参观上海世博,想起很多伟人 [投稿]

辛亥革命网 2011-04-12 00:00 来源:原创文章 作者:吴毅峰(2010年10月20日)&nbs 查看:

辛亥革命,辛亥革命网,辛亥革命百年纪念,参观上海世博,想起很多伟人作者:吴毅峰(2010年10月20日) ,参观上海世博,想起很多伟人 [投稿],

参观上海世博,想起很多伟人

作者:吴毅峰(2010年10月20日)

 

        历时半年的上海世博会马上就要落下帷幕了。笔者特地选择在9月18日这天再次前往参观。

        笔者之所以选择这个日子参观上海世博会有些考虑,其中之一就是因为发生在9月7日的“钓鱼岛事件”。笔者想看一看,两个国家如果因为领土问题发生冲突,文化交流是否会受影响。

        那一天的上海其实很平静;后来笔者听说有个别人曾到日本驻沪领事馆进行和平抗议。中日民众的互相不服气其实已经不是一天两天的事了,只不过是没有什么有份量的由头可以借题发挥罢了。虽然,在中国政府的多次强烈抗议之下,日本海上保安厅于9月13日释放了14名中方船员;但是,船长詹其雄拖到9月24日才得以释放。为此,中国动用了“稀土”牌。

        “稀土”牌虽然应验,但是却让中国过早地暴露了自己的战略优势,如同一个人过早地使用抗生素而使病毒产生了抗药性一样的道理。一般来说,两国在发生争端的时候,如果没有到达战争的状态,那是不可以使用这种资源的“战时手段”的。可以说,中国在这场不是战争的对抗中,杀敌一千,自损八百。中日之间到底还有什么密约?日台之间到底还有什们密约?

        9月18日那一天,上海风和日丽,可是一场台风却已经在台湾海峡生成。国际之间的风云变幻,其实和自然界的道理在本质上是有异曲同工之妙的。看着迎风飘扬的各国旗帜,笔者不禁为新中国成立61年来所经历的风风雨雨感到震撼。到底,谁是新中国发展的见证人?

        笔者首先想到了基辛格博士。这位出生在德国的犹太人不简单——不但当过美国国务卿,还获得过“诺贝尔和平奖”。一位曾经的反共政客,为什么后来会积极地和共产中国合作呢?一位一生都牵涉到美国国家安全的政治人物,后来为什么会和共产中国这么友好,甚至出谋献策呢?基辛格和毛泽东以及后来所有中国领导人打过交道,并且得到他们的极其尊敬。这说明,政治其实是一种没有国界的资源,可以为你所有,也可以为我所用,关键在于利益分配。

        想到美国,就一定会想起美国的死对头,古巴的卡斯特罗。卡斯特罗是革命者。他在古巴主政近五十年,在美国的后院唱了几十年的对台戏。1962年的“古巴导弹危机”曾经令美苏剑拔弩张。其实,古巴和美国的关系之所以紧张除了意识形态的冲突之外,最为关键的是美国试图在古巴扶植自己人当政所致,如同当年美国想在中国扶植蒋介石一样。现在,人们一想到古巴就会想到雪茄和“关塔那摩”。关塔那摩是古巴领土,于1903年租借给了美国至今。

        想到卡斯特罗就会想到西哈努克。西哈努克从小接受法国的教育,本来应该是亲西方的。可是,由于1970年3月18日美国策动朗诺将军政变,让西哈努克无家可归,长期颠沛流离。在之后的四十年时间里,西哈努克在中国和朝鲜定居,为了自己国家的独立和自主不懈努力。西哈努克也是和毛泽东以及后来所有中国领导人打过交道的柬埔寨老国王。胡锦涛在庆祝新中国建立60周年的阅兵大典以及61年的国宴上把西哈努克老国王奉为上宾,令人十分感慨。

        提到新中国,还有一位伟人就一定要提及。他,就是新加坡资政李光耀。李资政从小接受英国教育,属于睿智型政治人物。他不但和台湾的政要熟悉,而且在关键的时刻与中国大陆合作。可以说,中国改革开放的许多理念和成就其实是经过这位具有政治,法律和商业头脑的领导人点拨的。李资政的智慧和基辛格一样,让世界变得更加的融合,让理念变得更加多元。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合作支持 | 网站地图 | 网站律师 | 隐私条款 | 感谢表彰 | 在线投稿
2008-2021 武汉升华天下文化发展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鄂ICP备19017968号-1

鄂公网安备 4201850200407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