端木蕻良与《题崂山》诗

辛亥革命网 2013-12-10 00:00 来源:辛亥革命网 作者:王桂云 查看:

辛亥革命,辛亥革命网,辛亥革命百年纪念,说起曹京平,现在的人很少知道他是做什么的。猜猜看———摸不着头脑了吧?如果说端木蕻良,沾些文化边的人都会知道,他是中国现代文坛
 

  说起曹京平,现在的人很少知道他是做什么的。猜猜看———摸不着头脑了吧?如果说端木蕻良,沾些文化边的人都会知道,他是中国现代文坛上著名的少数民族作家。他曾留下一首《题崂山》云:“付与画家任意收,驱晶鞭石坐春秋。崂山近在蓬莱远,渔火星星洲外州。”足见作者对崂山的赞美。可是,当以他著的《青岛之夜》一文,最为独到。在于描写战乱时的青岛,难见临海城市之美,而被一片恐怖气氛所笼罩着,会让关爱青岛的人们永远怜悯她!

  抗日战争的前夕,1937年夏天,“刚好是卢沟桥事变那天”他本为避暑而来到青岛,草草的拜访几位作家,如同刚来到青岛的游客那样,“这又忙着回南,回到:汉口、牯岭、莫干山、上海。因为青岛的确是没有租界的。”作者到上海后,写成一篇散文《青岛之夜》,发表在1937年9月5日《烽火》创刊号上,后收入在《华夏二十纪散文精编——叙事纪实卷》里。想要了解临近战乱时的青岛情形吗?

  请拜读一下端木蕻良《青岛之夜》的片断吧!“我到青岛的那天,也是青岛人士向外逃难的第一天。(还有人从青岛逃到济南。从济南逃往到青岛的,那当然是没有知识之流了。)”“前五天预定船票都发生困难。”“时局的紧张,可以从海滩上洗澡人的减少来推断出来。深褐色的皮肤不见了。”“日本兵天天有登陆的消息传来。限二十四小时答复。后海沿开来军舰七艘。在崂山抛锚了。龙口打起来了。……”“第二天晚上,我们收复丰台廊坊的捷报来了,‘号外’到处传递看。有的将《青岛日报》的‘号外’,贴在日人办的《大青岛日报》的对面。……我和一个朋友通过中山路向栈桥走去。突然电灯完全灭了,许多人跑着。……广播止了,铺子都忙着关门,熄电灯。一霎时街全空了。问问前边的人为什么跑,有的人说是前海放大炮了,一个老婆子忽然歇斯底里的喊说:‘日本兵来了!’……”请看临战时的青岛是个啥样子呀!

  端木蕻良(1912年9月25日-1996年10月 5日),他出生于辽宁省昌图县,原名曹京平,曾用笔名叶之林、罗旋、隼、曹坪、荆坪、金咏霓、红楼内史、红莨女史等。中国的30年代,是动荡不安的年代,国民党的白色恐怖,日本侵华战争的蹂躏,把中国折腾得千疮百孔。曹京平为了掩人耳目,避免国民党迫害,在写完小说之后,突发奇想,决定给自己起个既不被人猜疑,又让人难以模仿的名字。于是,用了“端木”这个复姓,又把他印象很深的东北红高粱中的“红粱”移作名字。这样他的名字就成了“端木红粱”。可是,他当时身处白色恐怖之中,公开使用“红”字,很容易招来嫌疑。所以,他灵机一动,就将“端木红粱”中的“红”字改为“蕻”了。但是“端木红粱”又不像人名,就又把“粱”改作了“良”。这样“端木蕻良”就成了曹京平的笔名。在白色恐怖中发表自己的文章和见解就自由了。谈到这一笔名的来历,真让人感叹不已,觉得有些浪漫和伤感。战争是残酷的,人是有情感的。在国民党白色恐怖下,在抗日战争的硝烟中有多少人为了战斗和纪念,隐藏了自己的真实姓名。我们应该永远记住他们的名字。早在中学时代,他就深受鲁迅等中外文学名家的影响,开始了创作生涯。1932年读大学时,加入北平左翼作家联盟。

  1933年,仅只21岁的端木蕻良,完成了32万言的长篇小说《科尔沁旗草原》。作品以纵横交接的情节营造和神奇酣畅的艺术风格,讲述了鹭湖畔大地主丁府的发迹史,以及这个家庭在“九一八”事变临近的背景下盛极致衰的演化趋势,反映了东北农村封建阶级的腐败和广大群众的苦难,展现了人民日益高涨的抗日激情。小说一经问世,便以其浓烈的朔方文化意蕴和乡土朴野色调,博得了左翼文坛的重视。郑振铎在审阅书稿时,盛赞它“将是中国十几年来最长的一部小说;且在质上,也极好”,“出版后,必可惊动一世耳目!”王任叔亦对小说的语言推许有加,指出:“由于它,中国的新文学,将如元曲之于中国过去文学那样,确立了方言给予文学的新生命。”

  端木蕻良早期创作直接引起鲁迅关注的,是后来收入短篇小说集《憎恨》中的一篇《鴜鹭湖的忧郁》。作品饱蘸苍凉凄婉,描述了苦难岁月里发生在关东土地上的一个小故事。《爷爷为什么不吃高粮米粥》、《遥远的风砂》、《浑河的急流》,也都是他在当时写下的风俗文化型作品。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合作支持 | 网站地图 | 网站律师 | 隐私条款 | 感谢表彰 | 在线投稿
2008-2021 武汉升华天下文化发展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鄂ICP备19017968号-1

鄂公网安备 42018502004076号