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刀进行曲》诞生记
辛亥革命网 2012-11-30 00:00 来源:团结报 作者:黄飞英 查看:
“大刀向鬼子们的头上砍去,全国武装的弟兄们,抗战的一天来到了!抗战的一天来到了!前面有东北的义勇军,后面有全国的老百姓,咱们中国军队勇敢前进!看准那敌人,把他消灭!把他消灭!大刀向鬼子们头上砍去!”著名音乐家麦新的抗日救亡歌曲《大刀进行曲》,是一支振奋民族精神的嘹亮的战斗号角,它最初是为国民革命军第二十九军大刀队勇士们而创作的。
国民革命军第二十九军原属于爱国将领冯玉祥率领的西北军。1930年冯玉祥、阎锡山联合反蒋,结果在反蒋战争中吃了败仗,西北军遭到解体。当时任国民革命军陆海空副司令的张学良乘机将其中二万二千人改编为国民革命军二十九军,下辖两个师。宋哲元将军任军长、佟麟阁将军任副军长。冯治安、张自忠二将军分别任第三十七师、第三十八师师长。
宋哲元内心很清楚,自己不是蒋介石的嫡系部队,所以第二十九军的武器装备低劣,粮饷往往不能安时到位。但宋哲元并不因此泄气,也不怨天尤人,他针对西北军训练刻苦、广大官兵早就练就一身武术基础的特色,提出建立一支大刀队来弥补武器装备的不足。这一倡议立即得到副军长佟麟阁、师长冯治安、张自忠等将领的积极支持与响应,于是决定因地制宜,就地取材,邀请名工刀匠自造大刀,推行全军练武。副军长佟麟阁负责武术训练,他亲自赴北平聘请具有抗日爱国思想的武术名家李尧臣担任第二十九军武术总教练。
李尧臣是位德高望重的武术大家,他结合自己擅长的“六合刀”、“追魂剑”的高超技艺,为第二十九军武术训练编了一套《无极刀法》。这种《无极刀法》既可以作刀劈,又可当剑刺,套路朴实灵活、简单易学,实战性很强。功夫不负苦心人,经过不到两年的刻苦训练,全军官兵都练就一身过硬本领,使二十九军成为一支颇有特色的“大刀健旅”,令友邻部队刮目相看。
1937年“七七卢沟桥事变”爆发,国民革命军第二十九军大刀队英勇砍杀日本鬼子的壮烈场面,使年轻的音乐家麦新心潮澎湃,灵感阵阵袭来,产生了一种巨大的创作冲动。他立即奋笔疾书,一气呵成完成了不朽的抗日救亡赞歌《大刀进行曲》,并谱写上慷慨激昂的战斗主旋律。战斗号角《大刀进行曲》应运而生。当时麦新为了表示对国民革命第二十九军大刀队英雄们的感激与崇敬之情,在《大刀进行曲》下面特意写了副标题“——献给第二十九军大刀队”。
该歌曲创作于1937年7月。8月8日,当时国民抗日救亡歌咏协会在上海文庙成立了“音乐会”,麦新在一千多人集会上亲自指挥演唱《大刀进行曲》,嘹亮的歌声响彻云霄,引起到会听众的强烈反响。从此《大刀进行曲》传遍全中国每个角落,成为广大人民喜闻乐见的抗日赞歌,与聂耳的《义勇军进行曲》、冼星海的《黄河大全唱》等抗日救亡歌曲齐名。后来,考虑到全国传唱歌词的适应性,歌词的第二句“二十九军的弟兄们”和第七句“咱们二十九军不是孤军”,改为“全国武装的弟兄们”和“咱们中国军队勇敢前进!”并删去“献给二十九军大刀队”的副标题。然而二十九军大刀队勇士们英勇砍杀日寇、令鬼泣神惊的战斗故事,永远载入中国抗日战争的英雄史册上,万世流芳。
麦新一生中创作歌曲甚丰,除代表作《大刀进行曲》以外,还有《牺牲已到最后关头》、《马儿真正好》、《中国妇女抗敌歌》、《农民救国歌》、《游击队歌》、《女工救国歌》、《保卫马德里》、《只怕不抵抗》、《儿童哨》、《行军》、《红五月》、《春耕小曲》等六十多首歌曲,并撰写了《略论聂耳的群众歌曲》与《关于创作儿童歌曲》等论文,颇有学术理论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