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也无声,爱也无悔 [投稿]
辛亥革命网 2011-04-09 00:00 来源:原创文章 作者:吴毅峰(2011年4月9日) 查看:
爱也无声,爱也无悔
作者:吴毅峰(2011年4月9日)
日本一场大地震,引发了海啸和核泄漏,也引发了世人对于生命意义的深思——到底什么是爱?
在中华文化中,人们忌讳谈到“爱”,即便是在夫妻之间。在封建社会,夫妻之间的情感是一种社会责任,而不是婚姻的基础。正如金启华老师在评点周邦彦《过秦楼》一词中所说的那样,在“中国封建社会的伦理观念中,对于夫妻关系,重敬而不重爱”;“梁鸿和孟光,相敬如宾,历来都被认为是一对模范夫妻,而张敞给妻子画过眉毛,就被人从汉代一直笑骂道清代”;“妻子和普通娼妓的不同,……在于一次永远出卖为奴隶”。这就是封建制度的罪恶!
可是,时至今日,封建社会的思想其实还在很多人的头脑中根深蒂固。许多的夫妻依然过着“无感婚姻”,包括无性婚姻(如某著名歌手曾经的状态),犹如一些人加入了美国籍之后却从来也不会对美国有任何的感情,感谢和感恩一样。可以这么说,有人为了生活而出卖肉体;有更多人是为了无法说清道明的原因而出卖了精神,甚至是出卖了灵魂。这就是残酷的现实。
人类文明不但包括物质文明,也包括精神文明。中华民族对于物质文明的追求古而有之,对于精神文明的追求却古而有“窒”,即封建桎梏和封建窒息。在古代汉人生活中,人们明明心中有情,心中有爱,但是却不敢讲,甚至要把它们讲成恨。这种“欲语还羞”的虚伪在文人大家的作品中很常见,比如秦观(1049-1100)。秦观和黄庭坚,晁补之,张耒(Lei)合称“苏门四学士”,后来因为与苏轼交往而获罪被贬到南方。秦观就是那位写出“两情若是长久时,又岂在朝朝暮暮”(《鹊桥仙》)以及“伤情处,高城望断,灯火已黄昏”((《满庭芳》)的高手,又是一位善于把“情”与“爱”用“恨”与“愁”来表达的大词家,比如“韶华不为少年留,恨悠悠”(《江城子》),“天涯旧恨,独自凄凉人不同”(《减字花木兰》),“放花吴语对斜晖,此恨谁知”(《画堂春》),“春去也,飞红晚点愁如海”(《千秋岁》),“驿寄梅花,鱼传尺素,砌成此恨无重数”(《踏莎行》)。由此看出,中国人有情,且“情似雨余粘地絮”。
最近,英国王子威廉的婚事话题在全世界沸沸扬扬,祝福者有之,好奇者有之,搞笑者有之,甚至在邮票上把他们“一分为二”者有之。想当年,戴安娜和王储查尔斯王子的婚礼盛况同样有过之而无不及;可是,最后他们两人还不是“锦幄初温”和“马滑霜浓”(周邦彦《少年游》)而各自“梦魂凝想鸳侣”(周邦彦《尉迟杯》)搞到劳燕分飞,最终戴妃魂断蓝桥吗?
因此,人们可以看得出,婚姻的质量不在于别人的捧场加持,而在于婚姻之中的相关人是否有经营婚姻的心。许多人一生平淡,却其乐融融;许多人一生不平淡,同样其乐融融。这就是刘欢唱《从头再来》一歌时说的“心若在,梦就在,天地之间还有真爱”的人生真谛啊!
最近,新加坡的大选脚步迢递而至,各种人的思想也变得丰富而多彩。许多朋友问道,选谁?
其实,在人生的道路上,每一个人都有自己的理想和抱负。有一位朋友曾经说过,他的这一生有三个没有想到:1)他没有想到高考的时候以绝对的高分被名牌大学录取;2)他没有想到会和自己的太太结成连理,因为他(她)们本来天各一方,因为太太连续两年放弃了前两次的上名牌大学机会,最终冥冥之中来到同一所大学相识相恋;3)他没有想到会圆了自己小时候的梦,来到了狮城,来到了这个很小,很静,很热,但是却在政治上很干净的国度。
小时候,因瑞士糖而喜爱新加坡;长大后,因为有机会从狮城到瑞士买瑞士糖而爱上新加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