著名学者俞平伯(2)
辛亥革命网 2012-12-25 00:00 来源:辛亥革命网 作者:王桂云 查看:
俞平伯学者,是一位爱国知识分子,对《红楼梦》的研究作出了不朽的贡献。在中国革命的各个时期都表现出了一位进步文化名人的思想品德。投身新文化 俞平伯曾祖是近代著名经学家俞樾。其父俞陛云为晚清探花。受家庭熏陶,从小奠定了坚实的国学基础。1915年春他就读于苏州平江中学,一学期后,即考入北京大学文科。在新文化运动的影响下,俞平伯开始从事白话诗的创作。1918年5月,他的处女作《春水》发表于《新青年》第4卷第5期上。同年,又参加北大平民教育讲演团,“以增进民平知识,唤起平民自觉心为宗旨”到民间讲演,宣传新文学运动和爱国民主思想。年底,加入北大“新潮社”,担任社干事部书记,并成为《新潮》月刊的主要撰稿人。“五四”运动爆发后,俞平伯参加北大学生会新闻组,在北京街头散发传单、从事宣传鼓动工作。并在《新潮》第1卷上发表了《中国神圣思想的一种主张——严禁阴历》和《我的道德谈》等文,竭力反对封建的神圣思想和三纲五常。又撰写了《社会上对于新诗的各种心理观》一文,分析、批评当时反对新诗的社会论调。1919年底,俞平伯从北京大学文科毕业以后,即赴英国留学,并与《红楼梦》朝夕为伴。回国后,先后在浙江第一师范学校、上海大学、北京外国语学校、燕京大学、北平女子文理学院、北京大学、清华大学、中国大学等学校任教。同时,参加了“文学研究会”、“语丝社”等进步文化团体。1922年1月1日,他与叶圣陶、郑振铎、朱自清、刘延陵等人,创办了“五四”以来第一个诗月刊《诗》,为新诗创作提供园地。同年又出版了第一部新诗集《冬夜》,这是继《尝试集》、《女神》后的中国第三本新诗集,表现了写实与进取精神。此后,《古槐屋词》、《西还》、《忆》、《雪潮》(与朱自清八人合集)等诗集相继出版,大部分为写景抒情,思国怀乡之作,也不乏抨击黑暗现实之力作。其诗论代表作有《诗底进化的还原论》等文,竭力主张推翻“诗底王国”,“恢复诗的共和国”,回到平民中间去。他对古典诗词也颇有研究,曾著有《读诗札记》、《读词偶得》、《清真词释》、《唐宋词选译》等著作。与此同时,俞平伯还从事小说、散文的创作。早在1919年,《新潮》月刊就发表了他的短篇小说处女作《花匠》,以花匠将花枝强扭成奇形怪状来批评矫揉造作,表达自然发展的要求,后被鲁迅收入《中国新文学大系?小说二集》。20年代起,转以散文创作为主,他在《风化的伤痕等于零》、《广亡征》、《近代散文钞·跋》等文中,对传统礼仪及封建军阀进行了有力的讽刺。先后结集出版的散文有《杂绊儿》、《燕知草》、《杂绊儿之二》、《古槐梦遇》、《燕郊集》、《剑鞘》(与叶圣陶合集)、《暮年上娱(与叶圣陶通信集)》等。他的散文含蓄,其中《浆声灯影里的秦淮河》等名篇更为人所传诵。
俞平伯是我国现代著名诗人,他的诗画作品尤为人所赏。到平民中去,有作平民的诗的愿望。如:《绩麻》云:“脱离劳动逾三世,来到农村学绩麻。鹅鸭池塘看新绿,依稀风景似归家。”在这首诗中,他表现出了安心、愉快的心情。又如:《栋花》二首云:“天气清和四月中,门前吹到栋花风。南来初识亭亭树,淡紫花开细叶浓。”“此树婆娑近浅塘,繁英飘落似丁香。 绿阴庭院休回首,应许他乡胜故乡。”这里提到了“应许他乡胜故乡”的感受。《端午节》二首云:“晨兴才启户,艾叶拂人头。知是中天近,邻居为我留。”“清润端阳节,茅檐插艾新。分尝初 表,惭荷对农民。”这首诗描写了他与农民的感情。1971年1月,在周恩来总理的直接关怀下,俞平伯夫妇提前返回北京。在即将离开东岳集的时候,村民们对俞平伯夫妇充满了惜别之情。他也很有感触,又做了一首诗:《将离东岳与农民话别》云:“落户安家事可怀,自憎暮景况非;农民送别殷勤意,惜我他年不管来。
他们回到北京后不久,收到农舍主人的女儿来信问候。俞平伯夫妇也很怀念在农村的旧邻,收到信后非常高兴,立即回信并做了一首诗:“连日风寒己是春,农娃书信慰离人。却言昨梦还相见,回首天涯感比邻”。一年的农村艰苦生活,他们却过得很愉快,由此可以看出他那宽广的胸怀,高尚的品德和真挚的情感。
1977年是俞平伯与夫人结婚六十周年纪念,俗称“重圆花烛”,为此俞平伯作了一首长歌题为《重圆花烛歌》,叙述了六十年来俞平伯夫妇生活的经过与时代的变化,熔个人生活与时代精神于一炉,是一首感染力极强并具有史诗性质的长歌。曾被叶圣陶誉为“注入了毕生情感”。《重圆花烛歌》是俞平伯晚年的代表作。
1982年2月7日,夫人许宝驯不幸逝世。俞平伯突然失去与他朝夕相伴、患难与共的伴侣,巨大的悲痛是不言而喻的。他把悲痛埋在心底,用诗词来表达他的哀思。夫人去世两月内,他写了悼亡诗词题名为《半帷呻吟),内容包括(1)妻许小传,(2)解题,(3)诗词十九首,(4)文二。从他写的悼亡诗词中可以看到他对亡妻的怀念和悲哀,就如这首诗:“瞢腾偎扁枕,浑不辨朝暮。反顾欲语谁,方知人已去。”
俞平伯除了创作诗词歌赋外,他还致力于诗词研究,在这方面作出了不少贡献,已出版的有:《唐宋词选释》、《读词偶得》、《清真词释》、《读诗札记》等等。这些书都是很受读者欢迎的,如《唐宋词选释》原名《唐宋词选)1962年有试印本,因很受读者欢迎,人民文学出版社要求正式出版。改名《唐宋词选释》于1978年出版,由于供不应求,至1990年已增印了四次共十八万四千册。
作者简介:王桂云,男,1932年4月生,原籍文登市,现居青岛市,原任青岛市博物馆副馆长,1992年离休,高级经济师,青岛市十大藏书家,山东省十大书香人家,社区公益之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