袁荣叜与《崂山佛教考》

辛亥革命网 2012-11-22 00:00 来源:辛亥革命网 作者:王桂云 查看:

辛亥革命,辛亥革命网,辛亥革命百年纪念,民国间,袁荣叜曾任山东省教育厅长,在青岛曾任青岛市政府秘书长等职,曾应胶澳督办赵琪之聘,于1928年纂修完成《胶澳志》十二卷,成为青
 

  民国间,袁荣叜曾任山东省教育厅长,在青岛曾任青岛市政府秘书长等职,曾应胶澳督办赵琪之聘,于1928年纂修完成《胶澳志》十二卷,成为青岛市第一部城市志。《续修四库全书总目提要》著录略云:“是志因时代变易,所增门类甚多,不泥于就志体例,殊具特识,其考据往昔,记述近事,均极详明,盖新志中之模范也。”其间袁荣叜拟续修崂山志,因故未成,仅撰有《崂山佛教考》一篇,为周至元《崂山志》所收。

  袁荣叜,字道冲。浙江桐庐人,是清季名宦袁昶之子,生于光绪七年(1881),1913年北选为众议院议员。国会解散后归里寓居,1916年第一次国会恢复时,仍任众议院议员。1919年8月,粗任山东省教育厅厅长。1920年9月去职。1922年第二次恢复国会时,仍任肿议院议员。继在青岛任职。在青岛任市政府秘书长时,颇重教育与学术。辑有《袁忠节公(昶)手扎》等。得知在青岛的陈左高迷入日记研究,袁道冲给予无私相助。他辗转打听到陈左高的住处,亲自雇车把他祖传的袁昶《渐西村人日记》手稿七十二册送来,供左高研究使用。这部日记记载着同光年间学术界动态,作者与海外文化交流情况。关心佛教,青岛佛学会成立,众推王居士(金钰)为会长,周叔迦、袁道冲、吴伯僧为副会长。

  1919年的12月24日,时任北京大学教授的胡适因陪同杜威第一次来到济南讲学。29日,杜威为济南的中小学教职人员作了题为《新人生观》的演讲,胡适为其作了精彩的翻译。这天晚上,济南教育界设宴招待杜威及胡适。在宴会上,胡适驳斥了时任山东省教育厅厅长袁道冲提出的“旧的教育方法不应尽废、办教育的应该教学生效法、使学生的行为不致太出格”等主张。后来袁道冲在青岛市政府秘书长时曾在暑期教员讲习会上的演讲仍坚持孔孟之道:“今天请诸位来到此处听讲,就是供给诸君一种自新自明的机会。孔子说是学之不厌、教之不倦。孟子说,学不厌,智也,教不倦,仁也。国民教育的责任全在小学教员——诸君的身上,诸君不但教授学生不可相存厌倦之意,就是对于自家的问道问学亦不可以稍存厌倦之意,能够这样作去,国民教育方有希望。”“督办(指高恩洪)训词里头有两句话,是普法战争之后毕士麦、毛奇把战胜的头功归给普鲁士的小学教员。这两句话很可寻味。不明白的人以为冲锋陷阵武人的事业,小学教员也不肩枪上阵,怎么能受这战胜的头功呢?诸君要知道,现在的民族战争、国家战争与专制时代的个人战争、部分战争,目的方法绝不相同。个人战争以少数人的功名富贵为目的,民族、国家战争以保卫国民利益、发展全国利益为目的。个人战争只要利用一部分的人民亦可侥幸成功,民族国家战争非合全国全民的力量不能成功,这种战争全仗着平日在政治、经济、法律、教育各方面苦下功夫。假使一国的农工商矿、各种学术技艺事业均有进步,平日工与工战、商与商战,等到军事上开火打仗不过是短兵相接,最后解决的一种方式,其实能够打仗、不能够打仗、有没有战胜的希望,全在平日的准备,全在国民的训练。就技术一方面说,各种职业要受各种的教育,这是专门教育、职业教育的事;就精神一方面说,无论何种国民,先要使他认明自己的本位,养成一种自觉向上的原动力,这方是国民教育的精神所在。”

     袁道冲有一些精辟见解,时被人们所称道。他说得好是:“西湖之妙,在于湖里山中,山屏湖外,登山兼可眺湖,游湖亦可看山。有时山影倒置湖心,有时湖光反映山际,二者相得益彰,不可复离。”“西湖为山不高,为境不广,而邱壑岩泉,富有曲折,晦明风雨,四时咸宜,回环百里之中,诸胜毕具,层出不穷,故能步步引人入胜,历久不生厌倦之想。”

  据周至元《崂山志·自序》略云:“岁在甲戌(12934年),桐庐袁荣叜先生于编竣《胶澳志》之后,又继修山志之举。闻余悉于崂事,且已有积稿,特简召聘约,共襄此事。除屡共偕游,躬至山中,亲为谘访外,又着人对山内碑碣摩崖编行拓临,草创未成而卢沟桥战起,先生仓卒南归。临行悉以志稿付余曰:‘君富于年,且有志山事,今以畀汝,希终成焉。’余受稿而归……”看来,周至元撰成《崂山志》是得到袁荣叜的相助。《崂山志》内收有袁荣叜《崂山佛教考》一文,当是袁氏所付给周至元纂修崂山志的资料之一例。《崂山佛教考》云:“佛教与唠山结缘,不如道教之厚,《佛国记》称:“法显自天竺东归,取道狮子国,附番舶至广州。又向西北行求岸,十二昼夜,界长广郡崂山南岸。”是为高僧入崂之始,但机缘未熟,过而不留。其留有迹象者,当以法海寺慧炬院为最早。相传法海寺建于元魏大武时,慈炬院建于隋开皇时,前者,仅保残址,后者.久废为民居矣。明万历间,释德清,因《华严寺经·菩萨住处品》,载“东海有处,名那罗延山,从昔以来,诸菩萨众于中止住。”梵语那罗延,华言坚牢,因指崂山,即那罗延窟古道场。因去五台,东游海上,于太清宫涧西,创建海印寺。时李太后崇信佛教,又以德清尝为神宗祈福,获生贵子,心甚德之,敕使访征.频加赐赉。寺成,又颁大藏经、旃檀佛像,炫耀一时。道众既羡且妒,因勾结内监,诬控德清,词连太后。盖神宗母子不和,而宫监又借僧道水火之事离间之,以兴大狱。卒戍德清雷州,而废海印寺。既入粤,重整曹溪,大兴佛法。而耿义兰,不久亦败。征之赵任《重修太清宫记》,有微词焉.继德清而起者,有自华、慈沾。自华遍历名山,戒行超绝,晚行入崂山,栖于西莲台。今寺废为田,仅存普通塔耳.慈沾主华严庵,潜心禅道,老而弥笃,颇为即人士所推重,衣钵递传至今,为山中诸寺冠焉。”

  作者简介:王桂云,男,1932年4月生,原籍文登市,现居青岛市,原任青岛市博物馆副馆长,1992年离休,高级经济师,青岛市十大藏书家,山东省十大书香人家,社区公益之星。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合作支持 | 网站地图 | 网站律师 | 隐私条款 | 感谢表彰 | 在线投稿
2008-2021 武汉升华天下文化发展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鄂ICP备19017968号-1

鄂公网安备 4201850200407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