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景沂与《科学书目提要初编》(5)

辛亥革命网 2013-03-22 00:00 来源:辛亥革命网 作者:王桂云 查看:

辛亥革命,辛亥革命网,辛亥革命百年纪念,光绪十五年(1889)举人王景沂,纳款为内阁中书,考取军机章京,极力赞助维新变法。戊戌政变前外放地方官,历任福建省长乐、广东省顺德知

  予于诗话中,录存亡友遗诗。远近朋交,往往以予所不及见者录示。兹又得任君心白写寄王义门(存)遣诗二篇,题云:《金蘅意来诗,盛言彭泽山水之胜。君官翰林二十年,未尝求外,今忽两作县令,寄此调之》。诗云:“平生金翰林,懒不听朝鼓。年年送作郡,高枕卧江浒。胡然百六会,攘臂说治谱。辞尊而居卑,舍身救众苦。岂云恋升斗,颇亦商出处。诸侯有惠爱,打景相媚抚。犹能赋新诗,艳说名山主。(君来诗有‘一年管领小姑山’之句)三径资有无,公田祝时雨。”其二云:“昔我折腰日,人祸未蔓延。入官已惊怛,百怪来蜿蜒。不免用意气,中更相哀怜。知罪仍窃禄,徇已稍任天。如是八九载,颜厚手足胼。较知偏瘠区,差得试所便。喜君山水县,远绍陶公贤。陶公岂不美,吏事无述焉,毋亦望而走,胜可酒作绿。疲氓今孑遗,况入义熙年。君勿小百里,岂弟足回旋。”——以上二则见夏敬观《忍古楼诗话》

  曩见俞恪士(明震),有《过醴泉喜晤宋芝栋侍御即赠》云:“党论渐宽公亦老,相逢百感到平生。河山已分成孤注,孔墨何尝有定评。元佑声名终盛世,西京文献在荒城。寻碑莫上昭陵望,(公近拓唐昭陵碑三十余种。)翻忆明良涕泗横。”芝栋名伯鲁,别字芝田,秦中名士,由翰林官侍御,有直声。以戊戌变政被谴,故诗中有“党论渐宽”之语。江都王义门(景沂)亦有赠君二律云:“东都厨及半漂流,热泪填膺不可收。新鬼大招湘水曲,故山归梦华峰头。神羊自昔伤孤角,翔凤何年下九州。好待圣朝宣室间,未容投老觅菟裘。”“白日荒荒下野原,巫咸无地诉烦冤。云阳市上收忠骨,广柳车中出死门。虚惜景光供涕泗,苦防声伎铄精魂。悲秋目断赢台路,肯放闲情到酒尊。”诗特雄郁悲壮,犹可想见君之立朝风节。余知君甚久,民六、七共事议席,遂得缔交。时君年近七十,学养冲粹,侪辈重之。君工诗善画,尤精书法。亡友何达夫(毓璋)为余言,君如此高年,尚能于灯下作细楷,每岁除夕必以一瓜子壳书诗句,藉验目力,其天赋之特殊可见矣。石顽与君为昆弟交,有为题画扇一绝云:“扫尽浮云万念抛,山中重言丁岁寒交。相逢不用商龙虎,袖里《南华》手自钞。”君学颇精道家言,饱经世变,玄发未霜,必有自得之妙。惜未及叩其详也。——王逸塘《今传是楼诗话》第一一五则

  王景沂《瀣碧词》

  江都王义门大令[景沂],病口吃,而天才骏发,倚马万言,吾党之畏友也。往刘星甫礼部,尝欲以已作,合余与义门词,刻之为淮左三家词。余逡巡未敢遽应。今星甫殁,遗稿存南中朱古微侍郎处。茫茫息壤,何忍食言。当约义门共偿此诺耳。义门旧刻瀣碧词一卷,玲珑四犯云:“杜曲秋边帐饮,歇河桥、官柳凝眼。指点双旌,去去水遥山远。深意坐惜临分,更系马、暂时游燕。但暗愁、飞上瑶席,词笔酒尊都懒。问奇新讬梁鸿庑,恨怱怱、墨缘偏短。青琴按罢离弦咽,心与云俱乱。梅驿後日寄诗,啼翠羽、南枝凄断。剩庾郎、萧瑟角巾,拥鼻夜凉池馆。”声声慢云:“凉烟涩露,淡日侵沙,高城吹度商声。入望云山,天外未是归程。离怀暗宽带眼,栓秋夜、闷拥吴绫。吟未稳,有晚蛩孤蟀,替诉凄清。苦忆故园,红萼自春,人去後、一倍零星。箧里银笺,犹记少小心情。寒潮半江信杳,问石头、艇子谁迎。天又晚,盼兰缸,今夜蕊生。”琐窗寒云:“断角吹愁,玉龙舞罢,薄寒侵袖。无多画意,半在古槐疏柳。踏春郊、寻诗未安,灞桥肩影危峰瘦。算梅花、有约横斜,几树映波红皱。知否。难消受。是冷笛孤尊,暗灯清漏。瘿瓢煮雪,输与故册林岫。向寥天、招鹤下云,倚阑岸帻吟望久。但松窗、纸帐光明,一白黄昏後。”高阳台云:“紫凤愁春,红兰泫夕,鬓丝容易沧桑。前度秦淮,爱河绿遍垂杨。琴心不绾王孙住,怨金徽、弹出清商。恨难忘。水样流年,梦样欢场。桃花开後灵妃笑,有仙眉佛髻,妆点秋娘。画里东风,而今不到鸳鸯。白头怕说开玩事,泣春灯、宫树青苍。惜馀芳。写尽新词,断尽柔肠。”二郎神云:“东风懒。冷落了、春光强半。正病倚绿窗情绪减。棠睡醒、鬓云零乱。小玉泥人催对镜,又却是、愁深梦浅。尽付与、妆台阁起,几日香尘都满。晼晚。山眉蹙损,晓寒帘幔。记去岁天街听吉语,曾许我、归期未远。羞忆罗衣明月色,诉往事、青鸾不管。盼双影圆时,倚醉开奁,渠侬相唤。”

  王景沂祝英台近

 往时宋芝栋侍御,尝赋七绝二首,题余词卷,义门读至“千载秦黄无敌手,射雕今见小三吾”,笑曰:“芝栋非知小三吾词者也。”援笔成祝英台近一章。其後半阕云:“旧题字。伴尔琴箧书囊,沉吟冀州市。眼底河山,落想便成泪。可怜歌舞临安,姜张词笔,但刻意、怨红伤翠。”——以上二则冒广生《小三吾亭词话》卷四

  他的妻子许若兰,出身名门,文才亦不俗。一次,王景沂外出办理两姓的械斗案,数月未回归,她给王寄诗:“楼头盼望夕阳斜,一付幽情逐暮笳,月上柳梢人不至,云鬟懒去插鲜花,”在长乐传为佳话。《晚晴簃诗汇》中所选的女诗人许月芝,“字玉清,善化人。江都王存继室。”不知与许若兰是否为同一人。

  王景沂的对联,所见有《寿林纾七十》:“师说韩昌黎,小词韦端己;画禅董思白,高节顾宁人。”(见《林畏庐先生学行谱记四种》)

  王景沂后来更名叫王存,他的两个女儿都嫁给方泽山的两儿为媳。1921年,王存去世,方地山撰《挽王义门》联悼念:

  说江都三幼童,愧我蜂腰,到今低首;

  痛戊戌六君子,嗟君豹隐,终古留皮。

  此联载于周一良《郊叟曝言》。方地山自注:“义门、地山、泽山当年中秀才时,三人在—榜,王义门年最长,地山居中,‘蜂腰’指最细弱处。”

  据天津图书馆藏有王景沂编《科学书目提要初编》一卷(清光绪末天津北洋官报局铅印本)。本书首有光绪二十九年(1903)王景沂自序,言“今年春,旅居天津”,于是“就官局藏庋所及,妄以己意著录”,可见该书目是据天津北洋官报局藏书编写的。该局为光绪二十七年(1901)袁世凯任直隶总督兼北洋大臣时所办的“新政”。书目分作政治、文学、武备、格致、农业、工艺、商业、医术八科,下析四十八个子目。著录其书名、撰译者、版本、册数。每子目后均有按语,概述本子目所录书的内容、价值,以为学者提示门径,如《文学科·地理学》下,录有作新社编辑的《世界地理》、日人中村五六等编纂的《世界地理志》、日人矢津昌永著《世界地理学》、日人志贺重昂著《地理学讲义》,凡四种。末附按语云:“近代学者研究大地岛陆之广狭、海岸线之长短、山之阻修、川河之交、寒热带之气候,则知国于其地者之通塞、文野、贫富”,“中村氏书首括名义,博稽六洲,朗若列螺;志贺《讲义》指划重要,挈领振纲,盖取径于自然学而注意于政治学者;二籍相辅,可云并美;《世界地理》辑本,实成于吾国留学生,亦教科书是也。于中国风物俗尚加详焉,意深哉。”故该目录,既是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清末“西学东渐”的情形,又是号召当时国人学习近代科学知识的导读目录。其进步作用可见,故未学界所称道。

  作者简介:王桂云,男,1932年4月生,原籍文登市,现居青岛市,原任青岛市博物馆副馆长,1992年离休,高级经济师,青岛市十大藏书家,山东省十大书香人家,社区公益之星。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合作支持 | 网站地图 | 网站律师 | 隐私条款 | 感谢表彰 | 在线投稿
2008-2021 武汉升华天下文化发展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鄂ICP备19017968号-1

鄂公网安备 4201850200407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