赞上海世博,把世界脉搏 [投稿]
辛亥革命网 2011-04-12 00:00 来源:原创文章 作者:吴毅峰(2010年10月31日)&nbs 查看:
赞上海世博,把世界脉搏
作者:吴毅峰(2010年10月31日)
今天,即公元2010年10月31日,是如梦如幻的上海世博会的闭幕日。天下没有不散的筵席。回眸过去的184天,上海世博会给世界带来了惊喜,带来了启迪,也带来了难忘的记忆。
中国青年才子韩寒曾经认为世博会是世界上“二流的品牌”,是“中国硬捧出来的盛会”;为此,台湾的才女陈文茜还与他“隔空交火”过。这个世界是多元的集结体,不同的声音都是值得重视的。可是,不论你喜欢还是不喜欢,上海世博会的确陪伴我们走过184个日日夜夜。
陪伴我们的不一定都是好的;可是,上海世博会真的是值得人们怀念和珍惜的陪伴者。上海世博会,以城市的可持续发展为主题,以提高人们生活为己任,搭建一个平台,让世界各国展示自己的经验和教训,让先进国家携手落后国家,让先进文化影响落后文化。这就是意义。
如果说,北京奥运会让世界更加明白了竞赛公平和社会公平的重要性的话,那么,上海世博会无疑让世界更加明白了群体秩序和文明共享的迫切性。在当今社会,许多国家战火不断,贫富不均,资源浪费,法制不彰,生态遭践;这些都是危害人类生存的严重问题。在13亿人口的发展中国家来举办这样一届世博会,让全世界有机会去品味一个道理,秩序是宝贵的。
在资源不足和分配不公的社会里,人们千百年来秉持着“抢到就是赚到”的强盗逻辑;可是,当人类进入全球化时代的时候,人们明白了用抢的方式所得到的利益其实是以自己子孙后代的幸福为代价的。在这种情况下,人们必须扪心自问,到底什么样的城市会让生活更美好;进而问,到底什么样的生活方式让生活更有尊严?从这个角度来看上海世博,它是脉搏啊!
上海世博即将谢幕了。当笔者怀念这段时间时,心中有一种温暖的感觉。上海世博会的成功不在于超过7000万人的纪录,也不在于它的花红柳绿,而在于它搭建了一个舞台,让全世界的人们有机会上台演出。在这个舞台,有一批人特别让人感动——他们就是志愿者。上海世博会的志愿者包括上海高校的在校学生(俗称“小白菜”)和上海在地居民。他们各自用尚不是十分圆滑的热情为上海付出了努力争得了赞许。有一次,笔者在园区想搭乘巴士,但无论如何也不愿意去和其他焦急的世博参观者争抢,所以就陪着“小白菜”帮他们维持秩序。
笔者之所以这样做,是因为秩序的确需要大家维护,还因为世界的进步需要人发扬公德心。这个世界不仅仅需要繁华物质的享受,还需要精神的培养。笔者之所以不同意把上海世博会和日本大阪世博会来进行攀比,是因为两届世博会的时间和空间不同,双方的人口规模不同,还有就是本国参观者和外国参观者的比例不同。本次的上海世博会总参观人数应可超过7350万人/次;可是,国外的参观人数只占350万人/次,而且还不考虑有的外国参观者一人数次参观,比如日本的“世博奶奶”一人就参观了183次之多。中日竞争不应成为恶性竞争。
上海世博会是世界的盛宴,也是世界的脉搏之所在。在这184天的时间里,每个国家的确都把自己的强项展现了出来,让世人感受到了世界多样性的同时也感受到了一个“世界大同”的朴实理想愿景。人类,如果想让自己的生活更美好,那就不能原地踏步,就必须跟上世界的潮流,就必须放弃原先的错误理念,就必须回归理性,回归人性,放眼人类和平的目标。
感谢上海世博,让人们把到了世界的脉搏;感谢上海世博,给将来“广州世博”带了个好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