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主花蕊,常在民心 [投稿]

辛亥革命网 2011-04-09 00:00 来源:原创文章 作者:吴毅峰(2011年4月8日)  查看:

辛亥革命,辛亥革命网,辛亥革命百年纪念,民主花蕊,常在民心作者:吴毅峰(2011年4月8日) ,民主花蕊,常在民心 [投稿],

民主花蕊,常在民心

作者:吴毅峰(2011年4月8日)

 

        立春时节的东京,本来应该是春回大地,春意盎然的美好时节;每年的4月21日是日本传统神道教的重要节日“春例大祭”之首日。可是,今年的日本,因为遭受特大地震,海啸和核泄漏的三重打击,到处笼罩“雨恨云愁”(王禹偁《点绛唇》),“最苦是,蝴蝶满园飞,无人扑”(周邦彦《满江红》);日本东京市长选举气氛因此“指长安日下”(周邦彦《渡江云》)。

        樱花是日本人在这个季节的最爱。在日本期间,看到无边无际的樱花,真的让人感到赏心悦目,春光无限。然而,如今盛况不再,因为有了天灾。可是,天灾可以打击人们欣赏樱花的心境,绝对无法打击日本人对于美好生活和民主理想的向往和追求,因为民主花蕊常在民心。

        1996年,李登辉先生发表了《民之所欲,常在我心》的演讲,获得了很高的声誉。李登辉先生虽然是政治中人,无法脱俗;但是,他是一名优秀的学者和专家,有着中国和日本的双重文化熏陶,其思想境界不应受到政治观念的拖累和贬谪。民主之心犹如樱花——美丽无国界。

        民主之美,在于花蕾,在于花蕊,在于满园的春色和盎然的人气。很多人追求民主;可是,同样很多人并不知道何为民主。其实,民主不是“花果山”里猴儿猴孙们的热闹无序,也不是“可上九天揽月,可下五洋捉鳖”的霸气;民主是一种理性的生活气息和生活方式,恰如万花园中的“百花齐放,百家争鸣”那样的多姿多彩,互为补充,互为竞争,互为铺垫提携。

        也许有人会说,政治是权力的游戏,是力量的角逐,是资源的争夺,哪来的铺垫提携?其实,“一枝独秀不是春,万紫千红春满园”就是一个道理。人类的生活不仅仅是选举;人类的快乐不仅仅是政治。政治是众人之事;政治是化腐朽为神奇的艺术,当然也是化神奇为腐朽的艺术。民主,是政治活动中的最大公约数;民主,不是万金油,也不是撒上香水的塑料花。

        很多的老百姓经常会抱怨自己的政府不够民主。在抱怨之前,我们应该首先明白,我们对于民主的理解到底有多少?欧洲的民主模式和美国不同;欧洲内部的民主模式也各有特色。瑞士的民主和美国的民主就很不一样。瑞士的联邦总统是由九个部长每年轮流执政的;美国却是通过“间接选举”的方式首先选出“选举人”,然后再由“选举人”来投票选总统和副总统。民主的方式之所以不同,因为民主的土壤不同;可许多人却经常把“柑橘”误为“橘柑”。

        人民的素质其实是民主的最好土壤。朱熹说过,人不为己,天诛地灭。可是,朱熹的真实意思是,人如果不顾一切地为了自己,那就真的会天诛地灭。站在烟波浩瀚的长江边,登临一望无际的岳阳楼,人们一定会深深地被范仲淹的伟大胸怀所感动。一个政治人物如果没有“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情怀,那就无法造福百姓,无法为自己的国家添砖加瓦。

        做一名合格的有品位的选民绝非易事。如果人人都想着紧抓自己的利益不放,那就会出现“民主大塞车”,犹如北京高速路上,所有的人和车都在占用快速道,连“手扶拖拉机”都不甘落后。在新加坡这个民主花园里,每个国民都是园丁,每个公民的心中都有自己喜爱的花蕾。但是,国民不应该因为喜欢自己的花蕾而去践踏别人的花蕾,因为民主的花蕊,常在民心。

        民主和樱花一样也是会受到天灾侵袭的。作为狮城的公民,我们应该“吃水不忘挖井人”,用自己的智慧和勇气,不断改良我们的土壤,不断地培植新的花卉品种来衬托胡姬花的绚丽!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合作支持 | 网站地图 | 网站律师 | 隐私条款 | 感谢表彰 | 在线投稿
2008-2021 武汉升华天下文化发展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鄂ICP备19017968号-1

鄂公网安备 4201850200407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