没有灵魂的财富是垃圾 [投稿]
辛亥革命网 2011-03-25 00:00 来源:原创文章 作者:吴毅峰(2011年2月17日)  查看:
没有灵魂的财富是垃圾
作者:吴毅峰(2011年2月17日)
人必须有肉体,而且必须有灵魂,否则就是行尸走肉;财富也必须有灵魂,否则也是垃圾。
茫茫人海之中,真正受人敬重的人通常是那些不但可以自食其力,而且可以为社会做出力所能及贡献的人。人生在世,贫穷当然不好;如果富贵到只剩下没有灵魂的财富,那也是贫穷。
在功利社会中,人与人之间较量的就是能力;而衡量能力的标准通常就是简单的“三件套”,即权力,金钱和势力。这个社会的人总是在追求人生的价值,也就是话语权和控制权;而权力,金钱和势力就是实现人生价值最为给力的工具。可以说,功利社会就是极端自私的社会。
人不为己,天诛地灭。这似乎是一个真理;可是,它恰恰是一个伪真理。人,如果为了私利而不顾一切的公德,丧失一切的良知,那么这个世界就真的是会天诛地灭。从小处来讲,人为了争夺一个抢先而不排队是极端自私行为;从大处讲,为富不仁也是一种极端的自私行为。
最近,王永庆的小儿子王文祥在成都说,不做公益事业赚那么多钱有啥用?这句话讲得好!2008年10月15日,台湾的巨富王永庆在美国去世之后,其身后的3300亿台币的遗产也成为世人关注的焦点,并且也曾经引发了一场豪门巨财争夺战。这场战争让人看到了世间百态。
最近的澳门也在重复着另外一场豪门巨财争夺战。澳门赌王何鸿燊最近就因为几个太太的子女之间在争夺其家产而不停地“入禀法院”。按理说,澳门赌王智慧过人,可以管理庞大的企业,为什么却无法平顺地处理好家庭成员之间的财产纠纷呢?很多人认为,这与文化有关。
一般认为,西方人和东方人对待财产的观念是不同的。美国微软公司的创始人比尔盖茨和“股神”巴菲特财产无数,却没有考虑给子女继承,而是决定在身后把绝大部分财产捐给慈善事业。这种让财富插上翅膀,赋予灵魂的举动显示了西方人文教育的过人之处,意义深远伟大。
中国大陆也有人仿效;可惜,有些走样。陈光标在比尔盖茨和巴菲特来华“劝捐”的晚宴之前写信给对方表示,他愿意在身后100%地裸捐自己的财产。这个举动看似轰动,其实有些“膨风”(闽南语,指着凉后肚子鼓起来的状态,形容“吹牛,灌水”)。最近,陈光标跑到台湾,主动地说表示他愿意为修建海峡海底隧道捐款,让人有一种“一鸡多吃”的感觉。
做慈善是好事;但是,不能偏激。台湾某富商和陈光标比谁捐得多,让人看出了其内心的真实状态。陈光标为了政治上的正确而多头“裸捐”其实也值得他自己反思。人的一生真的很短,用不了那么多的钱财。当我们有机会和才华去比别人赚取更多的财富的时候,我们就像一个身体比别人强壮的人一样,一定要去提升我们的精神,优化档次,做更多的善事。只有这样,我们的财富才是有灵魂的,才会对社会有益,而不会成为让人任意抢夺的行尸走肉。
不久之前,几个很久不见的朋友聚了聚。有一个朋友显然觉得自己发了,就在饭桌上婉转地告诉大家,自己住的别墅面积达400平方米;于是,朋友就都恭维他,夸奖他有能耐。可是,这位朋友显然不知道,饭桌上有人不但不止拥有一套别墅,而且还是慈善事业的默默奉献者。
一些人以为可以通过炫耀财富加来持自己的社会地位;其实,没有灵魂的财富只是垃圾而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