没错。开园第一天,许多人都想去看看“中国馆”- 东方之冠。在这样的情况之下,中国馆只好采用预约的机制。可是,笔者找了半天也找不到预约机在什么地方。看不成中国馆,笔者只好按照自己的预定方案,冲向香港馆,澳门馆和台湾馆,结果更惨。这些场馆一开始说下午开,后来说也要预约才行。在失望和无奈之余,笔者决定全盘改变攻略,随机应变,因为这里已经完全没有按计划行事的可能了。就在这个时候,人们看到中国国民党荣誉主席连战一行走出了中国馆。此时,人群里有一个人讲了一句话让大家气氛活跃了不少。他说:“统一,让生活更美好。”

        按照笔者的理解,本次世博会应该是集中在环保的理念上,也就是建筑材料和建筑设计的低碳化。如果从这个角度来看,在亚洲,日本,以色列是技术的领先者;其它的亚洲国家大多在原生态上做功课,让人感觉有些“乡村,让生活更美好”的味道。阿联酋国家馆的人气最高,因为它的场馆奇特而堂皇,而且还有大礼送,令人垂涎。朝鲜强调自己的国家是“人民的天堂”;而伊朗则强调“世界是一体”。在亚洲园区,参观者可以看到不同的宗教对于不同国家的城市理念所产生的深刻影响。在亚洲,如果让笔者投票,笔者一定投给日本馆,因为它不但是一个会呼吸的场馆,而且在人文和技术方面都有不俗的表现,让参观者过目不忘。日本馆特地聘请了日本的少女和中国的少女参与疏导强大的客流,起到了很好的效果。很多场馆的参观者都是在场馆外面排队,而日本场馆却是在场馆内排队,而且有精美的电视观看。

        欧洲场馆的水平各具特色。欧洲是人文荟萃的天堂,所以每一个场馆都是一段凝固的音乐。人文的关怀在这里变成了欢乐的海洋 - 瑞士馆,德国馆,法国馆,意大利馆,北欧馆,等等。尽管参观的人潮十分庞大,许多场馆外面依然有长达几公里的人龙在排队。欧洲馆给笔者最大的感受就是:真诚,友善,尊重,平等。笔者在瑞士馆买到了梦寐以求的“瑞士制”的木头牛;在比利时馆吃到了久违了的巧克力;在奥地利馆喝到了沁人心脾的果汁;在马耳他馆喝到了香醇的啤酒。德国馆的技术含量很高;法国馆的艺术氛围很浓。唯一遗憾的是,意大利馆的豪华和气派被那台不争气的冷气机给扯平了。排了两个小时的队,一进意大利馆之后笔者便在沉闷的空气中汗流浃背了。这里笔者要提一下两件事。第一,那只“瑞士制”的木头牛弥补了笔者整整十年的遗憾。十年前,笔者访问瑞士结束后本来想买一只“瑞士制”的木头牛作纪念;可是,因为“瑞士制”的木头牛实在太贵了,就放弃了,也遗憾了十年时间。这一次,笔者终于弥补了遗憾,感觉十分的快乐。第二,马耳他总统在到达中国上海后不小心摔伤了,所以没有能出席开幕式。其实,他在来中国之前还给笔者回了一封信。本来,笔者想在电视上看看他长什么样子,一直没有看着。后来,笔者才知道,他摔伤了没能出席。

        笔者也想在这里特别提一下美国馆。美国是当今世界上的唯一超级大国,所以它的世博馆自然是许多参观者的首选,对于笔者来说也不例外。和其它场馆不同的是,这里的排队秩序明显地优于其它场馆,疏导的速度也很快。美国馆的位置和日本馆的位置遥相呼应,前者在浦东园区的西南角;后者则在浦东园区的东北角。由于官方印制的园区地图有些错误,所以笔者在交通的安排上产生了很大的困惑。然而,美国馆的参观过程是愉快的,因为这里的展馆不但有4D的宣传片吸引参观者的目光,而且还有温馨的“美国精神”让人感动。美国场馆的美国帅哥美女十分友善幽默,让人感到很是亲切。在这里,参观者不但可以领略美国的科技人性化,而且感受到普世价值的全球化。美国馆让参观者明白了:精神,让生活更美好。

        北欧诸馆也不能错过。北欧国家共有五个 - 它们是冰岛,挪威,丹麦,芬兰和瑞典。冰岛前些日子闹金融危机,最近又正在遭遇火山爆发的侵扰,所以冰岛馆引起了人们极大的兴趣。这种情况下,冰岛馆适时地用全屏幕向参观者再现了火山爆发时的美丽壮观;从上海回家之后,笔者对着几年前从冰岛带回来的那块火山岩久久地回味。挪威则是挪威森林的再现,让人宛如置身于森林之中
– 一切都来自于对于森林的善待;童话般丹麦馆是一个人见人爱的童话世界,是一个有技术含金量的人文天堂;坐落在展馆中央的丹麦“美人鱼”雕塑让参观者久久不能忘怀;芬兰的美在于其洁白如玉的国家感觉;芬兰馆的“冰壶”让参观者在感受夏日清凉的同时,也感受到了来自波罗的海的人文关怀和温柔;瑞典馆特色则是高科技产品,令人目不暇接。当这五个展馆各具特色地并排在一起的时候,这就是美丽的斯堪的那维亚的缩影啊!看完这里的人性化展品,笔者一个强烈的理解是:科技人性化,让生活更美好。

        上海的世博园很大,分为浦东和浦西两部分。根据官方的报道,浦东园区的参观人数地远远高于浦西园区。其实,世博会本来就不是让参观者一次可以看完的,而是应该分成多次慢慢地参观。如果从这个角度来理解,上海的人民无疑是幸福的,因为他们可以随时随地前来参观。参观世博园的心情应该也是放松的,而不是急冲冲地如同“文革”时期老百姓抢购定量的猪肉那样急切。当然,一切的变化和适应都需要一个过程。凭良心讲,虽然整个世博园区依然以“热闹”为基调,但是绝大多数的参观者的素质和以往相比较是有所提高的。对于这个进步,可以说,上海人带了一个好头。笔者也借助这篇文章对上海再次表示由衷的敬意。

        上海世博的大幕已经拉开了。相信在这个国际盛会的舞台上,上海人民一定会在浦江两岸给世界人民带来回味无穷的华彩乐章。这首乐章就像日本馆的机器人用小提琴演奏出来的《好一朵茉莉花》一样将不分种族不分性别荡漾在世界各国人民的心头,香飘万里,香飘万代。

        上海世博,让生活更美好!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合作支持 | 网站地图 | 网站律师 | 隐私条款 | 感谢表彰 | 在线投稿
2008-2021 武汉升华天下文化发展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鄂ICP备19017968号-1

鄂公网安备 4201850200407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