辛亥革命时期新文化活动述评(2)
辛亥革命网 2011-03-21 00:00 来源: 作者:陈国庆 查看:
第一,五四新文化运动是对辛亥新文化活动的直接继承和发展。五四新文化运动中激进民主主义者所提倡的民主与科学、新道德、新文学、女界革命、家庭革命、批评传统文化中的糟粕、反对专制与迷信、旧礼教、旧文学等,实际在辛亥新文化活动中都已提及。因此,可以确切地讲,五四新文化运动是辛亥革命在思想文化领域内的自然延续和逻辑发展。符合新旧文化形态相交替的规律。
第二,五四新文化运动的主要代表人物,在辛亥新文化活动中已崭露头角。例如陈独秀,除在上海参与创办锢民日日报>外,还在家乡安徽创办佞徽俗话报>(1904年),发表大量文章,呼吁爱国救亡.批评陈规陋俗。提倡白话文,倡导文学革命。而且,陈独秀在此时已经勇敢地揭露并批判以父权为核心的封建家族宗法制度、封建伦理道德、封建迷信以及封建婚姻制度。这表明,陈独秀本人的新文化思想此时正处于酝酿过程中,到五四新文化运动时期基本成熟,因而他成为新文化运动的旗手就是不难理解的了。
第三,辛亥革命时期f 1901-1911年1的新文化活动可以分为两个阶段,即以同盟会成立为标志划为前后两期。在19 01-1905年间。革命党人运用西方近代社会政治学说批判封莲专制主义和纲常礼教的力度较 10大:而1905 -19 11年间,革命党人把全部精力集中到政治问题上,即用暴力革命手段推翻清王朝统治的斗争实践。这无疑是革命党人的中心课题。然而。他们此时却无法把注意力放在思想文化领域与封建主义的斗争上了。这是辛亥革命之所以不彻底的一个重要原因。
第四,我们通常认为。五四新文化运动是在思想文化领域内为辛亥革命补课’i这种认识固然不错。但我们又不必因辛亥革命不彻底而过分指责革命党人。因为当时中国已经处于相当特殊的历史时期,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统治形态已经形成,外国资本主义侵略势力已经与清王朝为代表的封建主义势力结成亲密的髑兄弟’:革命党人的力量相对软弱,不可能顾及政治、经济、思想文化等各个方面。而只能集中力量于政治斗争中。以推翻清王朝封建统治为其主要目标。这是解决中国问题的中心环节。由此,固守于思想文化领域内的封建主义势力便会在辛亥革命后不久兴风作浪。从而引起革命民主主义者的重视,促成了新文化运动。
总之,辛亥革命时期的新文化活动是五四新文化运动的渊源和先导,它也是一场思想启蒙运动。只有了解辛亥新文化活动.才能深入理解五四新文化运动的历史必然性和它的重大历史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