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影红白光与青岛“花石楼”

辛亥革命网 2012-10-16 00:00 来源:辛亥革命网 作者:王桂云 查看:

辛亥革命,辛亥革命网,辛亥革命百年纪念,青岛“花石楼”门牌号为黄海路18号。花石楼与影视艺术也结下了不解之缘,电影《神圣的使命》、《白雾街凶杀案》、《总统行动》等都是在这
 

  青岛“花石楼”门牌号为黄海路18号。花石楼与影视艺术也结下了不解之缘,电影《神圣的使命》、《白雾街凶杀案》、《总统行动》等都是在这里拍摄的内景和外景。解放前,那里住过许多名人;相传当时的电影红星白光来青岛时曾在这里住过。白光是中国老牌电影明星和歌星,在青岛的往迹,给人们留下难以忘怀的认象。解放后,花石楼成为接待中外贵宾的馆舍。

  白光(1921.6.27----1999.8.27)原名史永芬,艺名白光,,生于北京,1940至1950年代中国著名影星、歌星、文艺家。因见电影院投射机发出的一道白光而得艺名“白光”。白光因演出《荡妇心》(1949年)、《一代妖姬》(1950年)、《玫瑰花开》(1951年)而走红。

  被人们称为中国“一代妖姬”的白光,她以其磁性的女低音风靡歌坛。在40年代以妖艳的形像、慵懒的歌声,被称为一代妖姬,名气不在周璇之下。她敢于向大牌歌星挑战,演唱并出唱片,足见她的自信。她那低沉略带沙哑的嗓音,在大上海站住了脚。和周璇一样,她也几乎是每片必唱的,梦幻般的歌声迷住了众多听众, 白光唱歌演戏都有她独特的个性。表演上豁得出去,襟怀也算坦诚。尤其是那把低沉柔又带懒慵韵味的磁性嗓音确实教歌迷如痴如醉,加上她那一口标准的京片儿,咬字吐词极富感情,更夹着一种放浪形骸的味道,教喜欢听她的歌的人们永难忘怀。

  1921年6月27日生于北平,父亲为国民党爱国名将商震部队的军需处长。学生时代她曾参加北平沙龙剧团,演出过曹禺的名剧《日出》。和她同台演出的有张瑞芳(饰陈白露),石挥(饰潘经理)等,她在剧中扮演小东西。从影以后,改用艺名白光。白光先后拍摄过二十多部影片,成名作是《桃李争春》,和陈云裳演对手戏。白光在剧中演反派,一鸣惊人。香港永华公司后来重拍此片,改名为《春雷》。白光自己比较满意的影片是《十三号凶宅》。这部影片由中电三厂在北平拍摄,男主角是谢添。白光在片中兼饰四角,过足了戏瘾。 使白光引为骄做的另一部影片《荡妇心》,是根据俄国作家托尔斯泰的小说《复活》改编的。这是第一部在香港西片院线上映的华人影片,连香港总督也前往捧场。白光亦影亦歌,年青时曾和李香兰同拜一师(日本声乐家三浦环)研习声乐。白光唱歌别具魅40年代上海歌坛的七大歌星之一(其他六位是周璇、白虹、龚秋霞、姚莉、李香兰、吴莺音)。在她以一代妖姬的名号与金嗓子周璇、银嗓子姚莉、低音歌后吴莺音、电台王张露齐名为当年的五大歌后。想想周璇,白光,李香兰,吴莺音,张露这五个女人,白光该是最特别的一位。歌曲:《怀念》、《秋夜》、《春》、《今夕何夕》、《如果没有你》、《假正经》、《葡萄美酒》、《魂萦旧梦》、《等著你回来》、《恋之火》等。电影:《荡妇心》、《血染海棠红》、《一代妖姬》、《玫瑰花开》、《雨夜歌声》等。

  白光每片必歌。在影片《桃李争春》、《十三号凶宅》、《悬崖勒马》、《626间谍网》中她都亮出了自己的歌喉。 1948年,白光和龚秋霞联袂主演了一部歌唱片《柳浪闻莺》,白光在该片中一共演唱了七支歌。龚秋霞是女高音,白光是女中音,二人相得益彰。 1953年,白光赴日本经商,在东京银座区开设一间夜总会,门庭若市,生意兴隆。后来又回到香港,淡出影坛。1993年曾去台湾出席“金马奖”颁奖。最后一次在香港露面是1995年出席香港电台的十大中文金曲颁奖典礼,同徐小凤(人称“小白光”)为张学友颁奖。

  白光于1999年8月27日,在马来西亚吉隆坡自宅因结肠癌逝世。白光走了,带着她那带有磁性有时有点野性的独特歌声远去了,一年后,在吉隆坡郊外她的墓地上,人们拾级而上,可以看到一排黑白相间的琴键,上面镌刻着《如果没有你》的五线谱的一段歌。她低沉、拖沓、磁性、挑逗、慵懒、有力无气、略带匪气、肉欲与情欲并存并都融入一个腔调里但又泾渭分明的歌远去了。她并不怕坐上影坛荡妇型明星的首席座位,以低傲的姿态展示着她的邪气与野性。甚至在那样的年代,她的歌声让现今矜持的女孩听起来也觉得脸红。她又大方又肆意地唱:如果没有你,日子怎么过?我的心也碎,我的事也不能做……

  早年有一本书,里面有介绍白光的几句话,那介绍说白光专门唱“黄色歌曲”!时间到了改革开放后,不少我国三四十年代的影片和歌曲都放映或播放,让人们第一次听到白光唱的歌曲是《恋之火》。这是上世纪40年代,由中华电影联合股份公司拍摄的影片《恋之火》的主题歌。影片内容是写一位纯真的少女,被坏人引诱欺骗而沦落,她最后杀了坏人报了仇。至于白光唱的这首影片主题歌是不是“黄色歌曲”,看看词儿就能定论啦:“眼波流,半带羞,花样的妖艳柳样的柔;无限的创痛在心头,轻轻的一笑忘我忧。红的灯,绿的酒,纸醉金迷多忧愁。”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合作支持 | 网站地图 | 网站律师 | 隐私条款 | 感谢表彰 | 在线投稿
2008-2021 武汉升华天下文化发展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鄂ICP备19017968号-1

鄂公网安备 4201850200407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